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的霸主之爭:回顧帆船時代的傳奇海洋爭霸戰

青年共讀會 發佈 2020-01-13T14:58:04+00:00

部分是由於一旦進入灰濛濛、波濤洶湧的大海,完全失去地標以後,早期的海軍官兵們就很難準確地知道自己的位置了。


傳統上,早期所有海軍的活動都在看得見陸地或距離陸地很近的地方進行。部分是由於一旦進入灰濛濛、波濤洶湧的大海,完全失去地標以後,早期的海軍官兵們就很難準確地知道自己的位置了。

但隨著確定緯度,更重要的是確定經度的技術的進步,船長們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自己的位置了。然後,他們也能判斷敵人在公海上的位置了,於是可以去那裡對付他們。一旦打起來,"制海權"這個說法就開始化為現實:以前,作戰的海軍號稱有制海權,其實控制的不過是他們活動的那一片近海水域;有了經度確定技術以後,他們就可以把這種控制延伸到深海區。

制海權在商貿新時代中漸漸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帝國野心的核心奧義就是,比起控制陸地,控制海洋要重要得多。

無論是誰,只要控制了大西洋——控制了這些日益顯現的大洋海道——就將享有巨大的商業優勢。

歐洲國家聚集在大西洋東海岸。隨著時間的推移,美洲的勢力也在西岸崛起——為誰掌握海上的絕對霸權爭論不休。通常,這種爭論要用常識來解決。但時不時也會發展成戰鬥——而且這種戰鬥不需要在外國的土地上排兵布陣來打,只需要兩邊海軍在兩不相干的無邊大海上交鋒就行。

「1639年9月18日行動」

為了進行這些戰鬥,需要一套新的戰術,併合理又有效地運用新型奪命技術——艦炮射擊。

第一次這樣的交鋒是以發生的日期命名的——1639年9月18日行動,發生在英吉利海峽,交戰雙方是荷蘭和西班牙的海軍。

在此之前,所有的海戰都是亂打一氣,只是些水花四濺的群架,帆船笨拙地左拐右轉,在劇烈的混戰中相互碰撞,在船頭架槍相互開火,常常會誤傷自己人。濃煙之中,大家難分敵我,於是以旗為號,並由船長估摸著挑選時機在一片喧囂中奮力拚殺。

但在1639年的這場戰役中,荷蘭指揮官決定採用一個簡單的辦法,把自己所有的船隻排成一列,並讓所有船都側對敵方艦隊——然後從舷側依次開火,將令人膽寒的炮火直接轟向射程以內的西班牙船隻。這種戰術當時被稱作"條列戰陣",直到維多利亞時代伊始的蒸汽動力船發明之前,一直是海軍作戰時的主要戰術。

由於在戰鬥中,需要越來越強的船隻在船列中間保持穩定——尤其是當對方也採取同樣的戰術,戰鬥變成兩列相對的船隻互相猛轟時——所以最好、最強大、裝備最精良的船隻就被稱為戰艦,由於當時的發音簡化習慣,而被簡稱為"戰艦"。

"光榮六一"戰役

英吉利海峽的這次戰鬥仍然發生在看得見陸地的地方。

第一次深海戰役要在一個半世紀後才會到來:就是1794年,人稱"光榮六一"的那次戰役。這次作戰也用了差不多的戰術,英國派出25艘戰船排成一列,法國海軍則有26艘。交戰地點距離海岸很遠,是在距離法國阿善特島以西約400英里的大西洋深海海域。

表面上看,是英國人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機智果敢的艦隊指揮官,時年68歲的理察·豪(Richard Howe)成了英雄。但實際上,法國海軍的目標是為一支美國運糧船隊提供安全通道,前去解救饑荒中的法國人——最終運糧船全部順利通過。

所以,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海上戰役的結果有些模稜兩可——英國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法國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不過,更重要的是,這次戰役預示了不到150年後的護送戰將會更為殘酷。

特拉法加海戰

在餘下的帆船時代,大西洋上還發生了很多值得載入史冊的戰役,有的體現了海軍對戰教科書式的優雅,有的預示著或觸發了國際政治棋盤上的局勢劇變,因而具有深遠的意義。伊莉莎白女王的皇家海軍在1588年擊潰了西班牙無敵艦隊,這次戰役意義重大,它確立了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以及老前輩西班牙帝國的縮小乃至衰落。

1805年,在堪稱經典的特拉法加一戰中,拿破崙海軍(還有更多的西班牙人)大敗,但這次戰役最大的記憶點是霍雷肖·納爾遜(Horatio Nelson)之死——他至今仍受到全體英國人和世界各國海軍官兵的高度尊敬。

經特拉法加一戰,英國人消除了法國海軍的威脅,享有了對大西洋的完全掌控,可以無所顧忌地在大西洋甚至更遠的海域施展自己的帝國權威與影響。

同所有的海戰一樣,這次戰役也沒有留下什麼紀念物——直布羅陀海峽以西約40英里處,這片兩平方英里左右的海域吞噬了所有的遇難者,27艘英國戰艦對陣法西聯合艦隊的33艘戰艦,2100桿槍對陣2500桿槍,17000名英國水手對陣30000名法國人和西班牙人,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只有滾滾海浪依舊。但納爾遜著名的旗語"英格蘭希望每個人都恪盡職守"(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Shall Do His Duty)仍然懸掛在朴茨茅斯干船塢里他的那艘旗艦上,他請求上帝給他"一次偉大而光榮的勝利"的著名禱文,至今仍被很多英國學童記誦。

此外,納爾遜將兩列平行而獨立的縱隊直接送入敵艦側壁,直插敵方心臟和下肢,而沒有航行到側邊以炮轟使其屈服,這種獨樹一幟的偉大戰術至今被視為海軍勇敢和無畏的典範;他被狙擊手僥倖擊中後,躺在甲板上,最終在醫生和心腹軍官的懷中流血而死,去世前還一直警告艦隊速速躲避即將到來的風暴。他的臨終遺言是:我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職責。這句話也深深烙印在英國公眾的腦海中。

▲納爾遜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海軍將領,他最偉大的一次勝利也是他的最後一次勝利,就是1805年10月在大西洋海域,西班牙海岸的特拉法加角附近擊敗了法西聯合艦隊。

所謂的"不列顛治世"(Pax Britannica)本質上是在特拉法加孕育而生的,而且,由於大英帝國實際上是一個海洋帝國——依賴海軍保衛它,依賴群島維持它,依賴富饒的臨海地區供它食物和財富——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說,它是個大西洋帝國,所以,它的加冕之戰發生在距離西班牙海岸40英里,翻滾著層層波濤的灰色大海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關於這場偉大戰役的傳奇一直延續到今天。

天價國旗

這次戰役發生兩個世紀以後,在2009年10月的特拉法加日上,當年戰役中現存的最後一件紀念品,納爾遜最珍愛的攻擊艦之一,曾在HMS"斯巴達"號的旗杆上懸掛的英國國旗在倫敦拍出了38. 4萬英鎊的價格——為其估值的20倍(據新聞報導說是40倍)以上。或許這樣的天價標誌著人們對這艘在尼羅河戰役中從法國手中俘獲過來的皇家海軍軍艦的熱愛;或許這意味著對這場戰鬥本身的熱愛;或許你也可以懷疑這實際上是正式認同了擁有這面旗幟的家族的故事——擁有者是"斯巴達"號上那名膽識過人的上尉,37歲的蘇格蘭人詹姆斯·克勒凡(James Clephan)的後人。

這個出身低微、沒受過教育的年輕人本來是個紡織工人,卻被工業革命奪走了飯碗,而不得不加入商船隊,後來被強征加入皇家海軍,但之後在複雜而等級森嚴的軍隊系統中逐步晉升,最終成為一名軍官,顯然還非常能幹。那面巨大的旗幟有11英尺長、7英尺寬,是他的船員們手工縫製而成,作為送給他的禮物——據說是為了表達敬重和欽佩之情,獻給極少數從強徵兵升為軍官的人——據海軍的口頭傳說,30萬人里只有16個會享此榮譽。確實,克勒凡後來成了海軍指揮官,1851年帶著萬丈榮光離世。

英美的帆船海戰

在此之後的很多年裡,大西洋的舞台上還將發生很多偉大的帆船戰役。

在英國持續對戰拿破崙的同時,發生了一段插曲:英美之間也打起了曠日持久的困戰,即1812年戰爭,其中出現了很多令人難忘的海上交鋒。儘管整個美國海軍只有承擔封鎖任務的皇家海軍四分之一的兵力——22艘美艦對戰85艘英艦,但USS"憲法"號官兵的勇敢和優良的航海技術至今仍令人激動不已:"憲法"號不僅在科德角附近大敗裝配了38門大炮的護衛艦HMS"戰士"號,更一路往南追到巴西,迫使另一艘英國主力艦HMS"爪哇"號的船員棄船投降。第一場戰鬥不出半小時就利落地結束了,但第二場戰鬥卻持續了3小時,雙方你來我往的交火堅持了很長時間,給"憲法"號(它現在仍漂浮在波士頓海港中)贏得了現在的這個綽號:"老鐵殼"(Old Ironsides)。

但是很快,帆船時代結束了,它的榮耀、儀式和浪漫都走到了盡頭,取而代之的是粗蠻的煤炭、鋼鐵和蒸汽。

-

END

文:【英】西蒙·溫徹斯特 著

圖片:來源於《大西洋的故事》插圖,網絡圖片(侵刪)


延伸閱讀:

點擊「了解更多」,閱讀更多《大西洋的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