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四川羅城古鎮掠影

作家天地 發佈 2020-01-10T16:33:18+00:00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作者簡介:姜秀麗,筆名:清雅,《悅讀天下:乾坤文叢II》《楓葉之聲》《畫都意象》等文叢主編,《滿江紅》《虞美人》《浪淘沙》《且行且吟》《雲中誰寄錦書來》《常青藤》《錦書流年》《墨海書韻》《流年絮語》《歲月流韻》等詩文合集執行主編,《中國草根》《沃土》雜誌編委。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作者簡介:姜秀麗,筆名:清雅,《悅讀天下:乾坤文叢II》《楓葉之聲》《畫都意象》等文叢主編,《滿江紅》《虞美人》《浪淘沙》《且行且吟》《雲中誰寄錦書來》《常青藤》《錦書流年》《墨海書韻》《流年絮語》《歲月流韻》等詩文合集執行主編,《中國草根》《沃土》雜誌編委。曾先後擔任睿致傳媒主編、悅讀天下全媒體策劃中心主編兼總編助理、大型文學網《悅讀天下文學》網站站長、《悅讀》雜誌副總編輯。2012年11月接受過「團中央分類引導青年工作活動案例《身影》訪談欄目的採訪。文學作品散見於《山東文學》《博愛》《京民文苑》《齊魯英才》《威寧詩刊》《青島財經日報》《煙臺日報》《煙臺晚報》《民族日報》《攀枝花日報》等報刊雜誌。2010年出版個人作品集《心在水雲間》,策劃主編圖書出版50多部。

四川羅城古鎮掠影


時隔兩年我再次踏進這座古鎮,依然是心潮澎湃,步入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撲面而來。依舊來到深幽的船型古街,時光仿佛在此停滯不前了,一種思古情緒油然而生。2016年我曾懷著無比好奇的心情走四川進羅城古鎮,近距離地感受了一把「船形街」的魅力,也近距離地感受了川南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風貌。我知道每個古鎮都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有它自己特有的故事,羅城古鎮自然也不例外,它是以古鎮主街涼廳街形似一隻大船,被當地人稱為「船形街」而聞名。如今站在這古鎮街道上的我再次被那濃郁的人文風貌和市井味道所吸引。這次我不再專注羅城古鎮船型街的來歷,不再專注於那些傳說與故事,我踱步徜徉在這古鎮悠閒慢節奏的古樸生活才是我認為最生動的風景。

船型街據今近400年歷史,至今不僅仍保留著舊時的青石板路面和明清時代的建築,走在這條享譽中外的老街上,街道兩旁的店招牌依然像那武俠片一樣旌旗仍然招展,挺獨特也別有風味的。整條街上,兩側的長廊茶樓很多,均為木結構的舊瓦屋,臨街一面的屋檐用舊圓木作支撐高挑出來幾米,顯得非常寬大,屋檐還很高大,坐滿了當地的居民,喝茶聊天打牌,盡顯遲暮卻有著優雅之美的老街上的老人居多,光線透過亮瓦投射下來,照亮了老人們的笑臉,輕輕的牌聲,淡淡的茶香,悠悠的煙霧,慢慢的時光-------古鎮的休閒方式在這條古老的長街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聽兒媳婦說古鎮人偏愛聚集到茶館喝茶聊天打牌,是他們幾百年日復一日的生活習性,只要有空閒就會到古鎮的茶館坐坐,湊湊熱鬧。一杯熱茶,一桌牌,一段龍門陣,往往一天就這麼過去了,而親情、鄉情、友情也融化在這濃郁的茶香中。古鎮的閒逸生活完全是原生態,在這裡,沒有誰會大發感慨地和你談人生、談理想;也沒有誰會無端大發小資情調。這兒的人們祖祖輩輩都是這樣——與世無爭,平靜地生活著,古鎮就這樣隨著時光天天流淌趣味無盡的小城故事。

來到羅城古鎮,就不能不去嘗嘗具有當地特色的小吃了,走了一圈,發現這裡賣的最多的就是「豆花」了,於是親家帶我來到一家小吃店坐了下來,因為屬於四川特有的地方小吃,於是我便轉悠看老闆操作,只見老闆娘先抓了一把紅薯粉和豌豆尖放在鍋里燙了起來.. 然後將紅薯粉和豌豆尖撈起放在一個大碗裡,再舀出白生生的鮮嫩豆腐腦放在面上... 再加上醬油醋辣椒花椒等佐料,當然還有一勺燒好的肉咯,最後再撒上花生和蔥花,一碗香噴噴的肉粒豆腐腦就可以吃了。看著面前的這一碗誘人的食物,我忍不住拍照,老闆娘見我拍照便和我親家拉起呱,當聽親家說我是寫文章的人時,她第二碗做得更加用心,做好後端到我面前說讓你給我拍這一碗,看來老闆娘不忘抓住任何一個可以宣傳他美食的機會。

說到四川小吃,我最難忘的還有四川涼糕,涼糕是四川的一道傳統特色小吃,香甜沙軟,清爽可口,那是和四川冰粉齊名的特色小吃,涼糕是用糯米所做的,四四方方的糯米塊,在涼水中封存,待拿出時已經是透徹里外的冰涼。涼糕入口並不會融化,而是由糯米塊漸漸消弭成粉末,有粘土的之感,勾連唇齒,非常清甜。一口咬下去,柔軟的糯米皮肉綿軟滑膩,就著紅糖,愣愣生出一股濃厚的甜,咽下也久久無法散去。吃涼糕,聞著是水香,吃著是糖香,回味的是米香,這等複雜的滋味,怕是只有涼糕才能帶來了吧。炎炎夏日,來一份然清甜解暑的涼糕,一下就能讓你擺脫炎熱,香甜絲滑的糖漿,混合軟糯的口感,熱量還不高。夏天四川特色小吃「涼糕」,一吃就是幾大碗,比雪糕好吃,百吃不厭!


喜歡古鎮,自然少不了古鎮小巷,我問兒媳這裡有沒有那種幽深的青石板小巷,說心裡話,自從讀了戴望舒的《雨巷》後,作為北方人的我來說,很想體驗雙腳踏在那雨後幽深的南方青石板小巷,在我腦海中閃現的那個撐著油紙傘,像丁香一樣美麗的姑娘,就是緩步行走於這古鎮的小巷裡。輕輕的微熱的風帶著我前行,在兒媳的指引下我們一行輕輕走進古風高聳的牌樓,古鎮的小巷就在眼前。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在這古鎮小巷裡,任自己的腳步聲迴蕩在古老的石板路上,皮鞋跟敲響在水靈靈的石板路,似弾奏的古箏,悠揚的旋律此起彼伏,流了一條巷,看著走在我前面的兒媳背影纖細修長,像極了戴望舒筆下的丁香姑娘。

小巷兩旁青磚墨瓦的古屋,木門繫著斑駁的木窗,牽著古巷的連體和悠長,就像清澈的流水悠悠流淌。就像敞開的深不可測的大門,歡迎我這個遠道而來的遊客。濕漉漉的石板路,是小巷流淌著的乾淨、古樸、寧靜而有詩意的靈魂。不用指指點點,我在空氣中聞到了唐宋明清的古韻和氣息。紅燈籠和旗幟高掛的客棧,演繹了悠長的商貿歷史,每一個招牌,都在講述一個古代的故事。這一刻,走在石板路上,我儘量將腳步放緩、放輕。「宅弄深處,曲徑通幽,不知深幾許,行至盡頭,豁然開朗,別有新洞天」,這詩對古鎮弄堂是具象的描述,更是一種意象境界的表述。這種境界對生活在弄堂內的人來說就是他們最普通的生存空間,此刻真想把自己融人古鎮,去感知古鎮那千年不息的氣息。

漫步於古鎮街頭,我已深陷歷史的回眸中。體驗著古鎮人悠然自得、休閒舒適的生活;品嘗著古鎮誘人的小吃;呼吸著古鎮上空溫馨的空氣;感受著古鎮人與人之間溫暖的情感,我靜了心神,仿佛我來到此地只為看一場從歷史的長廊中沉澱下來的悠閒而美麗的風景畫。

該打道回府了,我再次回望羅城古鎮,感覺它就像猶一位古韻雅致的絕色佳人站立在那,眺望遠方,若有所思若有所想,柔情似水又堅定剛強。四百多年的風吹雨打,它風采依舊,韶華猶存,再讓我多看一眼,再次感受一下羅城古鎮那悠遠凝重的無盡神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