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想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就要實現製造業升級,但條件不具備

無事說天下 發佈 2020-01-24T14:50:22+00:00

果然,2019年越南的經濟增長率又很高,達到了70.2%,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對於這樣的經濟數據,越南政府很驕傲,自信滿滿地認為,到2045年越南將成為高收入國家。

果然,2019年越南的經濟增長率又很高,達到了70.2%,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對於這樣的經濟數據,越南政府很驕傲,自信滿滿地認為,到2045年越南將成為高收入國家。

據越通社報導,2019年12月30日,越南召開政府與各地方視頻會議,越南總理阮春福表示,「經濟規模越大,就難以快速增長的觀點不是絕對的」、「越南中產階級正在擴大,預計到2025年將占總人口的25%」、「3996美元的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門檻就在眼前,越南要繼續保持GDP的高增長率,哪麼2045年越南將成為高收入國家」。據世界銀行2019年的標準,人均年收入在12375美元以上,則在高收入國家之列。

對如沙特等中東國家來說,每天坐等著賣石油和天然氣就能實現國家的富裕。當年薩達姆和卡扎菲就是因為賣石油,實現了國家富裕。但越南不是資源輸出型國家,增加老百姓收入靠的是製造業提供工作崗位。也就是說,到2045年,越南想成為高收入國家,除了要跨過中等收入陷井外,更重要的是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由一個低端製造業國家升級為高端製造業國家,宏偉目標才能實現。哪麼越南能夠實現製造業的升級嗎?越南任重而道遠!

由低端製造業向高端製造業升級,是成為製造強國的必由之路

世界上所有的製造業強國,都是從低端製造業做起,然後不斷注入科技因素,進而蛻變為高端製造業國家。現在世界上製造業強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中國、韓國等。這些國家無一不經歷過製造業升級問題。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由英國發起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誌,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然後,工業技術轉向了德國、美國、俄羅斯等。德國因為人英國學到製造業技術後,成為製造業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其生產的坦克、潛艇、單兵武器等都是世界最先進的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製造業得到長足發展,將落後產業轉移到了德日等國家,德日憑藉早年留下的底蘊,迅速成為製造業強國,出現了一大批科技製造業企業,如拜耳、松下、奔馳等等。然後,德日等國家再將落後產能轉移到了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不斷注入科技因素,最終成為了世界製造業強國,也出現了三星、台積電等科技巨頭企業。再後來,我們國家承接了低端製造業轉移,不斷發展科技,也出現了華為、阿里等科技巨頭企業。

現在到越南了,在低端製造業向東南亞和南亞轉移過程中,越南一枝獨秀,成為承接低端製造業轉移的典範。越南要升級為製造業強國,實現民眾財富的積累,成為高收入國家,必須不斷對本國的製造業注入科技因素,進而成為製造業強國,讓國民收入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越南現在面臨的形勢,不得不進行製造業升級

越南雖然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實行改革開放,但真正大批量承接低端製造業應該是從2010年中國淘汰落後產能開始,到現在也就10年時間。這10年里,越南製造業得以實現了快速發展,助推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在經濟實現快速發展過程中,越南出現了一些結構性問題,必須對製造業升級。

環境污染是越南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低端製造業有一個附帶的屬性,就是環境污染。美、德、日等國家現在環境變好,是因為將一些落後的產能轉移到別的國家。我們國家現在也面臨環境污染帶來的陣痛,為此在「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指導下,下大力氣進行環境整治,現在天變藍了,水變清了。越南現在的環境問題也很嚴重,越南《經濟時報》2018年3月12日報導,越南有1000萬公頃濕地遭受污染,約占濕地的75%。根據中國日報網11月26日的報導,近來空氣污染問題始終困擾著越南的大城市。為了遠離污染,人們開始購買可攜式氧氣罐,以便可以隨時隨地呼吸到新鮮空氣。

也就是說,越南現在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影響老百姓的生活了,再不進行環境整治,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都成問題。而環境整治,就必須關停污染非常嚴重的企業。如果讓企業自行升級,增加環保設備,將影響企業的利潤。與其等企業搬離,不如政府主動關停。企業的數量少了,就會影響老百姓的就業和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只能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代替。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越南加大了環保整治力度,但收效不大的原因,不敢太用力,用力過大會把企業趕跑。

越南的人工成本增高,也是給製造業發展帶來問題。低端製造業意味著附加值低,利潤低。隨著越南勞動力成本的越來越高,企業負擔越來越重。原來企業去越南,看中的是成本低,其中包括人工成本低。隨著大量企業進入,越南用工成本也在提高。越南勞動法令規定,進駐的企業必須制定梯形薪資,以政府公告最低薪資水準為基準,第一級距的薪資水準為最低薪資加7%,從第二級距起每多一個級距增加5%,以此類推。同時,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越南工會費用也要增加。

據越南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工資工人的平均月收入估計為690萬盾/月(約RMB 2024元/月),比上一季度增加近9.67萬盾,比去年同期增加105萬盾。其中,男性工人約為730萬越南盾/月、( 2142元/月)女性工人約650越南盾/月(約1907元/月)、城市勞動力為820萬越南盾/月(約2406元/月)、農村勞動力為600萬越南盾/月(1761元/月)。

從這一數據看,越南工人的工資,已經離我們國家的工人工資不遠了,而且越南的用工成本將會以每年15%左右增長,很快就會趕上我們。因為產業鏈的原因,越南吸引外資的條件遠不如我們,屆時越南會去了人工成本優勢,無法引進多的外資。因此,用工方面的成本增加,逼迫越南大力發展高附加值企業。

同時,越南國土面積的原因,容納不下更多的企業前去投資。越南的地形狹長,境內山地較多,能夠用做工業建設的人均耕地面積約1畝,總不能將所有耕地全用做工業吧?還要留下一部分土地用作農業生產。當工業用地達到極限的時候,就需要更多的引進高附加值企業,才能滿足工業用地需求。

有人會說了,越南和日本國土面積基本相當,日本不也成為製造業強國了嗎?其實國土面積問題也限制了日本製造業的發展,無奈之下日本只好將一些高端製造業轉到了國外。現在日本在海外的資產達到了10萬億美元,其中很多是因為別國投資進行產生的。越南的國土形狀還不如日本,去看看越南的地形圖,適合工業化生產的土地面積還不如日本多。

越南製造業升級任重路遠

經過多年的發展,越南人自己也厭煩了紡織品服裝、鞋類、電子產品、機器、汽車組裝、高科技工業等六個輔助工業產業,想大力發展本國的高附加值製造業。2019年1月,越南副總理武德詹簽發了一份代號「1851 / QD-TTg」的政府文件,規劃發展高科技企業。因此,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越南有意引進諸如航空航天零部件、高端電子製造、晶片等高質量製造業企業。

然而要實現製造業升級,對本土的製造業升級是基礎。越南現在面臨的是本土製造業不足的問題。據2018年時的統計,越南的汽車工業產品國產化率在5%至20%之間,電子產品的國產化率只到5%到10%,即便是鞋類這種最常見的輕工業品,越南的國產化率也只有30%,這一水平遠低於其他東協國家。

還有個例子能證明越南本土企業數量不足,據越南工貿部發布的信息,2019年前3月(第一季度),越南全國出口的商品總額約為585.1億美元,其中,約為414.6億美元為外資企業貢獻,占比為70.9%。內資出口資金額少,說明內資企業數量少,僅占所有企業總數的三成。

現在越南的本土製造業數量過少,首先失去了升級本土製造業檔次的基礎。而占大多數的外資企業,如果有能力升級成為高端製造業,估計返回本國了,不會留在越南。

具有較強的科技能力,是完成製造業升級的關鍵。綜觀美、英、德、法、日等製造業強國,無不有較強的科技實力。看一個國家科技實力主要有諾貝爾獎獲獎數量和在世界上申請的發明專利數量,英、美、法等國家的科學家就經常獲得諾貝爾獎是家常便飯。做為東方國家的日本,進入本世紀以來,幾乎每年都有一個諾貝爾獎。其中物理學8人、化學7人、生理和醫學4人。這些是自然科學方面的諾貝爾獎,對提高本國的科技實力幫助非常大。

我們國家雖然在自然科學方面獲得不多,僅有屠呦呦獲得過醫學方面的獎勵,但我們國家在世界上申請的發明專門數量卻是世界第一。根據wipo2019年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全球專利數量達到了253000個,相比2017年增長了3.9%,其中美國以56,142個專利數量位居全球第一,成為2018年申請專利最多的國家,中國以53345件排第二。日本、德國、韓國緊隨其後。wipo預計,未來兩年內中國或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因為科技發明的專利多,才能不斷對產品進行升級換代,才能讓產品和企業在世界保持競爭力。

反觀越南,不僅在自然科學方面沒人得過諾貝爾獎,更在專利數量上差很多。在2018年世界各國專利數量排名榜上,以22件排在世界第65位。缺少專利數量,企業便無法進行升級,提高競爭力的想當如空中樓閣。

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是完成製造業升級的重中之重。本國沒有專利,只能向國際上購買,買進後是不是就能轉化成產品呢?這也需要一 種能力。今天剛看到一則消息,據BBC報導,一家越南公司聲稱自己已成為僅次於華為和中興公司的第六大5G網絡設備巨頭。也就是說,這家軍工電信公司自己研發出了5G,將使用越南自己開發的技術推出商用5G。

然而市場卻對此持懷疑態度。即使這家電信公司真的研究出了5G技術的某一項,但在推方使用時將「即便Viettel能夠克服其它障礙,它也將不得不向高通(Qualcomm)、華為(Huawei)和愛立信(Ericsson)等公司支付專利費和特許權使用費,這將使它在財務上無法創建和銷售自己的基礎設施。」「越南軍用電信將不得不支付高昂的費用——技術規格和智慧財產權受到非常嚴格的控制。」

不僅要有錢購買專利,企業還要有能力用於生產,工業方面的工程師起到非常大作用,在這裡再看看越南工程師水平。越南真正發展教育應該是從1976年,美國人撤出越南開始的,滿打滿算也就是44年。2000年越南宣布已基本實現普及小學義務教育目標。2001年開始普及9年義務教育。2001-2002學年,越南全國在校大、中、小學學生約1860萬名。全國共有2.58萬所三級普通學校,179所高等院校。2001年高校在校學生91萬人,再去掉文科學生,越南培養出的工程師數量遠遠不夠。因此,對一些高端技術,越南就是買回來,也不見得有能力應用到工業生產中。

總結起來說,一個國家只有經過升級陣疼,製造業才能完成蛻變,成為世界經濟強國,讓老百姓的收入邁入已開發國家行列。而越南現在的條件,尚不具備完成蛻變的條件,只有經過不斷積累,條件成熟後才能完成製造業升級。也許,2045年成為高收入國家的目標時間有點短!(完)

歡迎閱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