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炒越熱的普洱茶,這些歷史你了解嗎?你以為的可能都錯了

茶商資訊 發佈 2020-01-07T09:13:47+00:00

近年來,隨著普洱茶的越來越熱,關於普洱茶的歷史,人們都弱化了,只是道聽途說,那普洱茶的真歷史你知道嗎?我們來看看!1、印級茶的茶字顏色不能作為判斷年份的依據普洱茶的外包裝最早是在勐海一個小印刷廠印製的,但是一次只能印製一個顏色,通體紅色的紅印就是這麼來的。

近年來,隨著普洱茶的越來越熱,關於普洱茶的歷史,人們都弱化了,只是道聽途說,那普洱茶的真歷史你知道嗎?我們來看看!

1、印級茶的茶字顏色不能作為判斷年份的依據

普洱茶的外包裝最早是在勐海一個小印刷廠印製的,但是一次只能印製一個顏色,通體紅色的紅印就是這麼來的。後來解決方案是包材在思茅印製,拉回廠里後,茶字用手工蓋印,茶字一般應該是綠色,但是那時條件簡陋,只能是有什麼顏色的印泥就用什麼顏色。

根本不存在什麼紅印是印級茶第一批,綠印是第二批,黃印是第三批的區分,所謂的黃印是60年代,紅印是40—50年代更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2、如日中天的大益,其實在前身「勐海茶廠」時代並不牛掰

據說,89年的時候勐海茶廠全年產量只有600噸,而同時期的的下關沱茶是負擔邊銷茶的任務,每年產量大概在3500噸,遠遠高於大益的,即使到2003年的時候大益也僅有1200噸的產量,下關沱茶卻有6000噸。當時大益銷量不僅遠低於下關沱茶,甚至遠低於同時期的昌泰茶廠,後來大益的真正發家是在07年後,因為昌泰和下關全垮了。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要比你的的人全死了,你就是最牛的人!

3、普洱茶台地系列是灌木種?

很多人因為普洱茶基地的茶葉種植和生長模式像極了北方南方一些地區的中小葉灌木種,所以由此認為。再次申明,普洱茶的台地系列也是大葉種,只不過是喬木茶的矮化和密植。

4、為何很多做茶人並不喜歡景邁山的茶,但是很多消費者則喜歡?

一個更加注重後期的轉化時間和空間,一個更注重當下口感。景邁山的茶除大葉種外,中小葉不少,這幾乎是普洱市的普洱茶都有的通病,先天性的景邁茶內含物並不豐富,顯薄,而且在製作中為追求香氣(蘭香)萎凋過重,進一步削弱了轉化空間,導致景邁山的茶新茶好喝,但是後期越倉儲越來越薄,與易武茶先薄後厚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不受待見,但是景邁茶做曬紅可是很不錯的哦!

5、2002年以前市場上幾乎沒有老班章的產品流通,就茶界人士也沒有多少人認識老班章這個地方。

現在普洱茶一片亂象,而事實2001年前老班章人民來勐海一趟實為不易,人走的小山路一天到晚都走不到勐海。公路基本無法通行,在早些年連公路都沒有。那時候人們嫌老班章古樹茶太苦,賣不出去。2002年老班章賣十幾元一公斤還是沒多少人要,真正覺得老班章茶好是從03年才開始的,04年價格就到了80左右一公斤,06年240到280一公斤,至於現在價格早已翻上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