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報廢的礦泉水桶變成太陽眼鏡,這有助於提高塑料製品生產商們的聲譽嗎?

界面新聞 發佈 2020-01-11T13:36:55+00:00

記者| 莊鍵編輯 | 一年前,名為「消除塑料廢棄物聯盟」的組織在英國倫敦成立。全球超過30家知名企業成為了該組織的創始成員,科思創、巴斯夫、陶氏等多家化工業巨頭也出現在了這份名單上。

記者 | 莊鍵

編輯 |

一年前,名為「消除塑料廢棄物聯盟」(The 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的組織在英國倫敦成立。全球超過30家知名企業成為了該組織的創始成員,科思創、巴斯夫、陶氏等多家化工業巨頭也出現在了這份名單上。

創始成員們承諾,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超過10億美元,提高全球塑料廢棄物的管理水平。

為了顯示對「消除塑料廢棄物聯盟」的支持,德國化工公司科思創執行長施樂文曾參加聯盟組織的一場活動。活動的主題是前往萊茵河畔,清理包括塑料在內的各色垃圾。施樂文當日的戰果包括一隻舊的輪滑鞋、一個被廢棄的汽車輪胎和一個破碎的金屬瓶。

對於類似科思創這樣的化工公司而言,塑料廢棄物引發的環境問題正讓它們面對與日俱增的壓力。

如果這一全球範圍的挑戰得不到妥善處理,限制塑料使用的聲音將會越發強烈。它帶來的後果之一,是塑料製品生產商們的聲譽以及業績受到影響。

去年,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針對塑料產品的重磅禁令。到2021年,歐盟成員國內將禁止使用包括塑料餐具、塑料制棉簽、塑料吸管在內的十種一次性塑料製品。

施樂文此後曾公開呼籲,面對塑料廢棄物帶來的挑戰,最糟糕的選擇是用其他材料代替塑料,因為無論是金屬、木材、玻璃還是紙張,相比塑料都會耗費2.5-4倍的材料及資源,才能實現等量替代。

在他看來,人們應該做的,是更為合理地使用塑料這一材料,比如在塑料的回收環節作出更多努力,才是真正可持續的做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科思創在中國進行了一項全新的嘗試,目的是回收名為聚碳酸酯的工程塑料產品。

1953年,科思創的前身拜耳公司發明了聚碳酸酯。憑藉著堅固、輕質和透明等優點,這種工程塑料現已應用於各行各業,包括農夫山泉的水桶。

根據科思創在1月10日簽署的一項三方合作協議,農夫山泉將負責回收報廢的19升水桶,並將它們出售給另一合作方上海奧塞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奧塞爾)。

這種採用聚碳酸酯材料製作的19升塑料桶,平均使用壽命約2.5年。每年,農夫山泉約有100萬隻此類規格的水桶達到報廢標準。

作為聚碳酸酯回收企業,奧塞爾將把這些報廢水桶切碎、清洗,並將再生後的塑料粒子轉售給科思創。後者對其進一步加工,所製成的回收塑料將被用於生產太陽眼鏡、電腦以及印表機等產品。

根據三方制定的合作方案,農夫山泉在國內所產生的19升報廢水桶將實現全部回收。

農夫山泉董事會秘書周力稱,在此前的回收模式下,報廢后的水桶通常和其他塑料混合後再利用,導致這種食品級聚碳酸酯的價值沒有得到很好體現。新的回收模式更有針對性,可以更好地發揮報廢水桶的價值。

科思創稱,其客戶群體中,有相當部分認同可再生材料的環保屬性,願意以此作為自己產品的原材料。

對於科思創而言,這項合作模式也能解決其生產可再生塑料時的貨源問題。

科思創中國區總裁雷煥麗稱,此前回收再生塑料粒子時,因無法追溯產品來源,公司內部通常需要進行多項檢測,以確保這些原材料達到純度等標準,造成了時間等各項成本的浪費。

如果上述合作模式在實踐中被證明可行,科思創還計劃與更多的飲用水生產商展開對接,推廣這項旨在消滅塑料垃圾的嘗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