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武林中人,是如何習武和比武的?

北京紀事 發佈 2021-09-18T20:38:15+00:00

原標題:武術與禮俗世界:從老舍小說《斷魂槍》談起。《斷魂槍》,是極為罕見的作者懂武術,且真實描寫當時武術狀況的小說。

原標題:武術與禮俗世界:從老舍小說《斷魂槍》談起

《斷魂槍》,是極為罕見的作者懂武術,且真實描寫當時武術狀況的小說。筆者想以《斷魂槍》為引子,談談過去習武、比武的禮俗。

《斷魂槍》故事很簡單,總共只有三個人物:沙子龍、沙子龍徒弟王三勝和孫老者。主要只說了一件事——鏢師沙子龍改行開客棧,徒弟在賣藝時被一個孫老者給打敗了,孫老者跟著徒弟來找沙子龍比武並學武術,沙子龍不教;他晚上關起門來自己練,不傳。

沙子龍不保鏢,改行開客棧了——武林中人,似乎與我們有些不同

習武之人如沙子龍,生活上大多有點特殊。一般地,習武者不會從事重體力勞動,需要多少有點積蓄,有大量的時間,有健康的體魄,有寬敞的庭院,有刀槍架子等。開客棧,似乎也是武術家的「正式職業」之一。

武林中人,有自身的習慣。習武者之間絕不勾肩搭背、摟摟抱抱,見面過去一摟肩膀:「咱哥倆好!」這不會有的。這是為了防止條件反射般地動手,進而引起誤傷,也防止有仇家暗害。

武林中人,講忠義、勇武,更是仗義疏財。之間互相拜訪時,隆重的會讓眾弟子列隊迎接,或者派大弟子出門迎接,少不了要擺酒筵招待,管吃管住。如果來人需要,還會贈送川資路費。如沙子龍所說:「在我這兒住幾天,咱們各處逛逛,臨走,多少送點盤纏。」

武林中人,更為敬老。當著前輩做人做事,萬不可托大,即萬不可自大自傲。有道是拳怕少壯,歲月不饒人,世界上沒有百歲老劍客的絕世高手。年輕武師在力量、速度等方面,都比老武術家強。但發現前輩已不如自己時,也萬不可自我表現,一定要讓手,以示尊敬。

武林中人,極重禮儀,武林朋友之間做客社交,如果有失禮節,讓對方難看,那麼對方很快就會端茶送客,下次不邀請你了。這裡要詳細解釋:

現代練武的行禮,多是「左掌右拳」來行禮。一般是身體正直,雙腳靠攏,腳尖呈90度夾角,左手為掌,右手為拳,頂在一起放在胸前20-30厘米處來互相行禮。而傳統上,武林之中同樣適用抱拳作揖的禮節,這個禮節與普通人有一些不同,是左手握右手抱拳後,左手的拇指與右手拇指交叉,且按在右手拇指上。還有一種,是右手握拳,左手的拇指和小拇指按住右拳的正反兩個拳眼,而食指、中指、無名指都扣在右拳上。同樣,武林中也普遍實行注目禮、鞠躬禮,重大場合實行跪拜禮。

若是手持兵器行禮,則十分有內涵。持刀行禮是雙手呈抱拳行禮狀,由右手握刀,由左臂托著刀,刀刃衝上,刀背衝下,這樣來行禮。而持寶劍行禮,則是持行禮狀,右手握劍柄,將寶劍持於右臂之下。持棍、槍行禮,則是棍、槍豎直,雙手握住棍、槍下1/3處,端舉到胸前行禮。

武術還講究彼此之間傳遞兵器的方式。如果是遞刀,要將刀倒著衝下垂直,握住刀柄,刀刃衝著自己,將刀柄遞給對方。若是棍或槍,要把棍或槍豎直,槍頭衝上,雙手握住棍或槍下部的1/3處,呈持械行禮狀舉在胸前端給對方。刀、寶劍、棍還可以雙手傳遞。刀、寶劍是雙手將刀劍托平,右手托柄,左手託身,將刀刃衝著自己,恭敬地遞給對方,請對方演練。同樣,棍也可以雙手傳遞。這些是最基本的,個別門派或使用特殊打造的兵器,還會有本門派自己的禮儀習慣。

以上是禮節,其實暗含著防禦。習武要守「中線」,即人身體從頭到軀幹正中間這一條線上,都是不經打的地方,要隨時防守。行禮就已經守住了中線,對方如果不講禮,突然進攻,自己的雙手或兵器已經舉在胸前,便於防守自身,並立即變化招式,還其人之身。

武林並不宣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而是要先學武林中的禮節與修為,並且始終提倡「武德比殺人伎倆更重要」。武林中不對付(合不來)的人,首選的是不跟你玩,而不是找茬兒格鬥。這叫以武觀德。《斷魂槍》裡的沙子龍、孫老者雖然有比武切磋的關係,但他們在武德層面都沒的說。反觀沙子龍的徒弟王三勝,開始並不敬重孫老者,被孫老者打敗後還想讓師父替自己報仇,則有些小氣了。

沙子龍徒弟賣藝、被孫老者打敗——武術的演練和實戰,還要細說

《斷魂槍》中,沙子龍的徒弟王三勝,滿臉橫肉,看起來年輕力壯,有功夫,但卻被孫老者連續兩次打掉了手中槍。他實際上是半吊子,沒得真傳,能練不能打。而沙子龍曾是名震江湖的鏢師,但凡鏢師,都是得真能打的。

武術分練法、演法和打法。即練習時的武術、當眾表演的武術,和比武實戰的武術,都不是一回事。

習武者往往偏重練習和表演,學實戰的時候少。實戰需要練步法,即比武要會控制敵我之間的距離,進而擊中對方。俗話說,「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很多人學武一生,沒學過步法和實戰,多是能練不能打。因為實戰打起來,每一招都是不一樣的。著名學者、文化批評家解璽璋的父親解佩啟先生是八卦掌一代宗師。解老先生晚年拍對打的武術教學片,鏡頭要一模一樣拍三次,以形成標準,解老總拍不成。因為每次對方出招不同,自己接招也不同。這正說明解老很能實戰,並說明實戰是沒法只對著教學片去學的。

實戰的技能,必須是師兄弟穿上竹製、木製或塑料海綿的護具,戴上拳套護齒,手持竹刀竹劍,天天對打才能練出來。不這樣練,肯定不能實戰,純屬花架子。過去打把式賣藝的,有開硬弓、耍大刀的。那大刀120斤,圍著脖子舞出各種刀花兒來,但那是為了招徠而做表演。要想在場子上站住了,要單學另一套貼身格鬥的功夫,否則來人踢場子,耍大刀的功夫用不上。即便是真學了實戰,擂台比武和街頭鬥毆,還是不一樣的。

除了實戰,兵器也很少教。刀槍無眼,兵器就是兇器,出手就傷人甚至要命。兵器頂多是教一兩手。師父也要留幾手,以作為自己的看家絕學。有些功夫,命里就是沒人能繼承,難以傳下來的。沙子龍說:「那條槍和那套槍都跟我入棺材,一齊入棺材!」

武術是存在武功秘籍的,各種拳法都有若干口訣。清末民國以來,種種秘籍漸漸公開出版。北京牛街流傳的白猿通背拳,有二十四式的拳訣「大全集」,共168字,相當於六首七言絕句。例如:

雙手托天摔單鞭,進步撩陰沖天拳,紫燕抄水上下翻,錯步顛肘用掌攔。

光看這類詩句是沒法練的,必須由人手把手地教。武術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但沒人給您點破,可能一輩子也不懂。恰恰王三勝的這層窗戶紙,沙子龍沒為他捅破。

《斷魂槍》中寫:「他們是神槍沙子龍的徒弟——雖然沙子龍並不承認。」

沙子龍說:「我沒收過徒弟。」

孫老者跟著王三勝前來見沙子龍比武、學武,沙子龍不比、不練、不傳——他們會怎樣比武呢?

武林是講「和為貴」的地方,嚴禁以武逞強傷人,絕不輕易比武。《斷魂槍》中孫老者打王三勝,只當是教訓孩子,根本沒真打。歷朝歷代,都禁止民間立擂台比武和私鬥。而清末以來,官府能力衰減,會有擂台賽發生,也會簽生死文書,但一般不會下死手。若武林中真是起了糾紛要血濺五步,那肯定請人來說和,且打不起來呢。

但話又說回來,人為一口氣,佛為一炷香。習武最講究臉面、體面和精神氣質。練武的人最要的是面子,面子就是名聲,丟了面子等於敗壞了名聲。打就要分輸贏,分輸贏就會傳遍武林。輸,不僅是自己沒得混了,整個拳種都沒人來學了。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比武有時是交流切磋,有時是決鬥爭高下。交流也是暗中爭奪高下,這兩種很難劃分。比武要是真打,那自然是「舉手不留情,留情不落名」。輸了就栽了,而真把人贏大發了就結了仇家。輸了贏了都不好,這武要怎麼比呢?怎麼比都行,宗旨是:要維護武林的生態平衡。《論語·八佾》中有「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意思是君子無所爭,但要在射箭時爭!先作揖謙讓對方,比賽完再一起飲酒,這是一種君子之爭。武林中的行事就是把這句《論語》中的射箭換成比武,要按「君子之爭」的方式比武。

首先,不能與長輩、晚輩比武,與長輩只能是求教,與晚輩算指點,不可真拉架子動手。

其次,論規矩是一定要讓對方先動手,倆人且讓呢。俗話叫「接招(或躲閃)是君子,主動是小人」。

再次,可採用間接的比武。比射箭、比舉重、比推手,或者身體接觸時暗中較勁,會在待客中抓住手腕,暗中試試力氣,來看看對方能否用力掙脫。表面上始終笑呵呵的,實際上是在過招。過去北方,有種比武方式叫打劃勒巴子,在徐皓峰的電影《箭士柳白猿》中多有體現。兩位比武者各坐一條長凳,面對面膝蓋對膝蓋地坐好,只用手來打,屁股一離開凳子就算輸。坐著打沒地方閃轉騰挪,打起來凶得很,會連人帶椅子一起飛出去,但這樣還是很講體面的。

再再次,若真比實戰,也不比兵器,只比拳腳。比拳腳還不能真打,使招不使力,隨時能收招,有碎石如粉的功夫,能挨到對方的衣服並不傷害,讓對方知道這一下跑不了。打一會兒意思意思就得,一收招挑出圈外。表面上不分勝敗,但雙方和內行都看得出誰高誰低。此時互相抱拳行禮,承認對方武術高的,說「佩服佩服」;而另一方一定說「承讓承讓」。

這是比實戰,再有的是比跤。北京有摔跤的習俗,叫撂跤,這真正是戰場上的玩意兒。在古代,戰場上人都穿甲冑,掉了兵器打拳踢腿是沒用的,只能用撂跤把對方摔倒。比跤雙方要在毯子上穿褡褳,從系褡褳的方式就能看出是不是內行,北京俗話說:「給他件褡褳,別說咱爺們兒欺負他。」撂跤分善手和惡手,惡手是能把人大頭朝下往死里摔的,號稱是穿了褡褳摔死摔傷自己負責,但一般也不會真摔,誰都不想受傷。

最妙的辦法,是雙方各自練一趟自己的武功來分高下;再往下發展,雙方比聊天和空談了,一聊——哎呀,您的武學修為如此之高,我甘拜下風。

這種不真打的風氣盛行起來,間接的,傳統武術漸漸地不往實戰發展了,因為就算真打起來,忌諱太多。

一是打人不打臉,真「啪」的一下,給人家臉上來一拳或一巴掌,對方在武林沒臉混了,當場就得跟你玩命。由此的影響是,傳統武術不像拳擊那樣隨時雙手護頭,專門盯著對方腮幫子打(腮幫子神經密集,一拳就倒,倒了還能爬起來)。這與不打臉都有關係。

二是不能打要害。具體的,有不打太陽穴,不打雙目雙耳,不打後腦、後腰、尾椎、襠下等。很多功夫天生就狠,專找人骨頭縫兒、膝蓋、關節等怕打的地方下手。這就看比武者的「手德」如何——是否真下狠手。下狠手是相對和互相的,你不狠我也不狠,你狠,我為了防衛,肯定比你還狠。

三是不能偷襲,不能用下三濫的招數,那樣更有損於武德。過去也有很多韋小寶那樣撒香灰、捏卵蛋的「神功」。有種神功名為「黏痰加一腿」:動手時先啐人口痰,人家用手一抹,趁勢給人一腳。再有的,自己鞋裡暗帶個金屬的鞋頭,懷裡揣個護心鏡,撂跤時專扣對方糞門兒……這都不能用,太下作。

總之,我們看孫老者打王三勝,兩次都是只把他手中的槍打掉,根本就沒打身上。

實戰中要是真玩了命,那必是牽扯到個人的面子和本門派名譽的事。北方武術一個大的集散地是滄州。誰要是口吐狂言「這地方沒有懂武術的」,肯定有人上門比武,真來打他。民國時,上海灘曾有位以販馬為生的山東拳師馬永貞,立擂台時號稱「拳打南北兩京,腳踢黃河兩岸」,最後比武打贏了,被人背後捅刀子捅死了。馬永貞的故事已拍成很多版電視劇,但他掛上「拳打南北兩京,腳踢黃河兩岸」條幅,就是打了武林中人臉,為武林所不容。

比武就是比面子。

而《斷魂槍》的背後,沙子龍寧可被人傳說「栽了跟頭,不敢和個老頭兒動手」,也不露自己的五虎斷魂槍。

沙子龍關好了小門,一氣把六十四槍刺下來……又微微一笑——「教什麼?拿開水澆吧!」

「教什麼?拿開水澆吧。」這是典型的過去北京人帶刺兒、帶點蔫損壞的說話方式,先調個同音字,再說個沒關係的事物,藉以進行諷刺或解嘲,讓人有話沒法接。例如:

「她那麼虐待你,你還叫她媽媽?媽媽,還領家兒媽媽(老鴇)呢!」

「我怎麼啦?招你惹你啦?」「怎麼拉?蹲著拉(屎)。」

沙子龍不教,這並不意外。教武術的保守,有它正面的意義。

過去學武術,有的和現在補課班和家教一樣,交錢來學,按此結算。這樣學武術的,論師生,不論師徒。學生也不入武林。而真正磕頭拜師學武術,對師父而言更重要的,是擇徒,擇傳人。有道是「師訪徒三年,徒訪師三年」。武術這樣的技藝,以師徒制來傳授是最科學的。

武術是有門派的,每個門派都有各自的武學要義,甚至門規戒律,但沒有「掌門」或「掌門人」一說,那都是武俠小說演繹的。一種拳法流傳到全國各地,各地練法都不一樣,各地的習武者不可能都組織起來推舉個掌門人。因此,武術最重要的是自己所拜的師門。

在拜師時要給師父禮金。為了助興,多會在儀式時演練武藝。而是否收為徒弟,首先看重徒弟是否講忠孝仁義,懂禮義廉恥,甚至要「審看三年」。即便收為徒弟了,開始幾年暗中考察,過幾年才教點真功夫。徒弟如果人品不好仗武欺人,會有害於社會,有損於師門的名聲,比其他行業更能禍害社會。

師父收徒弟也有自己的思考,徒弟里能打的,讓他為門派揚名立萬兒;會教的,讓他主攻教學傳播;有的徒弟是闊少,讓他為師門提供點練武條件,無可厚非。師父會因材施教,根據徒弟身體特長而教不同的功夫,否則糟蹋我這門功夫,白耽誤時間——白瞎。

傳統上,徒弟是不練其他門派的武術,但一般師父不介意收帶藝投師的弟子。習武者拜師之前可能雜七雜八練了很多年,自然會學各種武術了。學得雜不要緊,但關鍵在於沒有師父下令,同門不能互相傳習武功。師父沒讓教的不教,沒讓練的不練。教什麼就學什麼,不教也不能問,更不能偷學。一方面是禮制,另一方面不少武術之間理論不同,如果自己學錯了,傳給師弟們時傳錯了,既不好改,更對不起祖師爺,那不如不傳。對於師父而言,與其徒弟自己瞎攢學了個半吊子,還不如徒弟是一張白紙從頭教更好。

作為徒弟,有條件的能請師父來家長住求學,或長期住在師父家習武,且都不許睡懶覺,五六點鐘一定得起床。徒弟會幫師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如挑挑水、打掃打掃庭院之類,然後到院子角落自己練功。師父會委派大徒弟來帶領練習,而這位大師兄被其他師弟稱為「把手師」。能得到師父親自示範一下,指點一番,則是非常金貴。而今風氣逐漸開化,很多師父不介意弟子接觸點其他門派的功夫了。

文丨侯磊

【北京紀事公號:beijingjishi 歡迎搜索+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