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塔山之戰:抗戰結束後,我國和蒙古國唯一的一場戰爭

醉卧美人膝2020 發佈 2020-01-12T04:58:58+00:00

北塔山,這是位於新疆地區東北部的一座山峰,它的位置大概在阿爾泰山和準噶爾盆地之間。這座山峰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80公里,寬約25到50公里,面積為2400平方公里,最高峰高約3300米。

北塔山,這是位於新疆地區東北部的一座山峰,它的位置大概在阿爾泰山和準噶爾盆地之間。這座山峰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80公里,寬約25到50公里,面積為2400平方公里,最高峰高約3300米。這裡的周邊都是荒漠,山內地形複雜、溝谷縱橫、植被茂盛。此外,這座山峰是我國和蒙古國的分界嶺,在山峰的西部有道路通往蒙古國。目前,這裡已經被改造為一個牧場。



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我國少數民族的牧區,從清朝至今,北塔山始終歸屬於我國。建國後,我軍在這裡成立一個牧場,名叫新疆軍區八一牧場。目前,這個牧場已經更名為北塔山牧場,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管轄。這裡既是一個優良的牧場,又是一塊旅遊勝地。但是誰能想到,70多年以前,這裡曾經爆發過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戰,也是我國和蒙古國罕見的戰爭之一。

辛亥革命以後,外蒙古在沙俄政府的煽動下,突然於現在的烏蘭巴托宣布獨立。1912年春,他們開始派兵侵入我國的新疆地區。外蒙古軍隊先是攻占科布多,又在1913年開始攻襲新疆的阿爾泰地區。新疆駐軍雖然擊退了入侵者,但是無力收復失地,只能勉強維持現狀。此後,雙方展開過無數次規模不大的戰鬥,外蒙古在蘇聯的扶持下,肆無忌憚地侵吞新疆地區的許多疆土。



新疆駐軍一直堅決反擊入侵者,因此外蒙古並未取得大的成果。抗戰爆發後,蘇聯無暇東顧,外蒙古消停了許多。但是抗戰勝利後,蘇聯再次扶持外蒙古,準備繼續蠶食新疆地區的疆土。1947年,當時的新疆地區駐軍,最高指揮官是宋希濂中將,他的職務是新疆警備總司令。宋希濂將軍毅然派出騎5軍的一個騎兵連,在連長馬希珍等人的率領下,來到北塔山的最高峰駐紮。

馬連長上山以後,迅速用石頭和木材構建了極其堅固的陣地,隨時警惕外敵入侵。當年6月,外蒙古邊防軍突然派出兩位代表,身穿便服來到北塔山面見馬連長。這兩人表示,該地是蒙古國的領土,要求馬連長的部隊必須在48小時內離開北塔山。馬連長立刻拒絕了對方的無理要求,雙方因此展開激烈的爭論。最後,馬連長打電報向上級請示,到底堅守到底,還是選擇撤走。



等這封電報傳到新疆警備司令部,已經是幾天後的事情了。可以說,駐軍是大意的,他們低估了外蒙古的下限,完全沒有料到隨後可能發生的戰鬥。1947年6月5日凌晨,外蒙古突然派出一個營附有一個炮兵連,大概有500人,向北塔山最高峰附近的駐軍發動了進攻。外蒙軍一邊用猛烈的炮火不停地轟擊守軍的陣地,一邊派出5架塗有紅五星標誌的飛機轟炸和低空掃射守軍。

但是北塔山守軍毫不畏懼,用手榴彈和輕武器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外蒙軍的進攻。激戰到下午,終於打退了外蒙軍,但是外蒙軍的炮火一直持續到深夜。這一仗,北塔山守軍損失了15名官兵,外蒙軍則損失近40人。當晚,馬連長緊急聯繫騎5軍軍長馬呈祥報告了這一事件,並且指明蘇聯已經出動飛機直接參戰,請求派兵增援。6日上午,馬軍長很早就去面見宋希濂並請求增援。



經過研商以後,宋希濂派出一個騎兵團1500人上下,開往北塔山增援守軍。同時抽調一個汽車連加上駱駝隊,開往北塔山附近負責後勤保障工作。另外,宋希濂還嘉獎了守軍,同時發電給西北行轅和南京國防部,解釋和說明這一事件。6月7日,近400名外蒙軍在十餘架蘇聯戰機和20多門火炮的掩護下,再次攻上了北塔山。北塔山守軍百餘人在馬連長的指揮下,士氣始終高漲。

守軍多次擊退外蒙軍的進攻,同時,北塔山附近的少數民族武裝在頭人烏斯滿的指揮下,殺入了外蒙軍的陣地。烏斯滿單槍匹馬殺入了外蒙軍的重機槍陣地,砍死了兩名機槍射手,並奪取重機槍一挺。外蒙軍久攻不克,加緊了攻勢,曾經幾次突入守軍的陣地,但是立刻被打了出去。最後,宋希濂派出的一個騎兵團終於趕到戰場,國軍立刻發起了反攻,外蒙軍則節節敗退。



外蒙軍因為損失慘重,形勢也不利,很快撤退到北塔山北部的高山之中。這一戰,守軍損失了20多人和十幾匹戰馬,少數民族武裝的損失不詳。至於外蒙軍遺屍30多具,傷者數倍之。國軍繳獲不少武器,包括一門小炮、三挺機槍、二十多支步槍和兩把手槍,還有一部無線電台。至於少數民族武裝的繳獲,並未統計在內。這些戰鬥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卻很快震驚了整個世界。

國軍繳獲了外蒙軍的一些文件,包含參戰部隊的編制表和作戰計劃圖。經過翻譯得知,蘇聯人要求外蒙軍攻占北塔山,以配合新疆北部的武裝勢力南下。宋希濂立刻把這一文件還有蘇聯派出飛機助戰的情況,匯報給了南京國防部。國民政府因此在各大報紙和媒體上,多次發布言論譴責蘇聯和外蒙古的侵略行為。同時,外交部門向兩國政府提出嚴正抗議,並要求兩國政府道歉。



但是外蒙古方面,一直拒不承認自己的罪行,反而胡攪蠻纏,一直堅稱是中國軍隊侵入外蒙古境內。此時的蔣介石,他的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他既擔心蘇聯擴大事態,繼續扶持外蒙古和新疆北部的武裝勢力,把新疆從我國分裂出去,又有感於國民政府在內戰中損失慘重,無暇顧及新疆地區。最後,他只能命令駐紮在新疆地區的部隊,不斷去加強戰備,並隨時防範外敵的入侵。

在這個背景下,北塔山之戰很快再次爆發。6月9日,外蒙軍派人前來收容陣亡官兵的屍體,卻賴在守軍的陣地前不走,很快被守軍的炮火驅散。6月15日,外蒙軍的一個騎兵連在蘇聯坦克和裝甲車掩護下,和守軍對射一個小時,雙方均損失數人。6月17日,外蒙軍用火炮和坦克掃射守軍的陣地,結果被守軍擊退。6月20日,雙方對射幾十分鐘,外蒙軍沒占到便宜,無奈撤退。



6月26日,上千外蒙軍在20架蘇聯飛機的掩護下,再次攻向北塔山,戰鬥持續了半天,守軍損失50多人,殲敵80多人,終於擊退敵軍。6月27日,在蘇聯的60多門火炮掩護下,上千外蒙軍再次入侵,損失幾十人以後被迫撤退。7月3日,入侵者出動了飛機和火炮,投彈200多枚,發射炮彈1700多發,但是其步兵和騎兵並未衝上陣地,最後撤走。7月5日以後,戰事終於趨於平靜。

1948年,雙方前後進行了幾十次小規模的交戰,直到1948年9月,雙方才徹底停火。1949年,第一野戰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挺進甘肅河西走廊,主力集結於酒泉、玉門、安西、敦煌一線,威逼新疆。新疆新任警備總司令陶峙岳,目睹紅色洪流浩浩蕩蕩,無法阻擋,於是在當年9月率領7萬多官兵宣告起義。新疆從此和平解放,建國後我軍在北塔山建立了新疆軍區八一農場。



​北塔山之戰的參與者,後來是如何的結局?宋希濂,新疆警備總司令,後來擔任過兵團司令官和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最後在大渡河附近戰敗被俘;馬呈祥,騎5軍軍長,離開新疆並且去了台灣,擔任過澎湖防衛副司令;馬希珍,騎5軍的一個連長,北塔山守軍指揮官,戰後受到大力嘉獎,後續不詳;烏斯滿,少數民族武裝頭人,新疆和平解放後,起兵反抗新政府,失敗後被處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