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母親搏命生下雙胞胎: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小步在家早教 發佈 2020-05-09T07:23:37+00:00

這裡記錄了普通人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12個「第一次」: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進城、買房、結婚、相守、退休、養老、告別。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最近在看評分9.8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這裡記錄了普通人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12個「第一次」: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進城、買房、結婚、相守、退休、養老、告別。

從第一集《出生》開始,我的眼淚就沒有斷過,當媽太不容易了。

01

孩子在媽媽的疼痛中出生

媽媽在孩子的到來中欣喜

孩子的出生無疑是一件大事。但只有當媽的才能切身體會,生產究竟是多麼驚險重重的事情。

西醫將疼痛分為10級,極限疼痛是10級。分娩疼痛達到了9.7級。

紀錄片找了幾位男士來,感受這種趨近極限的疼痛——

「生孩子,疼,就像有人要從你的鼻孔里,擠出一個西瓜。」

沒有人能忍受這樣的疼痛,除了當媽的。

吳麗輝已經是第二次當媽媽了,但「經驗」在疼痛這件事上,沒有任何幫助。

顫抖、哭泣、誰也無法承受這樣的陣痛。

到後面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吳麗輝只希望快點打一針無痛。

粗大的針頭要穿過吳麗輝腰部的脊椎孔,一根細小的導管會進入硬膜外腔 ,但和分娩的陣痛比起來,這樣的疼痛顯然不值一提。

經歷了漫長痛苦的生產,吳麗輝一家迎來期盼已久的女兒,有兒有女,湊成了一個「好」字。

然而不是每個孕婦都可以這樣幸運。

孕期27周、懷有雙胞胎的向爽,患有先天性心臟主動脈瓣二葉畸形,需要接受心臟外科手術。而肚子中的一對雙胞胎,則面臨著高達30%的死亡風險。

對家人而言,對向爽的擔心,遠遠超過了對新生兒的期待……

丈夫王翔簽了厚厚一塌的手術同意書,和妻子碎碎念著明天的手術,講妻子流口水的糗事,逗妻子開心。

她說:「沒事,我肯定沒事的。」

他說:「明天你肯定沒事的。」

先闖心臟外科手術的第一關,一個多月後,再闖剖宮產手術的第二關。這是向爽與兩個孩子的第一次見面,也是再一次鬼門關走一遭。

手術室外的王翔雖然沒有電視劇里那樣慌亂,但能看得出他非常擔心手術里的妻子。只要平安,一切都好。

「我下輩子不干別的了,就守著他們三個過。」

心誠則靈,向爽母子三人平安。

生育是個充滿艱辛和風險的過程,經歷過懷胎十月的媽媽會懂。

「剖腹產手術剛過,護士就來拔我的尿管,逼迫我下床。腳下地的那一刻,撕心裂肺的疼痛讓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雖然只是下地站了幾秒鐘,但是那種疼痛深深定格在我的記憶里,再也不願去體驗。」

就算媽媽受了天大的苦楚,在面對孩子的那一刻,都會用笑臉替代所有的痛苦。

02

孩子在媽媽的注視中遠行

媽媽在孩子的前進中放手

如果說孩子和媽媽的第一次陣痛分離是出生,那麼第二次,就是孩子踏進幼兒園大門的那刻。

新學期的幼兒園門口,是每個孩子再難不過的開學第一課。

被抱進幼兒園大門的孩子,都是一副表情,八字眉頭已經哭紅、掛著鼻涕泡、留著哈喇子,哭天搶地喊「我不去幼兒園……我不去……」,死死扒在媽媽身上,一刻也不能離開。

其實,有分離焦慮的不止是孩子。

當媽的上一秒笑著看孩子進了教室,下一秒就捂著嘴哭了出來。

透過玻璃窗,望眼欲穿:能好好吃飯嗎?上廁所知道找老師嗎?會被別的小朋友欺負嗎……

當媽的恨不得替孩子去幼兒園。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第一次和孩子分開,說不擔心都是騙人的。

但身為父母,我們需要學會放手。

和幼兒園不一樣,上小學了,孩子不再是跟在自己身後的「小尾巴」了,迫不及待成為「小大人」的他們,開始覺得媽媽煩了。

模仿媽媽,信手拈來:

「一會兒做作業,一會兒練鋼琴,只有五分鐘休息,『我都要被她搞瘋了……』」

當媽的只能苦笑:

「我小時候學琴的時候,也在想我媽為什麼叫我學琴。人家都在玩,我媽要我學琴。以後我自己有小孩了,一定不讓他學琴。但現在不對了,後悔當時我的媽媽沒逼我逼得更緊一點。」

寧願讓你當時恨我,也不願你長大後責怪我未好好逼你一把。

長大了才知道社會的殘酷,當媽了更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03

孩子在媽媽看不見的地方長大

媽媽在孩子不知道的地方努力

對偏僻村莊的留守兒童來說,父母的陪伴和改變命運的機會,一樣匱乏。

還好有詩歌。

在雲南漭水中學,詩歌是必修課。

校長說:詩歌可能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可以改變一個人。學了詩歌的孩子,不會去砸玻璃。

有的孩子為無盡的黑夜寫詩:

有的孩子為廣袤的宇宙寫詩:

有的孩子為陪伴的朋友寫詩:

12歲的穆慶雲,一個人住。視頻的時候,她把自己寫的第一首詩歌讀給媽媽聽:

小鳥是大鳥的孩子

白雲是藍天的孩子

路燈是黑夜的孩子

母親去廣東的時候

我把我的鞋放在母親鞋的旁邊

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

12歲的施應鎖,家裡最貴的財產是半山腰的房子和一頭牛。因為山路遠,他寄宿在學校。害羞的他,在放牛的時候迸發靈感:

種子被埋在大雪下安靜發芽

老枯樹在夜裡長出一根新枝丫

而我

在爸爸媽媽看不到的地方

偷偷長大

孩子在母親看不見的地方悄然長大,母親在孩子不知道的地方咬牙努力。

由於丈夫不能幹重活,王銀華想進城,打工掙錢,補貼家用。

按照她自己的話:在家非常努力、非常努力地種地,一年收入也只有3500。

但家裡所有人都阻止她進城。

有人告訴她,如果出去打工,這個家就散了。對待孩子,陪伴最重要。

有人質問她,是不是想讓下一代跟你一樣也去打工。

有人嚇唬她,大城市上廁所都要花錢。

王銀花明白,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但她說,她一定要試試。

然後踏上了開往上海的K740列車。離家時,聽到小女兒的哭喊,也止不住掉眼淚。

到了上海的王銀花在一家養老院做護工。

聽不懂上海老太太說話,她努力學上海話、普通話;記不住老人們的情況,她拿小本子一個個記下來……

從手足無措,到逐漸適應,從木訥害羞,到落落大方,她的眼睛裡不再有閃爍的膽怯,更多的是從容的自信。

王銀花抽空去了外灘,她指著漂亮的上海夜景,給視頻中的女兒看。

對大多數人來說,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失去什麼。

對媽媽而言,自己寧願什麼都不要,也願意努力把世間一切的美好都拿來給孩子。

王銀花出來了,無法陪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的成長,無疑是種遺憾,但她讓女兒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為女兒創造了更多的可能。

每一次分別,都是為了下一次相聚。

04

在別人眼中你已經是個戰士

在媽媽眼中你永遠是個孩子

每年,都會有新一輪的年輕人,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啟新生活,來迎接新的成長。

從吉林到湖北,張書豪開啟了全新的身份:一名空降兵。

家裡並不同意張書豪當兵,他自己偷拿了戶口本,辦完了所有應徵手續。

來到軍營後,他曾偷偷哭過,但並不後悔,「人生規劃中就有當兵這一步」。

第一次點名,第一次隊列,第一次疊被子,第一次緊急集合,第一次拉練……在無數個第一次中,張書豪完成了新兵蛋子向空降兵軍人的轉變。

空降兵的「降」,不僅僅意味著降落,也意味著,降服困難,決不投降。

那段時光,猶如被按了快進鍵,張書豪完成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挑戰,迎來了光榮的授銜儀式,媽媽以優秀新兵父母的身份,受邀參加。

這是張書豪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和媽媽相聚的機會。小時候,媽媽是他的倚靠。現在,他要做為媽媽兌現諾言的人了。

軍營能把一個男孩變成一個男人,卻改變不了他看媽媽的眼神。

養兒方知父母恩,生了孩子當了媽,體會了生產時的生無可戀、餵養時的手忙腳亂、教育時的焦頭爛額,才明白,成為母親是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成為母親,我們都是累並快樂著,扛起一個個屬於自己的「人生第一次」。

明天是母親節,是一年只有一次、冠以「母親」名義的日子,也是一直辛勞的每位媽媽在一年之中唯一的節日。

「女人是水做的」,也許不單因為她們像雨滴,總是忍不住流淚;更因為她們像海洋,寬廣隱忍,包容萬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