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新時代文學創作與大學教育深度融合發展

中山文苑 發佈 2021-09-19T02:33:51+00:00

來自陝西師範大學校友作家、評論家代表近90人會聚一堂,暢敘情誼,追憶往昔,共話文學審美創造,分享文學創作感悟,從不同視角暢談新時代文學創作與大學教育深度融合發展,為推動當代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發展走向新高峰獻智獻力。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陸航 楊非非

  中國社會科學網西安訊(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楊非非)9月18日,陝西師範大學校友作家論壇在陝西師範大學舉行。陝西師範大學副校長黨懷興、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閻安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陝西師範大學校友、著名作家孫皓暉,陝西師範大學校友、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為論壇開幕作線上致辭。來自陝西師範大學校友作家、評論家代表近90人會聚一堂,暢敘情誼,追憶往昔,共話文學審美創造,分享文學創作感悟,從不同視角暢談新時代文學創作與大學教育深度融合發展,為推動當代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發展走向新高峰獻智獻力。

  陝西師範大學有著光榮而悠久的文化創作歷史,文學作家隊伍代有人才,各領風騷。黨懷興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人類的整體知識圖景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知識生產和知識傳播的方式也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一方面,「審美」和「創造」這些文學創作的根本特點似乎已悄然成為關乎人類文明進步的關鍵詞,令人歡欣鼓舞;另一方面在全球媒介消費文化背景下,傳統的個體文學創作模式和理念也在不斷經受著市場邏輯的挑戰。「大學作家群」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和文化現象,日益成為大學軟實力的標籤,舉辦本次校友作家論壇,乃是見證「陝西師大作家群」的誕生。黨懷興希望,與會校友作家能聚焦新時代文學創作與大學教育的深度融合,暢談文學審美和個性創造,增進共識,形成合力,共同為繁榮文學創作,提高陝西師範大學綜合實力做出積極貢獻。

  當前中國正處於重大歷史轉折時期,伴隨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中國文明的重建日益清晰地顯示出來,大量國際和國內問題需要知識界進行艱苦認真的研究,尤其是重大社會現實問題、人類文明發展問題需要知識界給出學理性的說明。孫皓暉在線上致辭中表示,新時代知識分子要增強國家意識和民族立場,為國家發展負起責任,在研究中體現民族立場。孫皓暉希望,知識界共同樹立起高尚節操,堅持問題研究的客觀立場和民族自信心,真正得出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研究結論。

  大學和文學、大學教育與作家培養的關係問題是當代大學文學教育的重大認識問題。閻晶明在線上致辭中表示,文學人才的湧現雖然沒有特定的規律可循,但卻有一定的現實必然性。長期以來,大多數作家都是從迅猛變革的社會實踐中湧現的,寫作掌握在極少一部分人的手中,但今天大學和文學、大學教育與作家培養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大學裡聚集作家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作家培養也成為大學文學院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此意義上,本次論壇的舉辦對於激活大學文學熱情,促動培養一批青年文學人才,推動當代中國文學發展都具有特殊的意義。

  「陝西師範大學能夠培養出蔚為大觀的作家人才隊伍,足以說明陝西師範大學深厚的人文底蘊,令人肅然起敬。」閻安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是站在大時代人文前沿的一次創意和行動,是挖掘大學自身原創人才資源的一種高度自覺,是一種人才原創與文學原創良性互動的模式。閻安表示,大學是當代人文精神原創的第一孵化器、第一推動力,經得起時間拷打的作家和作品都與其背後的大學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大學要立足於國家和民族的高度追求文化創新,不為流俗所左右,不斷賦予傳統以新意。

  知識和經驗是文學寫作的「一體兩翼」,也是大學文學教育需要釐清的基礎概念。陝西師範大學教授、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李震提出,知識是對文學寫作合理性的支撐,經驗則是文學敘述本身的東西。所有偉大的作家都有其自身的知識譜系,所有偉大的作品都是對其知識門類的書寫,所有作家為之一生的文學寫作都是在尋找一種人生體驗的深度和強度,出身工農兵隊伍的作家是「先經驗,後知識」,出身大學教育的作家則是「先知識,後經驗」。李震認為,在「知識、經驗和寫作」關係時域下,我們應該認真反思我們的文學教育,大學文學院應該教給學生文學本身,而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文學知識。

  學院氣質是大學文學教育的應然追求。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建軍認為,當前文學寫作缺乏一定的學院氣質。沒有學院氣質,知識就是死的,文學寫作就沒有方向和價值;沒有學院氣質,沒有自由的人格精神,沒有高尚的審美追求,一切生活的經驗都不能成為可敘說的文學內容。李建軍指出,學院氣質是一種體現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和審美情操,就是知識分子氣質。同時,學院氣質就是道德知行,它使我們擺脫了拜物教和拜權教的束縛,解放了寫作者的熱情。

  個性氣質與審美視野是大學文學教育中文學創作素養的重要養成方面。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陝西散文學會副會長仵埂認為,文學作品最能體現作家精神氣質和個性面貌,呈現作家個性氣質越是強烈越是鮮明的作品越是成功的作品。文學作品可以有千姿百態,關鍵是作家以其一姿一態達到審美境界的高度。寫作者缺乏審美境界,就無法賦予生活世界以形式,其作品世界的整體呈現必定也是混亂的,而只有在審美視野的加持下,個性氣質才能在其文學作品中達到應有的高度。仵埂據此指出,大學文學教育要創造寬鬆自由的空氣,培養學生創新的膽氣,鑄就學生的個性氣質與審美視野。

  在主題發言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魯迅文學院原副院長、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白描,陝西出版總社原副社長、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劉成章分別以《定向與定力》《從母校啟程》《愚人的跋涉》為題,分享了自己在陝西師範大學的學習成長曆程和文學創作歷程,講述了陝西師範大學和陝西老一輩作家對自己文學創作的深刻影響。

  本次會議為期一天,與會代表將圍繞 「侯雁北散文創作研討」「大學教育與文學創作」「陝西師範大學校友作家群的現狀與發展」等三個議題開展分組討論。

  論壇由陝西師範大學校友總會、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辦,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協辦。

作者:陸航 楊非非


編輯出版:@今日頭條@中山文苑

責任編輯:張勇軒

運營人員:齊速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