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成語 Ι 捫虱而談〔成語故事〕

廈門明哥 發佈 2020-01-21T11:33:18+00:00

捫虱而談【拼音】ménshī ér tán【釋義】捫:按。【近義詞】捫虱而言 捫虱談兵【造句舉例】那個時候,雖然大家都很窮,但是都非常的幸福,每天臉上都堆滿了笑容,每天日出而勞,日落而息,即使是餓著肚子也會捫虱而談,大談美好的生活願景。



【成語】捫虱而談

【拼音】mén shī ér tán

【釋義】捫:按。一面捺著虱子,一面談著。形容談吐從容,無所畏忌。

【出處】《晉書·王猛傳》:「懷佐世之志,希龍顏之主,斂翼待時,候風雲而後動。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虱而言,旁若無人。」

解釋:他抱懷濟世的志向,期望能遇見造就帝業的君主,他收斂自己的才能,靜觀時變,等待時機成熟後出山。桓溫入關後,王猛身著粗麻短衫去見他,一面談論時局,一面捉虱子,旁若無人。

【近義詞】捫虱而言 捫虱談兵

【造句舉例】那個時候,雖然大家都很窮,但是都非常的幸福,每天臉上都堆滿了笑容,每天日出而勞,日落而息,即使是餓著肚子也會捫虱而談,大談美好的生活願景。

【成語故事】 十六國時期,有一個叫王猛的將軍,字景略,東晉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濰坊壽光東南)人,後移家魏郡。他是前秦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大將軍。

學識廣博而喜歡讀兵書。謹慎莊重,嚴肅剛毅,大度有氣魄,瑣事不能干擾他的思慮。如果不是與他十分相知、投緣,他基本不和人家交往。因此浮華之人都輕視並嘲笑他。他卻悠然自得,毫不介意。

王猛年少時曾遊歷鄴都,當時很少有能人賞識他。只有徐統見到他後認為他非同一般,徵召他作功曹。但他避不應召,最後隱居在華陰山。他抱懷濟世的志向,期望能遇見造就帝業的君主,他收斂自己的才能,靜觀時變,等待時機成熟後出山。桓溫入關後,王猛身著粗麻短衫去見他,一面談論時局,一面捉虱子,旁若無人。桓溫發覺,感到非常奇怪,問道:「我奉天命令,率精兵十萬,依杖正義討伐叛逆,為百姓掃除奸賊,而三秦豪傑卻沒有來投奔的,這是為什麼呢?」王猛答:「你不顧數千里之遙,深入敵境,長安城已近在咫尺,你卻不渡灞水,百姓沒有見到你真心的緣故,這就是不來投附你的原因。」

桓溫沉默無言以對。桓溫即將班師,賜給王猛車馬,並任命他為高官督護,請你一同返回南方。王猛回到華陰山詢問師父,師父說:「你和桓溫怎麼能同世相處?你在這裡就可以富貴,為什麼要遠行!」王猛於是未走。

苻堅有心成就霸業,聽說王猛名聲,派呂婆樓去招撫他。兩人一見如故,談及天下興亡大事,各自主張竟不謀而合,猶如劉玄德遇到孔明一般。等到苻堅僭居皇位後,任命王猛為中書侍郎。當時始平一帶有許多從枋頭西歸的人,豪門大戶橫行無忌,匪盜到處都是,於是調王猛任始平縣令,他一到任,便申明法令,嚴峻刑罰,明辨善惡,轄制豪強。

他曾鞭殺一官吏,百姓上書告他,主管官叫上奏彈劾,用囚車把他押到廷尉官關押犯人的監獄,苻堅親自審他,說:「為政的根本是以道德化為先,你上任不久就殺了那麼多人,何等殘酷!」王猛回答:「治理安寧的國家用禮制,治理混亂的國家用法度。陛下不認為我才淺,把亂而難治的縣邑交給我,我恪盡職守,為賢明君主翦除兇殘詭詐之徒。我豈敢不甘心被處死,以謝辜負陛下重託之罪;但若因為我是赦免了他。

當時王猛三十六歲,一年之內五次升遷,權傾朝廷內外,宗室、國戚、舊臣都嫉妒他的寵遇。尚書仇騰、丞相長史席寶屢次進讒言詆毀他,苻堅大怒,貶仇騰為甘松護軍,將席寶封為散騎常侍。王猛多次上表推讓,苻堅最終也沒有答應。又授予他司徒、錄尚書事,其它官職依舊。王猛以無功為由推辭,沒有接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