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齊手機圈"復聯"的背後,是10歲小米的變化與堅守

nexttech 發佈 2020-01-07T05:23:05+00:00

2020 新年伊始,小米接連宣布兩項重磅的人事任命,繼前聯想副總裁常程「投誠」小米之後,原小辣椒創始人王曉雁被雷軍招入麾下,擔任小米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加上此前入職的前金立副總裁盧偉冰、前努比亞聯合創始人苗雷,小米被粉絲戲稱集齊了手機圈的「復仇者聯盟」。


2020 新年伊始,小米接連宣布兩項重磅的人事任命,繼前聯想副總裁常程「投誠」小米之後,原小辣椒創始人王曉雁被雷軍招入麾下,擔任小米集團中國區副總裁。



加上此前入職的前金立副總裁盧偉冰、前努比亞聯合創始人苗雷,小米被粉絲戲稱集齊了手機圈的「復仇者聯盟」。而與此同時,小米最初的 7 位創始人中,有 3 位已經離職。



老兵離開,新軍加盟。從 2018 年初上市準備期開始,短短兩年時間,小米完成高管團隊和組織架構的大換血,即便在快速求變的國內手機廠商中,以小米這樣密集速率進行調整的公司也並不多見。


戰略與人員頻繁變動的背後,是風雲變幻的國際市場,和小米邁向成熟公司的種種試探。




成立於 2010 年的小米,今年即將邁入 10 歲大關,從一碗小米粥起步的創業團隊,小米已經發展為一家員工超 2 萬人的上市公司。



雷軍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不止一次提到過,上市之後的小米需要從游擊隊變為正規軍、集團軍,體現在落地措施上,就是組織管理上的升級,從創業期推崇的扁平化管理,過渡到更具執行力的層級化管理。


比如,此前小米不提倡打卡,不設 KPI 考核,部門內部只有部門經理,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係。經歷架構調整後,小米更加聚集手機業務部,加強了研發體系的重心,也開始設立層級和 KPI。


這不僅被解讀為小米走出舒適區的信號,讓整個團隊更具狼性,也透露出了小米從草莽創業文化向專業文化的決心。


據「雷鋒網」統計,從 2018 年 7 月上市到 2019 年底,小米共推動了 12 輪組織架構調整和高管人員變動。



除了更強有力的管理模式,小米的每一步調整也都伴隨著明確的產品戰略意圖。


自從 2018 年 7 月小米在港交所上市後,小米股價一度漲到最高的 22 港元,但隨後就進入了漫長的震盪下滑期,如今維持在 10 港元左右,較發行價下跌約 40%,市場上甚至產生了「小米滿倉,餓得發慌」的調侃。



究其原因,除了整體市場環境不佳、上市時定價偏高外,國內手機業務疲軟也是最主要的因素。


2019 年的手機市場可謂一片血海,飽和的市場和劍拔弩張的國際貿易關係,讓廠商間的廝殺變得異常激烈。華為被迫將注意力轉會國內市場後,它的強勢表現吞噬了所有其他廠商增長的希望。2019 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了 30.5%。


小米上一次面臨如此困局還是 2016 年。當時,雷軍親自挂帥,開始掌管小米供應鏈,最終依靠線下推廣和 MIX 系列力挽狂瀾,一年後,小米全球出貨量重返全球前五。



如今的境遇沒有當初那般險惡,但也困難重重,這一次,雷軍開始謀求用其他業務布局來補足國內手機業務疲軟帶來的空缺,將希望更多壓在了海外市場和 AIoT 的聯動上。


小米上市後的一個大動作,是將小米和紅米分離,和華為一樣搞雙品牌戰略,小米轉型高端機市場,提升利潤空間,紅米則延續性價比基因,主打千元機市場,扛起小米市場份額的重任。



而被委以重任執掌紅米的,是 2019 年初加盟小米的前金立副總裁盧偉冰,作為手機行業的「老兵」,盧偉冰無論是在技術、供應鏈方面都有深厚的功力,同時他還掌握著印度手機市場的豐富資源,這正好是紅米「下沉策略」的主要戰場。


在公開場合,盧偉冰曾經這樣說過:

印度所有的 local brand 我都非常熟,他們第一天開始做手機,百分之百都會找我,包括 Micromax、Karbonn 和 Lava 等,還有一些已經死掉的廠商。




從近一年的發展情況來看,紅米在 OV 系子品牌的集體狙擊下,不僅站穩了腳跟,紅米 Note 系列也屢次上榜印度出貨量最多的手機,其中,Redmi Note 7 系列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全球銷量突破 1500 萬台,成為小米占據 30% 印度市場的中堅力量。


著眼更廣闊的全球市場,小米在歐洲的銷量也有了明顯提升,以去年 Q3 為例,出貨量達到了550萬部,比上年同期增長了73%。



去年 11 月,小米「營銷教父」黎萬強離任時,小米做出的管理層人員變動中,一個重要的決策就是將王翔升任為小米集團總裁,在此之前,他一直負責國際業務,從這個角度也能看出,小米對於海外市場的重視。


不過,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趨近飽和的情況下,手機業務很難再有爆發性增長,於是雷軍在 2019 年初首次提出了「手機 + AIoT」的雙引擎策略。


對比國內手機廠商,相對完整的 IoT 生態是小米的獨特優勢,基於多年的產業鏈布局,小米在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等 IoT 市場,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供應鏈、市場認可度積澱。作為雷軍口中「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策略」,2019 年 3 月,小米成立了 AIoT 戰略委員會。




人事變動往往牽動一個公司業務和戰略調整,兩位手機「老兵」的加盟,或許意味著小米在核心手機業務研發和電商推廣上的新動作。


關於用人,雷軍曾在內部信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沒有老兵,沒有傳承。沒有新軍,沒有未來。」2020 年,小米即將迎來自己的 10 歲生日,按照這個標準衡量,現在的既坐擁老兵,又有充足新軍的小米,或許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