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回顧一下徠卡的APS-C系統相機的發展

相機nr 發佈 2020-01-18T17:17:13+00:00

​今天簡單的梳理一下徠卡APS-C系統相機的發展路程,這裡不包含徠卡M8這款相機(它屬於M系統範疇內的)。前兩天聊了徠卡CL這款相機,對於為什麼會進化成這樣子,看看徠卡的APS-C系統相機的發展,也會能明白一點。

​今天簡單的梳理一下徠卡APS-C系統相機的發展路程,這裡不包含徠卡M8這款相機(它屬於M系統範疇內的)。

前兩天聊了徠卡CL這款相機,對於為什麼會進化成這樣子,看看徠卡的APS-C系統相機的發展,也會能明白一點。以前我們能看到APS-C畫幅相機大部分還是在單眼相機上,一些入門級別的單反都會採用這個尺寸的傳感器,小的相機的傳感器好像只配擁有小傳感器,小機身大傳感器的相機真的不多見。

2009年徠卡推出了X1這款相機,雖然這款相機沒有現在徠卡Q系列這麼火,但是那時候徠卡的產品先斷層是比較嚴重的,在1萬-3萬之間是沒有產品的,徠卡X1的推出算是補了一些這個檔位的相機,但是還遠遠不夠,徠卡X1配備了1200萬像素APS-C的傳感器(CCD),和一支等效135的36mm的鏡頭,機身的尺寸和螺口時代的徠卡I型相機是相同的,徠卡X1的不足之處還是比較多,比如最讓人詬病的是對焦速度和儲存速度。

2012年徠卡又推出了X1的更新版本---徠卡X2相機,採用了1600萬像素的傳感器,對焦速度也有了明顯的提升,最大的改變應該是從X1能配光學取景器到可以使用電子取景器吧,同樣它也不是完美的相機。

2013年,在眾多玩家的呼聲中,推出了徠卡X Vario這款變焦的APS-C相機,當時稱為徠卡Mini M,如果站在現在的角度來看,來看Q應該叫做Mini M更為合適,說實話徠卡XV這款鏡頭光學素質真的非常優秀,同樣它的缺點是光圈有點太小了,很多使用過的朋友應該會有體會,在光線一般的情況下,完全端不穩相機。徠卡XV帶來的改變是使用了更大像素更高的螢幕,還有全新的菜單UI設計,到後來的徠卡M240也是採用的這個菜單設計。

2014年,徠卡緊接推出了徠卡X113這款相機,採用了XV的機身,鏡頭是等效135相機的35mm焦距,光圈增大到1.7。這個光圈在後面的很多相機上用到,雖然徠卡把光圈增大到1.7,但是聽到的更多的聲音是要更換鏡頭的APS-C畫幅的相機,因此固定鏡頭的X系列走到了終點。

同年徠卡T701這款相機上市,與其說是一台徠卡相機,我更願意把它看成一件工業藝術品,徠卡T採用了一體機身,是有一塊鋁做出來的,應該也有朋友看過徠卡T的一個很枯燥的45分鐘宣傳片,是一個工人打磨一台徠卡T機身的視頻,徠卡T設計和經典的徠卡相機走向了相反的道路(不是貶義詞),其實在T的機身內藏的是徠卡X113的一些關鍵部件,徠卡T的出片質量可以說是和X113等同的。當推出徠卡T時,也可能它們已經把徠卡L口全畫幅相機納入研發之內了,當時我們誰都不會知道徠卡SL已經做好了面試準備,再到後來的L口聯盟!

徠卡T不算是真正的進步產品,只能說是重新設計了外觀和操控,再到後來不知所以然的徠卡TL相機,一個略微做一點點改變的相機。徠卡T系列真正進步的是徠卡TL2相機,徠卡CL這款相機我就不說了,前面兩篇文章詳細的介紹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