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鷹墜機扭曲成廢鐵,直升機撞山翻滾8死,為何直接越山不繞海?

蔣曉峰terry 發佈 2020-01-03T04:35:09+00:00

軍方指出,黑鷹失聯最後的回報時間是在上午8時6分左右,主要回報「能見度符合進場標準」,並沒有提及其他狀況,至於事發原因是機械故障還是人為操作因素,目前正在調查中。

台空軍黑鷹直升機2日發生迫降意外,包括參謀總長沈一鳴等8人罹難,UH-60M黑鷹直升機失事原因究竟是什麼?生還者說,直升機撞山之後曾經翻滾數次。

軍方指出,黑鷹失聯最後的回報時間是在上午8時6分左右,主要回報「能見度符合進場標準」,並沒有提及其他狀況,至於事發原因是機械故障還是人為操作因素,目前正在調查中。

如果發生機械故障,駕駛員應該會第一時間回報。但從事發後搜救直升機難以目視地面,也無法將傷患弔掛救出,很明顯現場雲霧濃厚。救援人員發回的圖片也印證了濃霧。

在山區有雲的情況下,直升機為何仍然選擇直飛越山,而非繞行海上,可能會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關鍵。

飛安專家指出,沈一鳴一行的目的地,是蘇澳與東澳之間的東澳嶺雷達站,在航路上可以選擇以直線飛越烏來、坪林與宜蘭縣之間的雪山山脈北支,也可以繞路飛行海上。

每天一大早,空軍氣象聯隊就會繪出全台的天氣報告,相關單位依此決定是否執行任務,以及執行的航線,並且會隨時依據天氣變化進行修正。

依據軍方在記者會上說,直升機維持的飛行高度是絕對高度3000呎,也就是將近海拔1000公尺,與當地山峰的高度接近。

如果在目視狀況下,直升機可以輕易通過,完全沒有危險,但是如果現場有雲,視線受阻,就必須緊盯無線電高度計的指數,以了解與下方地面的距離。

首長專機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先前就發現當地山區有雲,在計劃航線時,就會選擇繞行海上。

由此可以判斷,可能現場的雲霧,是在很短時間內出現。如果發現雲霧超乎預期,飛官可以立刻回報,要求轉向海上飛行,戰管人員也不可能拒絕。但直升機並未轉向,而且在失事前仍回報「能見度4至7浬(1浬即1852米)」。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落差,這是一個調查重點。

氣象局預報員說,2日上午8點前後,宜蘭跟蘇澳平地能見度都還可以,但山區是否會受影響,因事發地附近沒有人工測站,如果用雲圖來判斷,雲層則比較厚。

由於933號機的三位機員都已罹難。5位生還者之中,曹進平中將是唯一的飛行員,他對事件的回憶,相信是重要的線索。

搜救人員昨天抵達現場時,發現一名身穿藍色軍服的人在現場走動,手上還拿著哨子,一度誤以為他是軍方派來的支援人員,他在現場指揮若定,不斷提醒搜救人員要先從哪裡開始趕快救人。

事發時,曹進平中將與另一名中校作參官周欣頤坐在中后座,幸免於難。

兩人不斷以吹哨方式,提醒搜救人員墜機位置,在昨天下午1點左右被找到。

當搜救人員抵達現場時,黑鷹直升機前後折在一起,嚴重扭曲成廢鐵。

接獲失事消息,救援單位共出動300多人,分三段點接力救援。事發地點相當泥濘,道路也險峻,搜救過程相當困難,「路是硬開出來的!」

救難人員跟著抵達時,發現黑鷹直升機有點像前後折在一起,已經扭曲變形,有幾具遺體狀況還算完整,但頭顱破裂明顯死亡,其中一位頭部撕裂傷十分嚴重,躺在直升機後側,已經沒有呼吸心跳。

扭曲變形的飛機旁邊,有3人自行脫困,一人受傷躺在地上,坐后座的曹進平中將幾乎毫髮無傷,冷靜地告訴搜救人員大部人都受困在機艙里,包括參謀總長在內。

最先以手機傳出求救信息的軍聞社新聞官陳映竹,雙腳夾傷動彈不得,搜救人員按壓她的腳趾測試反應,並為她包紮。

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的遺體晚間六時許護送下山,現場官兵排隊行最敬禮。

大體經救護車運送抵達時,其夫人等家屬隨即下車,並跪在救護車後,家屬哭喊,現場悲悽。

失事的UH-60M黑鷹直升機前年7月交機,至昨天為止飛行時數376小時,近3個月沒有重大故障紀錄。

兩位駕駛均畢業於空軍官校,正駕駛的UH-60與S-70C(UH-60民規版)總時數2475小時,副駕駛的UH-60飛行時數為220小時。

沈一鳴被認為軍中帥哥,態度謙和的他是軍事媒體圈公認型男。

沈很早就被視為空軍乃至三軍未來接班人。卻沒想到接任參謀總長半年,就墜機殉職。

這是台灣軍方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高階將領空難。也是台軍方第一位上將因墜機殉職。參謀總長三顆星、兩位少將各一顆星,這一摔共折損了五顆星。(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