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SOHO中國執行長張欣:國內撈金,卻入美籍並捐美6個億

枕貓 發佈 2020-01-20T20:28:33+00:00

潘石屹是我國知名地產大亨,在地產行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現已取得非常卓越的成就。身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們要持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銘記本心,學會感恩,不忘中國傳統的道理觀念和做人準則,努力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奮鬥。

潘石屹是我國知名地產大亨,在地產行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現已取得非常卓越的成就。

而潘石屹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他具有經商的天賦,更是因為他有一位非常能幹的妻子——張欣,她為SOHO中國的成功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雖然張欣現在已經成為SOHO中國的執行長,但她卻因為一件事而被世人議論紛紛。


少時悽慘但熱愛學習,不懈奮鬥後成為知名企業家

張欣,1965年8月24日出生於北京,現任SOHO中國執行長。

張欣的青年時期是比較悽苦的,父母離婚後她跟隨母親去往了香港。由於當時香港經濟比較蕭條,張欣和母親的日子過得十分艱辛,異常懂事的張欣便在香港某個工廠流水線中當起了一名計時工。雖然張欣白天要進行艱苦的勞作,但她熱愛學習的心依舊沒有泯滅。

轉眼間五年過去,張欣毅然決然地辭去了工作,拿著打工積攢的3千英鎊,一本英漢詞典,一口炒菜的鐵鍋,只身前往了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學習經濟學。在到達英國以後,張欣便開始廢寢忘食地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完成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學習後,張欣又被劍橋大學錄取,獲得了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張欣在畢業後積極地尋找工作,她曾在高盛集團以及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旅行家集團任職過,主要負責對中國的投資項目,這為她以後進行創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對於張欣來說,1994年是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張欣與潘石屹結識僅四天後兩人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可謂是一見鍾情。結婚後的張欣與潘石屹兩人恩愛有加,是夫妻也是戰友。

1995年,張欣和潘石屹經商討後選擇回京闖蕩,就這樣兩個人創辦了SOHO中國的前身——北京紅石實業有限公司。然而張欣和潘石屹的婚姻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兩人甚至還因為公司經營方面意見不同而險些離婚。

事情的結尾是張欣選擇了妥協,她安心在家中備孕產子。而當孩子逐漸長大,張欣的心中也日益感到空虛,為了避免和潘石屹在公司經營理念上再次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她選擇了退居幕後。在北京紅石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一段時間後,潘石屹便發現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張欣,於是潘石屹便把張欣重新調回了公司經營崗位上,兩個人走上了共同經營公司之路。

而在兩人的默契配合下,SOHO中國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縱觀張欣的半生,她是非凡而卓越的,她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世界地產業的發展,獲得了諸多榮譽,而這些榮譽也是她應得的。張欣的事業現雖已如日中天,但她卻因一件事而深受世人詬病,那這到底是什麼事呢?


在中國撈金16億,轉頭捐贈給美國6億

在張欣與潘石屹的領導下,SOHO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家知名企業。據調查研究發現,SOHO中國每年可從中國本土獲利16億元。而中國企業家在事業取得成功後一般都會拿出一部分錢投身於慈善事業,因為他們深知這些錢財皆取自於人民群眾。然而SOHO中國執行長張欣非但沒有在國內開展慈善活動,反而給美國的教育事業捐贈了6億元,這讓世人很是震驚。

2014年7月15日,張欣現身於美國哈佛大學,而此次張欣來到哈佛大學的目的是代表SOHO中國基金會與哈佛大學簽署關於SOHO中國助學金的協議。後來,張欣又代表著SOHO中國與耶魯大學簽訂了SOHO中國助學金的協議。

當被問及為何要捐贈6億元給美國時,張欣含糊其辭的說道: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許多孩子被送往外國讀書,但家境貧困的學生去接受大學教育的越來越少,所以我們打算改變這個現狀。

當張欣的回答被公之於眾後,引發了人民群眾強烈的不滿。而讓中國人民最難以接受並不是捐款事件,而是張欣主動放棄了中國公民的身份,加入了美國國籍。這樣一來,大量的資本注入了美國,而SOHO中國在國內的業務依舊存在,還可以持續消費中國人的財富。

而張欣與潘石屹的兒子也在不久前進入哈佛大學就讀,這很容易讓人覺得此前張欣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兒子進入哈佛大學讀書而鋪路。此事一出,將張欣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中國人民對此議論紛紛,詬病不止。


吃水不忘挖井人,人應當懷有一顆感恩之心

雖然張欣現在已是功成名就,但她捐款6個億給美國教育事業已成為她人生當中的一個污點,永遠不會被抹去。縱使捐款給美國教育事業是張欣個人的選擇,但身為一個公眾人物,張欣應該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依舊處於低水平階段,許多貧困山區的孩子依舊沒有學可上。相比於美國的教育事業,中國的教育歷程更顯落後。張欣也曾是一個地道的中國人,她也曾經歷過底層的苦楚,沒有人比她更明白中國教育的缺失,但她還是把6億元毅然決然的捐贈給了美國,這讓世人覺得她沒有一顆感恩之心。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以重禮儀而著稱於世的大國,而懂得感恩則是每個中華兒女心中所信奉的其中一個道德準則。由於張欣捐款給美國教育事業這一行徑已經觸及中華人民心中的道德底線,所以世人才會認為張欣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或許是張欣的家國意識過於淡薄,也或許是她的思想已經被完全西化,所以她才會做出如此違背中華民族傳統觀念的事情。

通過張欣捐款給美國教育事業這一事件,我們國人也應當進行自我反思。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我們也迎來了世界文化的交匯,而文化交流則是一把雙刃劍,它雖然可以帶來外國開明的思想,但也會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而丟失。而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知恩圖報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如今這些優良傳統如今正呈衰敗之勢,讓人感到寒心不已。身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們要持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銘記本心,學會感恩,不忘中國傳統的道理觀念和做人準則,努力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奮鬥。


文/枕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