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價走向,國家「一錘定音」,利好剛需買房,炒房客難了

一二財經 發佈 2020-01-22T07:24:50+00:00

時至今日,說「樓市退燒」相信已經很少有人反駁了,因為無論是從一二線城市的成交量和房價的雙重下跌,還是三四線城市動力嚴重透支開始止漲,房價下跌大局已定!

今天臘月二十八,還有2天,我們即將迎來2020年春節。時至今日,說「樓市退燒」相信已經很少有人反駁了,因為無論是從一二線城市的成交量和房價的雙重下跌,還是三四線城市動力嚴重透支開始止漲,房價下跌大局已定!

回看這一年的房地產市場,雖然經歷了年初的「暖春」,但也只是出現在一小部分地區而已,而且時間也不長。總的來說,2019年的樓市可以說是「平穩 調整」。

在過去一二十年,買房早已成為了資產保值增值的一種手段。不過,過去兩三年,隨著調控逐漸深入,購房者已從積極入市轉變到了深度觀望,到處活躍的溫州炒房團、上海炒房團等更是已經不見蹤影。

臨近年底,要判斷2020年的樓市走向,國家經濟工作會議無疑是重要的窗口。據報導,在2019年的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對2020年的房地產進行了明確定調:

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國家對2020年房地產市場「一錘定音」,打破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於調控放鬆的幻想,給觀望中的購房者吃下了定心丸。雖然字數不多,但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了4個明確的信號,2020年要不要買房已經清楚了。

第一、房地產告別大拆大建,4萬億「舊改」將代替「棚改」

根據財政部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各地棚戶區改造共計626萬套,而2019年全年計劃僅為285萬套,只有同期的一半不到。這意味著,棚戶區改造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城鎮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即「舊改」將接力「棚改」,成為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進入下一階段的重要主題。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住房總量足夠了,也有專家說已經夠二三十億人居住了,有的說僅空置房就夠16億人居住了,所以「舊改」代替「棚改」是大勢所趨,不僅可以改善居住環境,也可以提升房子的升值空間等。

總而言之,「舊改」代替「棚改」意味著大拆大建的階段將漸行漸遠。

第二、持續提及住房不炒

近段時間,網上不少聲音都表示這個會議沒有提及住房不炒,很多購房者內心都很糾結。其實,按政策來看,國家連續兩年提及房住不炒,國家調控樓市的決心不變,炒房的空間和機率越來越小。國家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定位,這說明國家遏制投機炒房的決心不變,同時意味著2020年全國房地產調控的整體基調依然從緊。

總而言之,投機炒房的空間和機率越來越小了。

第三、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政策明確了 2020年要全面落實因城施策,也就是漸漸形成雙向調控,雙向調控逐步成為常態化,既要防止房價大漲也要防止大跌。總而言之,無論調控是收緊還是鬆動,目的都是穩字當頭。

樓市趨於平穩,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顯然是一個好消息,如果有足夠的經濟可以考慮先買房,反之則可以考慮先租後買,因為既不用擔心房價過快上漲給自己帶來壓力,也不用擔心房價過快下跌給自己帶來損失。

總而言之,2020年樓市穩字當頭,這讓普通購房者可以更加安心和理性的選擇自己的住房方式。

第四、長效機制加快推進,樓市回歸理性是大勢所趨

回看2019年,關於房地產長效機制的表述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而這一次的表述為「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最大的變化就是從「構建」到「全面落實」的轉變,這意味著2020年房地產長效機制將會加快推進。

具體來看,住房租賃市場將迎來進一步發展,而且此前央行報告中也明確將引導資金支持租賃市場的發展。此外,在盤活存量房的大背景下,除了「舊改」,房地產稅或許也會迎來新的突破,從而把空閒的房子推向市場,變成有效供給,滿足更多的住房需求。

總而言之,樓市回歸理性是大勢所趨。

以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對於樓市調控,國家已經動了「真格」。炒房客的好日子到頭了,房價不漲不跌,除了持有成本增加,想要變現並非易事。

樓市趨於平穩,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說,顯然是一個好消息。此外,2020年各地或將在公積金、人才購房補貼、住房租賃等方面逐步形成利好剛需或改善者的氛圍。總而言之,樓市穩字當頭,讓普通購房者可以更加安心和理性的選擇自己的住房方式。

總而言之,國家一錘定音,2020年房價平穩的走勢基本已經明確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