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壇 | 一把笤帚 作者/王磊 主播/平凡

渭南文壇 發佈 2020-05-06T21:52:21+00:00

去年底,父親來我的小家,帶了許多蔬菜玉米滲子,還有一個高粱糜子做的大笤帚。父親說今年他太忙在家裝修房子搬房子一直沒時間來。到家後又趕會給我買了一個塑料笤帚,大笤帚就一直掛在衛生間。

去年底,父親來我的小家,帶了許多蔬菜玉米滲子,還有一個高粱糜子做的大笤帚。父親說今年他太忙在家裝修房子搬房子一直沒時間來。

到家後又趕會給我買了一個塑料笤帚,大笤帚就一直掛在衛生間。

城市生活整日三點一線匆匆忙忙的,大多數時間都在單位或在上班的路上,雖說每日幾乎都去衛生間,但還是驚訝了:「老婆!你怎麼還買個高粱做的笤帚?咱家不是有塑料笤帚?」

老婆說:「咱爸哪天從老家來帶的,一直沒有用,他看二樓沒有笤帚還買了個塑料笤帚。」

我說:「知道了,心裡想可憐天下父母心!你哪天回去了把哪個水稻糜子做的笤帚拿回家,家裡院子水泥地板能用。爸不容易拿來的,留作紀念吧!」

過了半個月,我回家了。「爸,你上次怎麼還給我帶個高粱糜子笤帚?」父親只是說那是他親手做的,比街上賣的結實糜子也軟,城裡能用。「你下次來少帶點東西」,父親心裡可能想好心當牛干糞,累死把活的拿了那麼多東西還責備。我們家裡人一直有個習慣言傳身教,不帶東西不進別人門。我成了小家,父親把我也當外人,但我還是那個大家的一份子,畢竟我家就我一個兒子,可能因為我成家了。

回到家後,我掃了一下地,還可以。想起了九七年那一年天大旱,記憶猶新。

因為那一年是屬牛的本命年,父親在南坡地頭坡坡上種的高粱,為了做幾個笤帚,天天從家裡擔水澆苗,後來功夫不負有心人,高粱結的很繁。

成熟後,父親用鐮刀割了稻穗,掛在鐵絲上,干後撣掉上面的高粱籽,取掉葉子稍不平的高粱杆,把中杆穗用直杆穗分開,挑出中散穗的糜子。全部壓在水裡面一段時間,頭對頭尾對尾然後拿出來壓著晾乾。

準備好細鋼絲、刀、鉗子,鄰居家做笤帚用的一個專用工具,腰子圍個圍裙,把鋼絲拴在一頭固定在腰上,另一頭一個木墩子也拴著鋼絲另一頭兩隻腳分別踩著,累緊一圈,轉下去腳使勁踩一下,來迴轉著圈子一道鐵絲環一道鐵絲環很費力的踩著鋼絲,扎結紮緊後結束,然後用塑料編織袋一撮一撮將高粱糜子分別一紮,笤帚才算完成,一些小高粱糜子父親總做兩個小笤帚,掃炕掃床掃案板上面用。

做笤帚是一個費力還要有耐心的活,一般都在下雨天做,做好以後送給親戚幾個家裡剩了兩把。

笤帚還是有來歷的,據說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一個叫少康的人,看見一隻受傷的野雞拖著翅膀,翅膀噗嗦之處地面灰塵皆乾淨,於是抓了幾隻野雞拔了毛,做了第一把笤帚,從此笤帚也就出現了,後來人們利用高粱、竹子、鐵掃帚做笤帚,慢慢家家戶戶也都出現了。

笤帚也叫掃帚,鐵掃帚是一種草本植物,又名長冬草,小時候有一年家鄉人在房前屋後都種植這種植物,傳說山東人將此做掃帚,賣了不少錢,還有人說鐵掃帚嫩的可以灶菜,全身可以做藥材。我家在莊基旁邊土坡種植了,做了幾把掃帚,感覺沒有高粱和竹子做的耐用。

近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吸塵器、掃地機器人、掃地車,功能多掃地掃的凈,辦公室、企業車間笤帚已消失,普遍用起了塑料笤帚、吸塵器、工業掃地機器人,但在農村高粱笤帚仍然作用很大。

在農村過節的時候,講究二十四掃房子。掃房子的時候,會將笤帚綁在一個長竹竿上,掃灰塵掃髒東西、掃牆角的蜘蛛網,掃房子講究掃晦氣掃霉運。

大年三十貼對聯,在對聯後面摸上漿糊後,貼在牆上後,從上到下掃均勻一邊,沾的更牢固,風不易吹掉,過大年紅紅火火喜喜慶慶。三十的最後一件事,擔水掃前後院子,初一不擔水不倒水不掃地,初一倒水掃地會把財運福氣倒出去。

笤帚一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是家家戶戶的必須生活用品。「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笤帚髒了自己乾淨了別人,掃了一屋更掃了天下。

【主播簡介】王磊,渭南臨渭區人,現定居西安,熱愛文學,愛好閱讀。《渭南文壇》特約作者。

【主播簡介】平凡,管理工作,喜歡朗誦,多家平台金牌主播。《渭南文壇》特約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