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STG44突擊步槍,理念先進但技術差,德軍士兵的救命稻草

經理聊兵史 發佈 2020-01-02T22:52:53+00:00

通過對實戰的摸索,各國都發現單發步槍擁有精確射擊能力,尤其是5、600百米意外精確打擊,而衝鋒鎗具備150米以內的火力壓制能力,不過大部分的步槍擊殺都發生在3、400百米距離上,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距離,敵軍一個短促的衝鋒就能逼近到衝鋒鎗的戰鬥距離,此時射速慢的栓動步槍處境就很被動

STG44作為突擊步槍的鼻祖是毋庸置疑的,這種二戰德國研製並投入實戰的裝備確實直接影響了後世突擊步槍的進程,但是要說該槍的設計水平有多優秀,這一點卻是難以認同的,而且該槍也並非如一些文章中稱減輕後勤壓力之類的。


突擊步槍理念

突擊步槍理念是在一戰後逐步形成的,不只是德國一家才有。通過對實戰的摸索,各國都發現單發步槍擁有精確射擊能力,尤其是5、600百米意外精確打擊,而衝鋒鎗具備150米以內的火力壓制能力,不過大部分的步槍擊殺都發生在3、400百米距離上,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距離,敵軍一個短促的衝鋒就能逼近到衝鋒鎗的戰鬥距離,此時射速慢的栓動步槍處境就很被動了。

一戰後各國的軍隊建設中,為了彌補這一區域的火力空白,大部分選擇了輕機槍,如布倫機槍、MG34通用機槍等等,不過機槍在連隊中的配置數量並不多,對於步兵班而言依然缺乏壓制火力。也就是說各國都需要一種能夠廣泛裝備的輕武器,來滿足中等距離的火力需求。

對於當時的各國而言,制約他們的因素就是開發新的中間威力彈藥涉及到新的生產線開闢,這一系列的資源問題一時半會兒難以狠下心去解決,因此各國對此並不積極,而是在原有步槍彈的基礎上研發新式槍枝,例如美軍的加蘭德半自動步槍、蘇軍的SVT半自動步槍,這一類槍枝都是捨棄了一定的射程和威力,兼顧了原有的彈藥生產線來滿足中等距離的火力需求,當然比起突擊步槍而言火力還是差了一些,但是比莫辛.納甘這類步槍要強得多。

相比於半自動步槍,突擊步槍是一種全新的理念,要求採用新式的中間威力彈藥和自動射擊技術來實現,確實符合戰場實際需求,至於具體實施,則是要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畢竟一種新式槍械從研製到裝備部隊形成戰鬥力,可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

STG44突擊步槍的自動化技術不完美
二戰德國已經有著先進的槍械加工工藝,不管是衝壓還是切削等技術都不差,研製STG44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實現完美的自動射擊,單就自動射擊理論而言早就已經完善了,無非是自由槍機、導氣式等幾種。關鍵是STG44發射的是威力不小的中間威力彈藥,放在機槍身上沒問題,但是在重量、尺寸限制很大的突擊步槍身上就很難了。

最終德國選擇了導氣式自動原理,完成相關設計後,STG44在500米以內的單發或者點射具有較高的精度,算是完成了設計初衷,不過超出這個距離精度嚴重下降,在近距離作戰時問題同樣突出,射速過慢和連發射擊槍口劇烈抖動的問題,遇到衝鋒鎗時很吃虧。可以看作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STG44隻能以先滿足設計指標,然後再考慮其他方面的需求。

突擊步槍並不能減輕後勤壓力

在不少的文章中都稱採用中間威力彈藥的突擊步槍能夠降低後勤壓力,將衝鋒鎗和步槍一起取代了,避免供應多種彈藥,這種說法很難站得住腳。

首先衝鋒鎗作為一種近戰利器,雖然突擊步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它,但不是全部,況且衝鋒鎗發射的是手槍彈,總不可能取消了衝鋒鎗,全軍也不裝備手槍了吧。而步槍在遠距離精確射擊上具有的優勢,是突擊步槍無法取代的,軍隊只能將這些槍枝統統裝備,而不是拋棄其中哪一種,事實上後勤壓力只會越來越重,誰讓這是一個工業時代呢。

德軍的救命稻草

初上戰場的STG44(那時候叫MP43)確實贏得士兵的喜愛,這種理念代差讓德軍士兵找到了優越感,但是其粗糙的加工水平以及考慮到國內槍枝子彈生產等問題,元首一開始很嫌棄這款武器。

後來在前線士兵的強烈要求,以及工程師的小把戲下,元首同意了生產STG44。至於這個小把戲,就是把原槍稍微改進,然後噴上銀漆和黑漆,顯得格外的帥氣,再修改一下編號,這樣固執的元首就坡下驢同意生產這一「新式武器」。

二戰期間德國總共生產了約40萬支STG44,大部分被用於柏林戰役和其他地區的防守戰,德軍希望突擊步槍能夠幫助士兵更多的殺傷盟軍士兵,這種幻想在飛機和大炮面前被炸得粉碎。德國還依靠夜視技術,開發了夜戰版的STG44,不過沒有服役記錄。這些突擊步槍只不過給盟軍造成了更多的傷亡,但挽救不了二戰德國,最終被大量俘獲,並拿一些小國使用,世界幾個主流大國沒有一國採用這種步槍,可見其確實算不上一把好的突擊步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