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窩才釣2斤魚,不打窩反而釣了10斤,釣魚高手揭示了其中的原因

眼鏡哥說魚 發佈 2019-12-30T09:15:38+00:00

其實這種不打窩反而比打窩釣得更多的現象在釣魚中是經常發生的,我認為主要的可能性有四種:一、流水影響在有流水的江河釣魚時,打窩一定要非常謹慎,不僅要使用比重更大的窩料,而且在流水速度較快的時候還要向上遊方向打窩,而不能直接打在釣點裡。

前幾天有釣友向眼鏡哥詢問,為什麼他和朋友一起去釣魚,朋友不停地打窩才釣了2斤魚,而他沒有打窩反而釣了10斤?

其實這種不打窩反而比打窩釣得更多的現象在釣魚中是經常發生的,我認為主要的可能性有四種:

一、流水影響

在有流水的江河釣魚時,打窩一定要非常謹慎,不僅要使用比重更大的窩料,而且在流水速度較快的時候還要向上遊方向打窩,而不能直接打在釣點裡。這是因為流水會將窩料沖向下游,如果坐在上游位置的人打窩,而另外一人坐在下游3至5米的位置不打窩,那麼就很有可能出現不打窩的人反而比打窩的人釣得更多的情況了,也就是說由於流水的作用,上游位置的窩料向下遊方向移動了3至5米,正好落到下游的窩點裡。

二、魚的警惕心太高

魚的警惕心太高導致打窩的人反而釣得少,這種情況在黑坑中是經常出現的。由於黑坑中的魚被反覆釣放,所以對打窩以及窩料的快速霧化會非常敏感,因為這些魚在霧化的環境下已經被魚鉤傷害多次,早就對霧化產生了很高的警惕心。如果釣魚人使用霧化太快的窩料打窩,魚反而不敢進窩了。相反,那些不打窩的人卻能夠釣到魚。

三、窩料味型過重

如今,用來釣魚的添加劑層出不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聲稱又發現了一種新的釣魚添加劑,甚至有不少人將藿香正氣水等藥物都用到了釣魚中,釣魚人對添加劑的迷信和依賴一直都是釣魚的最大誤區。如果在窩料中加入了大量的添加劑,就難免會導致窩料的味型過重,而且過於複雜。無論是生活在自然水域中的魚還是養殖魚,從小到大都沒有聞過如此濃重、怪異的氣味,所以魚會對這樣的窩料產生反感,釣不到魚就很正常了。

四、打窩方法不正確

魚對外界的聲音以及水體的變化有著非常高的敏感度,因此保持安靜是釣好魚的關鍵。很多釣魚人在打窩的時候都會使用手拋大球的方式,直接將窩料揉成球扔到釣點裡,其實這樣的做法會對水底的魚產生非常明顯的驚擾,本來窩子裡有魚,或者魚已經來到窩點附近,但是巨大的聲響卻讓魚群受到驚嚇之後快速逃離。正確的做法是使用打窩勺,少量多次的打窩,或者使用打窩器和遙控打窩船進行打窩,這樣的打窩方式不會產生太大的聲音,能夠最大化避免對魚造成驚嚇。

另外,我們還應該根據水深的不同來控制窩料的霧化速度。深水就必須使用霧化速度較慢的窩料,否則窩料入水快速霧化,沉到水底之後覆蓋面積非常大,窩料過於分散,魚進窩之後就很難發現鉤餌,咬鉤的機率會明顯下降。而在淺水中釣魚則應該加快窩料的霧化速度,這樣能夠讓窩料誘魚的效果更好一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