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歷史上的「瀟洒哥」,王羲之參加「非誠勿擾」,抱得美人歸

李夫子說史 發佈 2020-01-12T06:25:50+00:00

可是當我們回過神來仔細去品味,才會發現,人家才是真正的大神,只是因為我們的高度不夠,自然看不穿也看不透,達不到人家的境界。

前幾年流行一句話,「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一個傳說!」感覺酷酷的,很有腔調。其實歷史上也有很多「哥」流傳了很多傳說,但今天李夫子要跟大家講的這幾位「哥」,在世俗的眼中,他們很任性、很洒脫,甚至很不羈。可是當我們回過神來仔細去品味,才會發現,人家才是真正的大神,只是因為我們的高度不夠,自然看不穿也看不透,達不到人家的境界。

王羲之的坦胸露腹

第一位哥就是王羲之。說到王羲之,大家如雷貫耳,被稱為「書聖」,可是關於他的品性、人格,實際上我們就知之甚少了。這裡就跟大夥來分享一個王羲之參加「非誠勿擾」的相親故事。事情是這個樣子的,東晉的重臣,大將軍「郗鑒」是一個女兒奴,特別稀罕自己的閨女,閨女的名字叫「郗璿」,長的可心疼人了,而且才思敏捷。老爹「郗鑒」為了女兒的終身大事也是操碎了心,一直嚴把質量關,堅決不讓渣男靠近自己的閨女。可是面試來、面試去,都是一些歪瓜裂棗,後來他突然想到同事「王導」是大家族,而且子侄一大堆,聽說各個也還都是文化人,就決定拜訪王導,希望兩家人能結個姻緣。

王導知道來意之後很高興,就說沒問題,到時候您安排人來面試挑選,選中哪個就是哪個。隨後雙方就約定了日期和面試的時間。這邊王導的子侄知道之後也很高興,因為他們都知道郗鑒的閨女可是絕世大美女,而且有這樣一個老丈人,日後應該有不錯的照應,所以個個都很重視,要把自己最男人的一面展現出來,終於到了約定的時間,郗鑒安排自己的管家進行初面。王導的子侄20多個人,個個都是躍躍欲試,表現積極,郗鑒家的大管家也不住的點頭,果然是名不虛傳,都是青年才俊。可是在角落的東床上,有一個人畫風突變,引起了大管家的關注,因為別人都是穿戴整齊,正襟危坐,這個小伙子坦腹仰臥,絲毫不注意個人形象,難道他走錯屋打醬油來的嗎?當然不是!這個小伙子,就是王羲之,他當然也知道他是來參加面試的,他也本想好好的捯飭自己。

可是他在來的時候,突然看到了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的一幅書畫作品,內心激動不已,一直在膜拜,一直在研究。因為當時大熱天等趕到面試地點的時候,那是汗流浹背,於是就扯開了衣裳,扇著蒲扇,沉思著想的這幅作品,因為心思都用在了書畫的研究上,太走心了,所以周圍發生的一切都沒有引起他的注意。大管家回到家之後,就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都給郗鑒做了匯報,郗鑒聽後,先是驚訝,後是大喜,然後就說坦腹仰臥的兄弟如此與眾不同,必有過人之處。很快郗鑒就對王羲之組織了第二場單獨面試,面試的結果更讓郗鑒高興。王羲之才貌雙全,溫文爾雅,於是當場下聘書,認定王羲之就是自己的賢婿。自此「東床快婿」的故事就這麼流傳了下來。

王徽之的隨性為之

古話講「有其父必有其子」,王羲之是這個樣子的,王徽之也是這樣,他是王羲之第5個兒子,他跟他爹特別像,生性洒脫,也特崇尚當時的名士節氣,就是不修邊幅、鬍子拉碴。如此看來, 那時候就流行那種「大叔范」了。關於王徽之有這麼一個故事。王徽之當時住在山陰縣,也就是今天浙江省的紹興縣,一天晚上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他從睡眠中突然驚醒,就讓僕人打開窗戶斟上酒,自斟自飲,欣賞雪景。突然好像是觸景生情,想到了好朋友戴逵,戴逵是當時的名士,著名的美術家、雕塑家,可是戴逵當時住在紹興曹娥江上游的一個縣城,但是他是行動派,說走就走,於是簡單收拾東西就連夜乘船跟著僕人一同前往,要探望故人。

經過這一晚上的折騰,終於可算是到了。可是就在快到人家戴逵家門口的時候,他卻非常任性的對僕人說了一句:「回家」。僕人心裡無數驚嘆號,王徽之看僕人很驚訝,就對僕人說:「我探望他是趁著興致前往,但是現在興致全無,所以就返回了。我為什麼一定要進他的家門?」說來也對,但是僕人內心可能是無數的吐槽啊。

羊曼的魏晉風骨

再講講第3位哥「羊曼」。羊曼出生在魏晉名門望族,他是西晉開國元勛「羊祜」的侄孫,後來他跟著晉元帝重建了東晉的朝廷。羊曼很有才,卻有點生性狂放不羈,經常也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一個人。古代跟現代很多都是一樣的,比如說升遷了都要請大家吃飯,大家來慶賀。羊曼當時升任首都市長,也宴請大家,可是他請客吃飯,有一個特點就是沒規矩是最大的規矩,什麼意思呢?就是先來後到,來的早的坐上,坐來的晚的就只能將就著坐,羊曼可不管你是什麼官,官位再大,宴席的座位都是按先來後到安排的。再說吃的,來早的就是美食大餐,如果來晚了,對不起,將就對付幾口。廚房不好意思下班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同是羊氏家族的「羊固」,他也升遷了,但是他宴請大家顯得就很土豪,大擺宴席的時候,無論來的早晚都是客上賓,美食美酒管飽管夠,可以說是五星級酒店的接待標準。可是各位,如果按照現在的社會評價體系,羊曼這種招待客人肯定會落下一個小氣摳門的名聲。評價羊固肯定都是周到、細緻、賓至如歸、5星好評。但是,你知道東晉時期上流的社會評價是什麼樣子的嗎?按照魏晉風流的標準,羊固的大餐是不及羊曼的剩飯殘羹。為什麼呢?原因就是羊曼的請客之道是率真的、真性情的、不迎合的。所以他的宴請情感是非常真摯的。相比之下,羊固的請客之道雖然很用心、很周到,但是卻缺少了人的自然和真性情。所以他的宴請情感在魏晉風流名士眼裡就顯得很世俗。

李夫子說瀟洒

各位,這樣的評判標準,如果脫離了社會環境,我們真的是不懂,估計羊固他也不懂,雖然他生活在魏晉,但是他沒有魏晉風骨,所以心裡可能還在想「這幫人太不識抬舉了吧?太難伺候了」。周星馳電影台詞中說「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上面三位瀟洒哥一定很認同這句話,我的世界只有一條街,我就是這條街上最靚的仔,不接受反駁,也不需要你們承認,因為你們不懂我。能活出這樣的瀟洒,也挺讓我們羨慕的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