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高考選科:莫管他人如何,做自己的學霸,才能取得最好分數

李老師升學規劃 發佈 2020-01-27T23:03:18+00:00

我是李老師,長期關注高考與教育相關內容,不一樣的觀點,源自李老師對高考政策的深刻領會與把握!本文章如有幫助,敬請關注、評論、轉發、收藏,謝謝您的信任和支持!】@李老師升學規劃本文的討論,以山東省6選3為例,其他省市的選科,因具體實施的條件不同,或者模式不同,李老師不做討論。

我是李老師,長期關注高考與教育相關內容,不一樣的觀點,源自李老師對高考政策的深刻領會與把握!本文章如有幫助,敬請關注、評論、轉發、收藏,謝謝您的信任和支持!】@李老師升學規劃

本文的討論,以山東省6選3為例,其他省市的選科,因具體實施的條件不同,或者模式不同,李老師不做討論。

近段時間以來,李老師赴山東部分中學調研,接受眾多家長網上諮詢。大多數的考生、老師和家長,都能夠正確理解新高考賦分的基本原理,在選科原則上,堅持興趣和高分相結合的原則,基本沒有大的問題。

但在選科的幾個誤區中,李老師總結了一個最大的誤區,就是選科的過程中,過多的考慮了別人怎麼選,別人怎麼說,而忽視了自己的實際情況。

選科的基本原理是根據名次占比分為8個等級,名次越好,等級越高,賦分越高,這是大家必須面對的基本道理。

山東省的6選3科目等級考試,根據考生的名次,將考生按照一定的名次百分比,分為8個等級,依次在100-91,90-81,......,30-21,八個區間內賦分,如下表:

舉例:比如某科目A,學生甲的卷面得分65,名次處於第3段,第三段的最高分70,最低分62,那麼甲同學的賦分X,X滿足等式:(80-X)/(X-71)=(70-65)/(65-62),解得X=74.3,四捨五入X=74,所以,甲同學A科目賦分為74分,賦分大於卷面分。

又如:某科目B,學生乙的卷面得分91分,名次處於第2段,

第2段的最高分為97,最低分為90,假設乙同學的賦分Y,Y滿足等式:(90-Y)/(Y-81)=(97-91)/(91-90),解得Y=82.3,四捨五入Y=82,所以,乙同學科目B的賦分為82分,賦分小於卷面分。

考生要得到比較高的賦分,就要通過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名次,進而提高自己的賦分等級。

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提升卷面分容易,提升名次難,因此,基於名次占比的賦分制下的選科,考生要提高選考科目的分數,很難。

明白了上述賦分制的原理,大家必須面對一個現實,一廂情願的認為,我只要好好學習,就能提高我的成績。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別忘了,在高考的備考中,沒有偷懶的兔子,烏龜再奮鬥,也攆不上奔跑的兔子。

因此,同樣都在努力的情況下,你選擇的起點,就基本上決定了你高考賦分的位置,選擇錯誤了,就輸在起跑線上了。

努力,提高不了名次,提高不了賦分,是不是努力無用了?不是!你的努力,是為了保持你的位置,你不努力,你就會被別人趕超,你就成了那個不努力的兔子了,趕超你的不是烏龜,是別的奔跑的兔子。

基於等級賦分制的原理,任何一科都有學霸,考生選科,應選擇自己6科中,能賦得最高分的科目,尋找自己的學霸科目,做自己的學霸。

不止是物理有學霸,政治歷史也有學霸,任何一科都有學霸存在,因為賦分是單科賦分的,不是組合賦分的,更不是總分賦分的。選擇了物化生的考生,不是物化生三科的原始分相加的賦分,而是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單獨賦分,三科的賦分,互不影響,這些考生的語數外的分數,更不會影響到他們的語數外的賦分。

舉個例子,比如某考生小A,他在非重點中學的6科排名如下,物理300名,占30%,化學450名,占45%,生物390名,占39%,政治400名,占40%,地理510名,占51%,歷史600名,占60%。該生在全市的名次及占比,都在該名次占比的情況下,都下降大約10個百分點。從名次占比來看,很顯然,物理名次是最好的,因此,在小A的六科中,賦分最高的是物理,物理應該是首選項。儘管不是重點,儘管自己總分不是學霸,但就自己的各科來說,物理是最好的,因此,物理就是自己的學霸科目。

要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相信自己的實力,不要看別人選了什麼,更不要聽別人議論什麼。

在實際的選科中,有一些學生或家長,總是會顧及別人的說法,比如史地政有藝術生墊底,再比如說物理科目高二會變難,又比如說政治歷史不好得分....如此等等,弄得自己難以最終定奪!

選科,是自己的事情,學習的難度,對不同的學生,有自身不同的傾向,有的學生喜歡背誦,有的學生喜歡思考,有的學生擅長動手,有的學生喜歡計算,有的學生喜歡文科類的,有的學生偏向於理科,如此等等,不一一列舉。

學習是自己在學,因此,要立足與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成績,就學習來說,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基本上能反映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優勢,因此,不要輕信別人的說法,而迷失了自我!要充分相信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