《囧媽》:在婚姻的墳墓里,愛情的四個誤區你要知道

山村靜聽 發佈 2020-02-06T12:49:21+00:00

一、感情里的紅、白玫瑰徐伊萬在陪媽媽去往莫斯科的火車上遇到了一個俄羅斯姑娘――熱烈奔放、穿著暴露、失戀的娜塔莎,她毫不避諱地讓徐伊萬突破自己,鼓勵他做一些瘋狂的事。

一、感情里的紅、白玫瑰

徐伊萬在陪媽媽去往莫斯科的火車上遇到了一個俄羅斯姑娘――熱烈奔放、穿著暴露、失戀的娜塔莎,她毫不避諱地讓徐伊萬突破自己,鼓勵他做一些瘋狂的事。

「我發現你的媽媽一直想控制你。你為什麼不能選擇逃離呢?」

「你敢不敢把你的心裡話告訴你媽媽?」

「你敢不敢做一些更瘋狂的事?」

「只有告別了過去,才可以新的人生。」

而徐伊萬之所以被困在這列火車上,是因為正在與自己的妻子張璐展開離婚戰。為了阻止張璐美國的商業談判,徐伊萬因護照遺忘在媽媽這裡,才不得不在這列火車上。

張愛玲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兩個女人,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

避開徐伊萬的媽媽,娜塔莎帶著徐伊萬來到火車車尾,對徐伊萬說:「你敢不敢開始一段新的人生?」徐伊萬心裡是雀躍的,也是期待的,雖然他並不知道結果是什麼。

也許出軌是所有男人都期待的吧。面對婚姻里的平淡如水,天生喜歡冒險的男人總是希望有一場艷遇,而徐伊萬的婚姻正在支離破碎,或許在情感里折磨讓他更需要一場瘋狂的麻痹來逃離吧。

但徐伊萬身後跟著一個形影不離的媽,而且娜塔莎也在中途碰到了來趕她的未婚夫,兩人破鏡重圓,徐伊萬被成功晾到了一邊。

徐伊萬渴望一場艷遇,但是他還是放不下他聖潔的妻。娜塔莎扔掉了自己的戒指,鼓勵徐伊萬扔時,徐伊萬下了很長時間的決心,還是崩潰地說:

我做不到啊。


與張愛玲小說里佟振保的妻孟煙鸝是由他母親煤妁之言娶來的不同,徐伊萬婚前與妻子張璐是自由戀愛而結合的,他們曾有很相愛的過往。而婚後,用張璐自己的話說:

作為合作夥伴,我沒有不勞而獲吧?作為你的妻子,我有做過任何對不起你的事情嗎?作為一個兒媳婦,我做的哪一點不合你們的心意?

可是,就是這樣一對別人眼中的完美夫妻,也走上了即將離婚的結局,難道不可悲嗎?

在我們所有人的眼中,愛情都應是美好的,走進了婚姻的愛情就像進入了保險柜,永遠也不會變質,而事實呢?

小時候,我們聽過的所有的童話故事都是以王子與公主的結合,「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而結尾,似乎只有找尋另一半的過程才是痛苦的。但我們抓住了愛情,經歷了婚姻,才知道愛情是易逝的,婚煙也不是保險柜,它需要我們不斷去找尋。

二、愛情的四個誤區,你要知道

我們總是以為,一段愛情走進婚姻就完美了,就無需再去經營情感,而是維繫家庭了。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離婚危機正在動搖著這一鐵律。原來兩個曾經不懂愛情、曾經相隔千里的懵懂少年,因為相愛而衝破重重障礙、千里萬里的在了一起,相扶走過半世,照說應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分不開了,但是被耗光了感情的兩個人,不過是死守著光陰熬日子,想不難過都難。

是我們變了,還是愛情變了?許多人困惑不解。其實,我們沒變,愛情也沒變,只是我們誤判了愛情。愛情並不是你一旦擁有,就夠用一生永不枯竭的聚寶盆,它也是有生命的,需要我們不斷澆灌打理,才能每日新陳代謝,長成永遠常綠的常青樹。

在路斯·哈里斯的《愛的陷阱》中,他就講到了愛的四個誤區,可以幫我們打破不切實際的幻想,回歸愛的本質。現在大家就可以跟隨我走進這本書里,去探尋婚姻的解救之法。

誤區一:完美伴侶

我們始終相信,在這個世界上,一直有一個不知道在什麼地方的人,在等待某個時間與我們遇見,TA就是我們命中注定的那個人,TA能滿足我們對愛情所有的想像,TA知書達禮又溫柔體貼,TA在這個世上獨一無二,卻只愛我一個人。

但事實是,我們可能在某時某刻遇上一個令自己心動的人,但這個人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完美。可是,相愛時,兩個人都像戴了濾鏡,只看得見對方的美好,卻看不到對方的不好。因此張璐對徐伊萬說:

你心裏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

雖然徐伊萬把張璐想像的過於美好,但是張璐終究並不是徐伊萬幻想的那個人,她沒那麼好也沒那麼完美。可是,徐伊萬一直沒能打破那種愛情的單純幻想,他覺得張璐就是他理想中的樣子。

而張璐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因為徐伊萬對愛情的美好幻想,都投注在張璐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個體上,讓張璐一直不堪重負,最後她終於勇敢地說出了她的苦惱、她的心聲:

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都這麼多年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張璐打破了徐伊萬完美伴侶的想像,但是她沒有與徐伊萬一起彌補人生的缺憾,在揭開愛情真相後以最真實的自己面對對方,而是選擇了逃離。這是張璐的清醒,也是張璐的懦弱。

誤區二:有你,我才完整

在《囧媽》這部劇里,徐伊萬是一個在婚姻里一直沒有成長的人。他表面上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其實在心裡上還是很幼稚的。在張璐提出離婚後,徐伊萬是非常難過的,對張璐是難以割捨的。

起初,他死纏爛打、胡攪蠻纏,拒不在離婚協議上簽字,還萬里追蹤,要搞砸張璐的美國談判,他這麼做,是始終不肯承認自己是那個被拋棄的人,因為在他心裡,沒有了另一半,自己是殘缺的,無法一個人面對以後的生活。

因此,在後來他同意離婚後,有這樣一番哭訴:

因為我還喜歡你,我還愛你,所以我就是敝履嗎?因為我還不想對這段感情放手,我就是一塊破抹布嗎?

從徐伊萬的這番話里,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極不成熟。我們很多人都認為,一個人就應該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有一個相伴一生的伴侶,否則,你就是不完整的,會被人看成有病。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自己一個人也是完整的人生啊,沒有誰少了誰就不成。有你,我們是團體,沒有你,我們是個體,並不會有殘缺。

可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習慣把伴侶叫成「另一半」,好像我們天生殘缺,只有找到了「另一半」人生才完整。這其實是對愛情最大的謬誤。

愛是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並不是為了對我們不完美的人生進行彌補。有愛,在一起的相得益彰固然幸福,不在一起的祝福遙望,也是另一種的守侯。兩個成熟的個體,並非只有相互倚靠才能生存。

誤區三:相愛相伴是容易的

在我們所有的人際關係中,我們可能會害怕與陌生人相處,最相信的就是親密關係,但這也讓我們產生了誤解,總認為親密關係是容易的,相愛相伴也總是美好的。

其實不然。我們很多的關係都可能因為太過親密而出麻煩,古人常言「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這個道理。但是,現在仍有很多人認為相伴相愛是容易的,這其實是對愛情的又一大誤解。

愛情會美化對方的形象,但並不能消彌現實的問題。因為我們每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總是會有不同的興趣和愛好、感受和想法,小到去哪兒吃飯,大到子女教育人生規劃,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分歧。

因此,經營親密關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溝通、協商、妥協,以及對彼此差異的接納,也需要你堅持自己的立場,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渴望和感受。

在片頭,張璐就因為一盞檯燈作起了文章:

我告訴你我從來沒有喜歡過這個檯燈,從它進家門的第一刻起,我就覺得它長的很做作。

而這一切徐伊萬居然完全不知道,他驚奇地問:「嗯?你不喜歡他嗎?」其實這根本不是檯燈的問題,是他們之間的溝通出了問題。如果張璐事先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徐伊萬,徐伊萬未必不能接受,而一個不說,一個自以為是為了對方好,於是誤會就產生了,所謂的「改造」也就成立了。

如果我們與伴侶不去積極地溝通,真正接納對方的不同,只是想當然地以為,我們相愛,對方就應該明白我們的所思所想,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荒謬的,長久的相愛相伴應該伴隨的是著溝通、接納與尊重。

誤區四:永恆的愛

錢鍾書說過,「永遠快樂」這句話,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並且荒謬得不能成立。因為快樂的絕不會永久,要想永久,該向痛苦裡去找。

而「永恆的愛」作為一種快樂的象徵物,更不可能長久,只不過是人們願意這愛留、祈禱這愛留,一種唯心的願望罷了。

愛是一種意識、一種感受、一種情緒狀態,並不能永久持續,它是會變小、變大、消散、再現,像雲一樣變化無端的東西。

在親密關係的早期,愛的感受非常強烈、持續的時間更久,也更容易重現。但這種感覺不會一直持續,一般平均只有6到18個月,最長也不會超過3年,之後感情會慢慢歸於平淡,不再那麼濃烈。可是婚後多年的人們往往追求不到這種感覺,而產生失落感。

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熱戀過後,愛的感受漸漸變成一種愛的行動,因此,很多夫妻抱怨「左手摸右手,一點感覺也沒有」。在劇中,徐伊萬或許對張璐還有愛的感覺,但張璐對徐伊萬隻有愛的行動了,比如她打算離開,卻還是繼續照顧著徐伊萬媽媽的情緒。

直到後來徐伊萬同意離婚,崩潰表白,張璐才想起他們曾經有過那麼美好的愛情:

直到你昨天向我坦白,我才意識到我忽略了你的感受。我都忘了,我們曾經那麼相愛過,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愛一個人就是願意全心付出。後來才發現,有時候就算付出,也難免互相傷害。我曾經很努力,想變成你心目中理想的妻子,但是我真的做不到。在這段婚姻里我們都付出了很多,可我們都失敗了。

世上哪有什麼永恆的愛情,不過是曾經的愛讓我們形成了愛的習慣,一直在為這段感情不斷的付出。可是有時候,由於我們不善溝通,在相愛相伴中做出了互相傷害的事,使這份愛再也回不來。

愛情在幻想與現實之中掙扎,在這之間還是保有一點朦朧的好,就像徐伊萬說的「在感情里講道理,其實是最大的不講道理。」

三、跳過愛情的陷阱,我們如何讓親密關係獲得新生?

電影中的徐伊萬和張璐最後達成了雙方諒解,但還是走上了離婚的道路,令許多人對這段曾經美好的感情惋惜。而在現實婚姻中掙扎的許多人,雖然婚姻受到重創,但還不想離婚的人們,能做哪些來補救呢?

想讓親密關係獲得新生,我們就必須了解5種榨乾愛與生命力的方式:

斷開聯結:當我們發現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時,敏感的一方往往會採取斷開聯結的方式。我們知道我們與別人產生聯結,都是來自對對方的深切關注,而一旦斷開聯結,這種美好的感覺就會蕩然無存,但更可悲的是,當一方斷開聯結時,另一方經常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報復對方的冷淡。

自動化反應:自動化反應是指我們遇到某事時,會不自覺地做出某種反應,還以為那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情緒。一個人不自覺地憤怒和指責,往往又會帶來另一個人的自動反應,情況就會變得愈來愈糟。在自動化反應中,我們像一個提線木偶,被想法和感受玩弄,讓我們與自己真正的意圖和目的相去甚遠。

迴避:沒有人喜歡糟糕的感覺,但在人與人的相處中,並不只有好的感覺,糟糕的感覺也會經常出現,在親密關係中也同樣是。可是由於人類對糟糕感覺的天然迴避,造成許多人願意轉移注意力、退回舒適區或對物質產生依賴,也不願面對它。

自我執念:我們每個人都是天生的控制狂,當遇到糟糕的情況時,我們總認為應該改變的是對方,只有對方讓我們希望的樣子做了,我們才有可能放鬆和重新接納對方。

忽略價值:價值是你內心最深處最渴望做什麼,以及想要堅持什麼,但是大多數陷入糟糕關係中的夫妻,他們忽略了自己心中的價值,把自己沉浸在一種備戰狀態。

了解了這5種榨乾愛與生命力的方式,我們來針對這些情況採取補救的辦法。

1、首先我們要學會放下

放下是脫離自我執念的方式。你的頭腦就像一個滔滔不絕的故事大王,它講的這些故事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想法」。其中一些想法或故事顯然是真的,我們稱其為「事實」,但頭腦講的絕大多數故事是觀點、評價、信念、假設、態度、幻想、思想、概念、模型、解讀、評估。這樣的故事沒有所謂的對或錯,它們只是單純反映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放下意味著跳出這些故事。像劇中的張璐,她覺得徐伊萬是在操控她的人生,是在改造她,但事實並不完全是如此。徐伊萬為張璐修檯燈和做其它事,相反在他看來,是愛的行動。如果張璐能放下自我的執念,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對徐伊萬說出來,讓徐伊萬明白他的付出對張璐造成了負擔,他可能就會減少這些不必要的付出,而更專注地做其它事了。

這不是兩全其美嗎?一個人行為的出發點只要是為了愛你,就算方式不對,你向他說明了,他其實是很容易改變的,怕就怕陷入自我執念。

2、其次我們要打開自己的心靈,以一個開放的姿勢面對婚姻中的糟糕狀態

當張璐向徐伊萬提起離婚的事後,我們發現徐伊萬的態度變了,他馬上進入了一種封閉狀態。徐伊萬聽到門鈴下樓來看見張璐,他說的是「你不是有鑰匙嗎?」顯然是一種開放狀態,而張璐提起離婚協議時,徐伊萬說的是「張璐,我是不會把暖霸的專利權讓給你的」。

從開始的我的就是你的,到後來的死掐,我們知道徐伊萬在乎的根本不是專利權,而是張璐,可是張璐不明白。後來她對徐伊萬說:

我發現你平時也不是一個對金錢特別在意的人,怎麼對暖霸的專利權就咬著不放呢?

這就證明張璐也是一個封閉了自己心靈裝睡的人,而徐伊萬已陷入了斷開聯結後的自動化反應,使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

我們在很痛苦時,常常會自我封閉,我們拒絕與伴侶交流,豎起一道自我保護的屏障,但這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迴避。如果想要改善關係,我們就要拆掉這道屏障。如果徐伊萬一開始就用開放的心態對張璐說「我就是不想跟你離婚,不想跟你分開,因為我還喜歡你,我還愛你」,那事情是不是就會有轉機了呢?是不是就不會在弄得兩敗俱傷之後,張璐聽到這番話後淚流滿面,然後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呢?

3、然後是採取有價值的行動

在最後,徐伊萬和張璐終於達成了和解,協議離婚,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採取了有價值的行動,可正像徐伊萬說的:

我明白得太晚了。

很多時候,我們在遇到糟糕狀態時,都像一個機器人,跟著自己內定的、早已習慣的程序走,卻覺察不到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痛苦,讓自己一條道走向黑。可是,如果我們在一開始,糟糕狀態抓住我們的時候,能夠覺察到自己被一種莫名的力量帶著,偏離了自己,採取一些我們不想做、而是正確做法的愛的行動,就算挽留不了愛,但至少不會讓事情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雖然徐伊萬終究覺察到了自己的需要和行為的荒謬,他的人生可以有一個新的開始,但一段開始於美好的感情,就此煙消雲散,再也回不去了,這段曾經的美好,也只有在當事人的心裡各自憑弔罷了。這種惋惜、這種遺憾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啊。

4、最後需要我們全情投入

全情投入是指在放下自我執念之後,以一個開放接納的心態做出有價值的行動時,我們把對方視為唯一的關注焦點,把曾經斷開的情感聯結重新聯結上,這時愛意和情感就會重新在彼此之間涌動,畢竟那是我們曾經熟悉的感覺,它很容易回來。

在電影開頭,張璐對徐伊萬說:

你可以抱抱你媽媽嗎?

其實,需要擁抱的何止是母子,這對將行將遠、貌合神離的夫妻,更需要一個熱烈的擁抱來喚醒他們曾經的相愛,來驅逐那些被命運帶著走的諸多迷失。

我們有多久沒有擁抱了?就算我們早已進入婚姻,開始被生活的各種壓力逼著前行,忘了當初愛的感覺,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用愛的行動把那種感覺找回來的。如果你暫時沒法感覺到愛,也可以把愛的行動變成一種儀式感,雖然愛的感覺不在,但也不會讓這愛就這樣消散了呀。當你某日清閒下來的一刻,或許就會感覺到了呢?

張愛玲說,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其實,婚姻哪有那麼不堪,愛情哪有想像的那麼完美,這不過是一種片面的悲觀說法罷了。

掉落凡塵,公主的金髮可能灰頭灰腦,王子的鎧甲也可能是銹跡斑斑,但是,凡間有的是生命,它可以讓舊容換新顏,可以讓謝了的花明年再開,只要我們掌握了生命的規律,就懂得熬過了冬天又是春天。

莊子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這不僅僅是生命的規律,也是愛情和婚姻的規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