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鄉村丨大理市灣橋鎮中莊村:民主法治示範村 助力建設「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雲南政法 發佈 2021-09-18T22:55:27+00:00

雲南省大理市灣橋鎮中莊村委會地處214國道線以東,大麗線橫穿境內,東鄰洱海,南鄰灣橋村,北至陽溪河南岸,與喜洲鎮接壤。

雲南省大理市灣橋鎮中莊村委會地處214國道線以東,大麗線橫穿境內,東鄰洱海,南鄰灣橋村,北至陽溪河南岸,與喜洲鎮接壤。中莊村委會下轄北莊、中莊、南莊、古生4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468戶,4929人。全村現有耕地面積3313畝,林地2623畝。轄區氣候溫和,雨量豐沛,適宜於多種農作物生長。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交通運輸、建築、商貿等為主。

中莊村委會黨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激發群眾參與積極性,同心同向推進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努力建設「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2020年,中莊村委會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法律服務覆蓋鄉村

中莊村委會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推動鄉村公共法律服務主體多元化、方式多樣化、內容精準化,努力滿足鄉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

建成中莊村委會公共法律服務站和古生村級公共法律服務站、大理市人民法院古生村訴訟服務站,提供法律諮詢、法律顧問服務,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免費的綜合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暢通了法律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切實增強鄉村群眾法治獲得感。

雙語調解貼近群眾

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按照規範化調解室的要求,設立中莊村委會調解室和古生村調解室。由於中莊村委會95%以上的村民都是白族,日常通用語言為白族話,很多年紀大的老人聽不懂漢語,中莊調解委員會特意選配通曉民族語言和風俗習慣的民族調解員,提供漢語白語雙語調解服務,貼近鄉村民情,增強廣大民族群眾的認同感,拉近了法律和村民的距離。遇到較為複雜的調解案件,還邀請鎮上的法律顧問、喜洲法庭法官支持參與調解,不斷提升基層依法治理現代化水平,為實現率先突破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法治保障。

普法宣傳深入基層

充分利用各種媒介,突出重點人員,創新普法工作方式,切實提高普法實效。除了對村委班子成員、黨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等「關鍵少數」進行常態普法教育以外,為轄區各小學聘請了派出所民警為法制副校長,通過對學齡兒童普法進一步開展「小手牽大手」。

針對普通村民,主動走下去,積極組織各類「送法下鄉」,在活動中注重宣傳活動形式多樣化,加大民族政策法規的宣傳,貼近老百姓切身利益,真正把法律服務送到群眾身邊。通過各種普法宣傳引導農村幹部群眾自覺學法律、講義務、講責任,牢固樹立依法辦事的法治思維,不斷提高農村法治化水平,為建設美麗鄉村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激發村民內在活力

強化「美麗村莊是我家、保護建設靠大家」的觀念,讓村民唱主角、當主力,真正成為美麗鄉村建設者。一是引導村民自己管理。在4個自然村全面開展村民自治工作。根據自然村實際,在村民充分討論、修改完善的基礎上,由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了《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村規民約》等各項村莊管理制度,有效提升村級事務自我管理水平。二是引導村民自己建設。通過召開戶長會、村民大會,引導村民參與村莊規劃編制、項目選址和項目建設等,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三是引導村民自己監督。成立村莊保護建設管理促進會,由村內村民小組每組推薦1名熱心村務、熟悉村情、有責任心的村民共同組成促進會,負責監督村內環境衛生、建築風格、建築秩序和協助處理村內其他各項日常管理事務。

「八五」普法規劃實施期間,中莊村將繼續大力推進鄉村依法治理現代化建設,發揮村民自治的主體作用,激發出黨員幹部、村民群眾的內生動力。把平安建設與法治建設有機結合,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提高法治化水平,健全社會矛盾排查化解機制,努力構建平安中莊、法治中莊,形成制度健全、鄉風文明、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白族村莊。

來源:雲南司法行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