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泰勒患病離世:8次結婚,男人無數,為何她還是不幸福?

男神女神深度八卦 發佈 2021-09-18T22:40:01+00:00

2010年3月,她又一次病危。她坐在輪椅上,頭已經不能動了,只有肩部提醒她還活著。她說:「我一生愛過7個男人,有過8次婚姻。上帝給了我美貌、聲名、成功和財富,還有一些珠寶,所以沒有給我幸福。」


2010年3月,她又一次病危。


醫生給她的心臟判了死刑。


她聽完,無所謂地一笑。


她坐在輪椅上,頭已經不能動了,只有肩部提醒她還活著。


親人朋友們都在勸她住院,積極治療。


她倦了。


笑著說:「我已經活夠了。」


這一年,她78歲。


是時候該清算自己的人生了。


她說:


「我一生愛過7個男人,有過8次婚姻。上帝給了我美貌、聲名、成功和財富,還有一些珠寶,所以沒有給我幸福。」


一年後,她帶著這樣的遺憾,告別了繁華的人間,和人間種種羈絆。


全世界都在為她默哀。



她就是這個「世界頭號美人」;

「好萊塢的常青樹」;

永遠的、最美的埃及豔后——


伊莉莎白·泰勒。



7歲那年,泰勒跟隨父母搬來洛杉磯,進了專業表演學校。


這一切自然是有預謀的。


母親要泰勒代替她,去實現自己的演員夢。



泰勒早早就輾轉在各種試鏡現場。


她被母親要求,每次去試鏡,都要捧著一本基督教禱告書,顯得自己高貴有涵養。


還要穿上絲襪,讓自己看起來腿長盤正。


家裡買不起絲襪,母親就用防曬霜和眉筆,畫一條絲襪。


這麼費力包裝,泰勒的星途還是沒那麼平坦。


相比起同時期的童星,她沒有那麼幸運。


她不如秀蘭·鄧波兒、朱迪·嘉蘭她們,天真稚氣,靈動逼人。


她的眼睛狹長,眉毛濃密,唇形豐滿,還伴著顆美人痣。


關鍵是,她那雙紫羅蘭色的瞳孔,太容易誘人意亂情迷。


這一切,放在一個孩子身上,不合時宜。


米高梅的某位製片人就曾諷刺:「泰勒有一雙老氣橫秋的眼睛。」


環球公司也曾解僱泰勒,原因是她太老成了。


此時還不是她最好的年華。


但上天是無法阻卻一個目標明確、不遺餘力的孩子的。


9歲時,她拍攝了《每分鐘出生一個孩子》。


11歲,出演《靈犬萊西》。


到了12歲,《玉女神駒》終於讓她在全美名聲大噪。



泰勒是早熟的。不光是在長相上早熟。


母親要她學習化妝,還總愛把她往成熟里打扮。


14歲時,有一次參加聚會,泰勒穿著一身白色泳衣出場。


明明是個豆蔻少女,卻擺出各種性感的姿勢。


母親興奮地叫上記者,給泰勒拍了上千張寫真。還邀請相熟的專欄作家,寫報導宣傳泰勒的性感、天生麗質。


泰勒像一顆生長在地縫中的草,才剛探出個小頭,就被人迫切地用蠻力拔高。


她曾說:「9歲以後,我就沒有了童年,只剩下工作。」


母親掌控她,為了自己的明星夢。


經紀公司安撫她,為了賺取她的商業價值。


他們給泰勒送跑車,漲片酬,籌辦豪華的生日派對。


但這些,都無濟於事。泰勒既不願學開車,又對金錢沒什麼概念。


後來,他們敏銳地察覺到了泰勒真正的需求。


愛情。



他們開始給泰勒介紹男伴。


第一個到來的男孩,是足球運動員格林。


在父母的安排下,他們在西點軍校初次見面。


他是校內有名的足球隊長,走在學校里,無人不知。



有一次,格林帶著泰勒去打比賽。


那天,泰勒坐在觀眾席上,格林異常興奮,他的100碼帶球進攻破了記錄。


泰勒不懂球,但是看到全場為之沸騰,一些朦朧的符號,就在她的身體裡破土而出。


她懵懵懂懂,把這些符號,認定成了愛情。



16歲的泰勒想法很簡單,純潔的愛情,要搭配純潔的婚姻。


她對格林說:「等我到18歲,我們就結婚。」


後來格林去了戰場,折了玫瑰花寄回來。泰格守著玫瑰花,卻等不及諾言兌現。


她的每分每秒,都是昂貴的,都是急於變現的。


怎麼可能將兩年的大好青春,浪費在一個小士兵身上。


母親在這時,已經有了更好的人選——


希爾頓酒店的繼承人尼克。



此時,泰勒依然堅信,母親做的一切都是為她好。


她稀里糊塗地與格林分了手,又稀里糊塗地開始了與尼克的交往。


第一次見面,是《郎心似鐵》殺青的那天,尼克千方百計邀到了泰勒共進晚餐。


他看起來是個完美人選。


有恰到好處的幽默,還會適時地展現自己的財力。


一切過於完美,完美到讓泰勒有些忐忑不安。


但泰勒的父母是滿意的。


家庭聚餐時,父母問他是否抽菸喝酒。他極為巧妙地回答:「每樣都會一點。」


他很聰明,並且聰明得不外露。


看到泰勒在吃牛肉餡餅時,會把餡餅挑出來,只吃牛肉,他也故意照做。


泰勒驚喜地以為,他們有共同愛好,心門就此敞開。


18歲,為了能早點高中畢業結婚,泰勒還向學校申請,提早頒發畢業證書。


他們迫不及待,舉辦了一場盛大又奢華的婚禮。



尼克擁吻泰勒說:「你嫁給了我這麼一個天主教徒,意味著將永遠在一起。」


可事實並非如此。


他這個天主教徒,只是說說而已。


他很少去教堂,還把天主教的禱告書,跟色情雜誌、手槍一起,塞在床頭櫃。


很快泰勒發現,他所說的「每樣都會一點」的事,也遠遠不止會一點。


賭博、酗酒、吸毒、出軌,他每一樣都沒落下。


喝醉了,他就動手打泰勒。


泰勒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卻不敢告訴母親。她知道,母親為了榮華富貴,一定會勸她忍讓。


有一次,尼克又喝醉,踢了她的肚子。


泰勒不知道當時已經懷孕,他們的孩子就這樣流產了。


4個月後,泰勒承受不住折磨,暴瘦12磅。


在乘坐遊輪去法國度假的途中,尼克扔下泰勒不管,獨自去了加利福尼亞。


泰勒失聲痛哭,打電話求助經紀公司,接她回家。


又過了3個月,一天半夜,泰勒突然從家裡逃了出來。


那天晚上發生了什麼,她始終沒說。她只告訴媒體:「我不能讓尼克要了我的命。」


事態之嚴重,公司也不得不發聲明:「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保護泰勒。」


這段婚姻就這樣,只維持了短短9個月。


後來她回憶起來,這樣評價這段婚姻:「是由於我對婚姻的過於迫切,導致我忽略了其中的某些可能性。」



泰勒是個不缺勇氣的女孩,很快開始了下一段感情。


她的目標開始明確:


一是不能讓母親左右她的婚姻。

二是不能找像尼克這樣虛偽的花花大少。


後來她找的兩任丈夫,都絲毫沒有尼克的影子。


她是在被外派到英國拍戲時,認識了第二任丈夫麥可·威爾汀。



威爾汀是個英國紳士,比泰勒整整大20歲,可以給她父親般的關愛。


同為演員,他在演藝圈的地位比不上泰勒,收入也比不上泰勒。


而且他沒有任何不良嗜好。


這一切,都完美規避了泰勒曾經吃過的虧。


唯一有個問題,威爾汀太不思進取了。


她想盡辦法,讓米高梅答應簽下他,還給他介紹不少影視資源。


可是威爾汀自己不爭氣。


他有輕微的癲癇,不夠自信,害怕面對外界的非議。


他已經十幾年沒拍過戲了,越不拍,就越膽怯。


與此同時,泰勒的事業發展如日中天。


兩人漸漸拉開的差距,使泰勒感到苦悶。


她的苦悶很快被人發現。


那是在一次聚會上,有一個男人邀請泰勒和威爾汀一起,為他的新電影提意見。


他就是《環遊地球八十天》的導演,麥克·托德。



聚會到後半段,有人提出要賭博。


托德和威爾汀對上了,威爾汀輸得一敗塗地。


在最後關頭,托德卻佯裝摔倒,一把推翻賭局。


一切作罷。


在眾人譁然中,他的眼睛一直盯著泰勒。


那意思很明確,是在為他們這對貌合神離的夫妻免單。


同時也在問泰勒:「我可以讓你重拾快樂嗎?」


泰勒是聰明的女子,當即被他吸引。


托德才華橫溢,且野心勃勃。


他要做所有人都沒做過的嘗試,要引進電影新技術,去完成他的《環遊地球八十天》。


他對事業的追求,正是最打動泰勒的品質。


泰勒隨即對威爾汀說:「我們都努力過,我們都知道,我們之間再也沒有了當初的激情。」


威爾汀也察覺到了,托德是更適合她的人選。


1957年的1月,他們結束了五年的婚姻。


僅僅一個月後,泰勒就與托德舉行了婚禮。



這是她的第三段婚姻。


托德曾說:「我不想找女演員做妻子。」


可是遇上泰勒,他的原則都變了。


他們是最契合的伴侶。


事業上相互鼓勵,性格上相互補缺。


泰勒曾決定息影:「我要與托德結婚了。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比一個真正的家更重要。」


托德卻極力反對,勸說她接拍《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事實證明,他的眼光確實不錯。泰勒因此,被提名第31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托德自己的電影也大獲成功,不只票房大賣,還包攬奧斯卡多個獎項。


他在每次首映禮後,都會買珠寶送給泰勒。他要她分享他的喜悅。


他雖然也愛賭,但卻沒有因此和泰勒生出嫌隙。


他知道,泰勒只是需要有人愛她。


他們的每次小打小鬧,都以親吻和做愛為終結。


於是越吵,感情越好。


甚至有一次,托德還在樓下接受記者的採訪,泰勒突然在樓上大叫:「快點結束採訪,我現在要和你做愛。」



這一次,泰勒真的找到了愛情。


遺憾的是,這段甜蜜只維持了414天。


托德告別了她,在一場毫無徵兆的空難中。


1958年3月21日,他乘坐私人飛機去領獎。


泰勒因為肺炎,待在家休息。


一覺醒來,她接到了警察的電話。


托德的飛機,融進了墨西哥上空的雷電和暴雨中。


他們說,大火把一切都燒燼了,他們通過檢驗牙齒,才確認了托德的身份。


泰勒全身發抖,痛哭流涕。



托德的死,對泰勒是致命的打擊。


她去參加托德的葬禮,被影迷和記者圍得水泄不通。


人們像蝗蟲一樣,瘋狂地朝她襲來,對她大吼大叫,還要她在鏡頭前展現她的美貌。


在這時,泰勒感受到了鋪天蓋地的孤獨感。


原來,人們並不關心她的悲傷,人們只關心新聞本身。


她於是把自己封閉起來,對外界的聲音不管不顧。


她患上了抑鬱症。


在拍攝《熱鐵皮屋頂上的貓》時,她常常一個人發呆,坐在片場默默流淚。


朋友們都擔心她,不敢讓她獨處。


尤其是艾迪。


他是托德的好友、養子。


他每天給泰勒打電話,隔三差五去陪她。


後來有一天,朋友去泰勒家,發現泰勒在床上蹦來蹦去,像個孩子一樣。


旁邊趴著睡著的艾迪。


誰也不知道,泰勒是怎麼做到的,前一天哭得死去活來,後一天就異常振作。


泰勒自己說:「我得活下去,我需要快樂,我不能總是一個人過。」


她的恢復力驚人,確實是多虧了艾迪。


後來,她理所當然地,又把艾迪變成了自己的丈夫。



婚姻成了她的救濟糧。


正如托德所說,她需要很多很多的愛,去填補她的缺失。


只不過,她和艾迪的婚姻,讓他們倆都損失慘重。


艾迪當時已經結婚。


自然,泰勒的行為被世人詬病。


在艾迪發行唱片期間,泰勒被勒令,不得出現在媒體面前,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而艾迪,也因為這個醜聞,工作邀約驟減。


有一段時間,他們倆被好萊塢列入了黑名單。曾經的好友都在背地裡,罵他們不是好東西。


泰勒卻覺得自己沒錯,她向媒體吶喊:「那我該怎麼辦,一個人睡嗎?」


她認為,她對待婚姻,比好萊塢的絕大多數人都忠誠。


她說:「我只和與我結婚的男人上床,有多少女人敢這麼說?」


她不管不顧,朝著一個自認為對的方向,尋求著她所認為的真愛。




只不過,在黑暗中出現的光,註定會在她走出黑暗後,消失殆盡。


她與艾迪的愛,就是這樣漸漸消失的。


1964年3月,與艾迪離婚不到10天,泰勒又結婚了。


這一次的丈夫,是在《埃及豔后》中,跟她演對手戲的理察·伯頓。



泰勒曾說,這一生,她最愛的只有兩個人,一是托德,二是伯頓。


他們互生好感時,都各有家室。


原本以為,這又是一樁醜聞。


可這次不一樣。


1964年,伯頓在《王子復仇記》中的表演,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時間,讚美聲蓋過了謾罵。


於是,他們悟出了一個道理:成功,才是最好的除臭劑。


此時,泰勒因為開價100萬接拍《埃及豔后》,成了片酬最貴的女演員。


伯頓受到鼓舞,發誓要成為片酬最貴的男演員,這樣才能配得上泰勒。


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隱性的、良性的攀比。


伯頓每次賺了錢,都把大部分的積蓄用來買珠寶,送給泰勒。


泰勒也為了伯頓,把國籍改成了英國。


他們的婚姻持續了十年,期間合作了12部電影,一直霸占著螢屏。


他們沒倦,但是觀眾倦了。


到泰勒40歲這年,觀眾已經不買帳了。再加上新生代演員的夾擊,他們走向了事業低谷。


伯頓一蹶不振,迷上了酒精。


一開始,泰勒還會盯著他戒酒。


伯頓給服務員小費,讓人把檸檬水換成酒。


泰勒發現後,嚴厲呵斥:「我告訴過你們,別讓他喝酒,這會害死他。」


這話對於伯頓而言,是一種曙光,一種逼迫他振奮的曙光。


可是到後來,泰勒自己都喊累了。


她拿起酒杯,要比伯頓醉得更深。



時代要淘汰他們,他們又都心有不甘。


誰也救贖不了誰。


1974年6月,他們第一次離婚。


14個月後,他們嘗試過復婚。


但是,兩個個性同樣要強的人,捆在一起,是無盡的失敗和折磨。


伯頓說:「我們的愛太過強烈,以至於把對方灼得體無完膚。」


「我點燃了烈火,又將它撲滅。為此,我受到了上帝永久的懲罰。」


泰勒知道,他們依然相愛,卻無法再擁有彼此。



婚姻對於泰勒而言,究竟是什麼?


她說:「婚姻是所好學校。」


可是,經歷了這麼多次,她依然沒有順利畢業。


伯頓之後,她又有過兩次不痛不癢的婚姻。


一個是參議員約翰·華納,一個是貨車司機拉里·福藤斯基。


儘管他們都無法給她刻骨銘心般的體會。


她還是深陷婚姻的泥潭中,無法自拔。



從18歲到60歲,她愛過7個男人,結過8次婚。


她說,她的一生,像過了四個人生一樣冗長。


從一開始的懵懂無知、受人左右,到最後的劍走偏鋒、不管不顧。


誠如她自己所言:「我擁有一個女人的身體,和一個孩童的靈魂。」


過早地長大,過早地名利雙收,卻沒有時間成長。


沒人教她平和地相愛。


也沒人教她如何應對關係危機。


她在婚姻中跌跌撞撞,用自己的方式,轟轟烈烈地去愛人,不得要領,成了宿命般的印記。


英國《每日電訊報》曾這樣評價泰勒:「除了英國女王,幾乎沒有一個女人,能像泰勒這樣,擁有傳奇的一生。」


其實,這個傳奇的女人,只想要平凡的幸福罷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