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育苗繁殖係數低、管理不便,原因在哪?高效育苗優質果增2倍

農人顧流芳 發佈 2020-02-08T22:15:45+00:00

2、整地做畦:草莓育苗地塊,種植戶可施入適量的有機肥 、三元複合肥 、過磷酸鈣,並施用預防地下害蟲和土傳病害的藥。

草莓的營養價值豐富、種植前景和發展非常都非常可觀,如今,各地農村種植戶都也綠色健康食品的標準進行大面積的種植。草莓不僅在於顏色喜人、酸甜適口,其只要優勢在於無子無皮無核,老少皆宜,非常受大眾市場的青睞。

草莓種植戶都知道培育壯苗、無病苗是草莓高產高收的基礎。草莓的產量及質量受花序數、開花數、坐果率、果實大小等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和植株的營養狀況、生長發育狀態有著直接的關係。所以,草莓苗質量的好壞,對草莓的品質和產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草莓種植戶培育壯苗、保障幼苗成活率、無病壯苗、育苗管理,我們種植戶必須要加以重視。


一、如何才能培育壯苗

草莓壯苗的標準:白色鬚根有8條以上、根莖粗達 1 厘米左右、3至4片真葉、葉色濃綠、中心芽眼飽滿、無病蟲害,主要滿足以上標準,草莓在生產中才能達到高產量、高品質的效果。

草莓屬於是低溫、淺根系作物,而大部分地區育苗,需要經過低溫多雨和高溫乾旱的季節,在這樣的過程中會引發多種病理或生理性現象發生,逐漸加大草莓育苗難度。在流芳當地草莓育苗多採用匍匐莖繁殖,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保持遺傳特性,而且還具備傷口小,繁殖係數高,管理方便的特點。

☑、苗床選用、整地做畦

1、苗床選用:種植戶對草莓苗床的選用,應優先選擇在光照充足、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質疏鬆、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前提下,還應保障前茬作物未種過草莓、馬鈴薯或瓜果的地塊,這樣是為了防止引起共生病害。

2、整地做畦:草莓育苗地塊,種植戶可施入適量的有機肥 、三元複合肥 、過磷酸鈣,並施用預防地下害蟲和土傳病害的藥。在整地前,將肥料和農藥均勻地撒於地面,然後精細翻耕,雨水偏多或地勢較低地區可設適宜的高畦。畦的中間鋪設 1 條噴滴灌帶,兩側可各鋪設 1 - 2 條噴滴灌帶,在定植前一周進行噴滴灌,讓畦面濕度能均勻,待土壤處於乾濕適當、較疏鬆狀態進行定植,這樣能夠促進植株根系伸展。




☑、草莓母株選用、定植

1、對於草莓母株的選用,種植戶應選取苗床內當年繁殖的健壯匍匐莖苗或假植苗或一代脫毒苗作為專用母株。選母株應遵照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有 4 片葉以上、根系發達的標準進行。

2、草莓的定植時間多以春季進行栽植,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定植密度可根據抽生匍匐莖能力的強弱和土壤肥力水平而異,在定植前摘除衰老葉、病葉等,並用藥劑蘸根,此操作注意藥劑不可到芯。

其次,需要注意栽植深度以深不埋芯,淺不露根為標準,根系直立於定植穴並壓實,這樣能使根系舒展,促進植株活棵,加強正常發育的能力。栽後及時進行澆一次透水,並扶正倒伏苗,掩埋裸露的根系,同時注意扒開埋心苗。

3、草莓母苗成活後幼苗遲遲不長,不抽新芽不長新葉,其主要原因是草莓根系發育不良,造成養分供應不足所致。草莓定植質量的好壞,對成活、生長及管理有直接的影響。為了更好的緩苗,種植戶在草莓定植後,緩苗水的管理第一次要澆透,大水澆,接下來的3天一定要保持土壤濕潤,第4天進行補水結合後面沖施生根肥,一般7天後就會有新生白根,這個階段在進行適當的控水,見濕見干。


二、草莓育苗管理技術


草莓育苗中後期是均以達到夏季的炎熱天氣,草莓的生長屬於是喜溫涼環境,這對草莓育苗管理又提高了一個難度,在這個階段高溫、強光和病蟲害高發的階段,培育強根壯苗也顯得非常的關鍵。

1、保證土壤通透

草莓屬於是喜中性或微酸性土質疏鬆,有機質豐富的壤土或沙壤土。雨后土壤因雨水造成板結,土壤降低通透性,影響根系和微生物活性,不利於土壤溫度的散失,讓地溫長時間保持較高的溫度,不利於根系的正常生長。

其次,種植戶沖施肥料後,地面會殘留一層黑色的物質,多為肥料載體,降低土壤通透性。因此,流芳建議及時進行劃鋤,以便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

2、科學澆水

草莓植株不能幹又不能澇,當土壤乾旱時,根系發育受阻,老化加快,嚴重時乾枯死亡。土壤乾旱時,土壤鹽類濃度上升,根系出現鹽中毒。高溫季節蒸發量大,以水控旺易造成土壤乾旱,影響根系正常生長。草莓抽出匍匐莖和發新不定根時,需土壤含水量在70左右,長時間低於30時,根系會出現停滯生長。

其次,草莓不耐澇,要求土壤有良好通透性,苗床不能有積水。尤其注意雨季田間排水工作。在高溫季節要保持土壤濕潤,旱時小水勤澆,不要大水漫灌。澆後應及時鬆土。高溫季節應掌握小水勤灌,做到溝系暢通。同時,還要結合長勢勤劃鋤,切斷水分蒸發的通道,利於保持土壤濕度。




3、有效控溫

高溫、強光,地溫容易上升至30度以上,草莓根系生長的最適溫度在15-22度,地溫超過30度,根系會停滯生長。部分地區,因7~8月地溫過高,根系只有4~6月和9~10月兩次生長高峰。

因此,越夏草莓育苗地,需要確保地溫在適宜的範圍內。在正常的情況下,土壤溫度白天比空氣溫度低5-7℃,育苗地的溫度上限保持在28-30℃,地溫相對適宜根系的生長。降低溫度流芳當地多採取覆蓋遮陽網、噴洒降溫劑、水渠儲水、噴灌設施補水等等措施進行調控溫度。

4、合理施肥

除施足底肥外,種植戶應在生長旺盛時期追施速效化肥3至4次,畝施適量的三元複合肥或尿素、硫酸鉀,這樣有利於植株營養生長。其次,結合病蟲防治葉面噴施0.1%磷酸二氫鉀,不僅能起到根外補肥的作用,而且還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三、如何有效分辨草莓苗

草莓在育苗過程中,根據子苗在匍匐莖中產生的位置不同,生長情況不一致,會造成後期的長勢不均,不好管理。

1、苗小莖矮,不易發生新根。根系老化不易再生新根,這就是說根系活力差,吸收營養慢,在定植後緩苗慢,跟不上壯苗的生長速度,長勢差。後期還易造成早衰,結果少,產量低,供給跟不上果期的營養,果實品質較差。

2、大苗未必高產,育苗期過長,種苗會增大,褐色根增加,白色根減少,這就是老苗,苗根系因繁育時間過長,易出現根系老化。老化苗在第二個果序後產量下降,斷檔期逐漸加長,應該避免出現老化苗。其次,經過高溫生產的老苗,細胞生長和新陳代謝速度慢,抵抗病蟲的能力比較差,老苗也易感病,不利於之後的管理。

3、老苗形成的主要原因多因育苗太早、育苗時期長、沒有及時切斷匍匐莖,子苗出現根系老化現象。草莓蹲苗是為了提高種苗抗逆性,促使產生不定根。這個階段不施用氮肥,不澆水,是為了讓根系下扎。其次,草莓蹲苗時間過長,會起到抑制作用,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根系發育遲緩,造成老化現象發生。

☑、種植戶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提高育苗品質

1. 育苗不宜太早或太遲,育苗時使用展開2~3片葉的、株重8g左右和白根較多的苗,育苗在高溫條件下進行,移栽後避免長期高溫,可以適當遮光、鋪秸稈進行降溫,保證成活。

2. 及時切斷匍匐莖,避免子苗繁育太久出現老化現象,並注意蹲苗要適當,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控制植物生長調節劑施用濃度。

3. 定植後通過摘花、打老葉等調控操作能讓不同級別的子苗生長節奏慢慢一致,所以後期做好栽培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等保護地栽培形式中,為了培育優質壯苗及提早花芽分化,草莓種植戶多採用假植、高山、、冷藏、夜冷短日照處理等育苗措施。



四、植株管理、病蟲預防

1、草莓在整個繁育期內,需要種植戶不斷進行摘除老葉、病葉並打理植株,尤其是在匍匐莖發生前需及時處理,這樣是為了減少營養消耗和病蟲危害。在這個過程中及時摘除吐露花序,以避免母株的營養生長、匍匐莖的抽生和子苗的產量受到影響。

草莓匍匐莖長至35厘米左右時,需要進行及時引莖壓蔓。防止交叉重疊,影響子苗生長。當子苗達到品種的繁殖係數時,可對匍匐莖進行摘心,或剪斷匍匐莖,讓子苗獨立生長。後期再抽生的匍匐莖應及時摘除,促進形成的匍匐莖的生長。

其次,逢小雨季或黃梅天季節,溫度濕度非常利於炭疽病發生,種植戶可結合肥水管理,進行病蟲害預防。遇高溫乾旱季節,可適時覆蓋遮陽網降溫,做好水分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2、草莓苗期階段,常見的病蟲害主要分為蠐螬、蚜蟲、葉斑病、根腐病等等。種植戶在防治的過程中,需要需要選用無公害低殘留的農藥交替進行防治,才能保障草莓植株健壯生長。

以上均為流芳根據自身和當地種植經驗所總結,僅供大家參考!歡迎關注流芳,以便相互探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