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封建制度的形成,真正實行封建制度的,只有周朝

清都漫語 發佈 2021-09-19T01:31:25+00:00

我們常說,古代封建社會,實際上,古代真正實行封建制度的,只有周朝,從秦始皇開始,都是中央集權制,西漢初期還有封建制度,後期也慢慢消失了。「封建」一詞,文獻中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分封親戚以蕃屏周。」這句話,說明分封制度來歷。

我們常說,古代封建社會,實際上,古代真正實行封建制度的,只有周朝,從秦始皇開始,都是中央集權制,西漢初期還有封建制度,後期也慢慢消失了。

「封建」一詞,文獻中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分封親戚以蕃屏周。」這句話,說明分封制度來歷。

文中所提到的二叔,是指管叔和蔡叔。武王伐紂功成後,初期依然延續商代的政治體制,就是讓名義上臣服周王的諸侯或者部族自治,按時進貢或者徵召隨王出戰,而周王室作為最強大的諸侯,用武力和宗教意識維持統治。

但是,武王伐紂之所以成功,是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紂王才征服東夷不久,王庭本部軍事力量還沒有恢復,而被征服的奴隸也沒有完全同化,加上紂王本性殘暴,動輒殘殺,奴隸們並不願意為他效命。

牧野之戰時,奴隸暴動,被周武王抓住機會一舉而勝,而非實力的碾壓,此時周武王兵力也只有五萬而已。

這就導致了兩個問題,一是周王室對於殷商舊地的民眾無法分割瓦解,二是對於殷商原有的屬國不能有效監管和打擊。

於是周武王死後,他的兩位位於殷商舊地的兄弟管叔和蔡叔聯合殷商王室的武庚發動叛亂,後被周公平定,史稱「周公東征」。

叛亂平定後,周公吸取經驗教訓,在承認原有部族和諸侯自治的基礎上,採取了更主動的辦法,就是把一些王室宗親和功臣主動分封出去,給他們分一塊土地,建立自己的邦國,這就是封建制度。

「封建」的儀式是非常隆重的。首先是「授土」,明確分封國家的疆域大小和地點。

接著要「授民」,民分三類,擔任官職的人,有一整套職能班子;其次是殷民舊族,這也是出於分割的目的;第三就是土地上原有的人民。

再接著要「授物」。就是周王賜予具有象徵性的物品,如車馬、服飾、禮器等,有著嚴格的規定。

最後一項,是「授命」,大致內容就是對分封的諸侯進行執政指導,根據封國情況不同,分別制定不同的執政原則,類似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大致方針。

當時周王的子孫,幾乎都得到了分封,建立了郕、霍、衛、毛、聃、郜、雍、曹等數十上百的國家,還分封了跟隨武王伐紂的姜尚建立齊國,東征之時立下戰功的召公建立燕國,周公長子伯禽建立魯國等。

當然,舊有的諸侯又不傻,所以,新諸侯分封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充滿了爭鬥、殺伐和流血犧牲。

周王室通過分封新的諸侯,打破舊有格局,遏制原來殷商的勢力,同時,又能開拓新的疆域。

而且這些新諸侯都是自己人,關係親密,又要依仗周王室的支持,具有很強的向心力,周王室又依靠新諸侯加大自己的征服力度,建立起了新的統治秩序,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保證了周王室對天下的有效統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