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變性人、蝴蝶報仇,當年的TVB劇到底多敢拍?

hot男人 發佈 2020-02-27T12:29:11+00:00

尤其是80、90年代的那批熱血青年,可能沒有上樹掏過鳥蛋、也沒有用彈弓射過麻雀,甚至沒有親手點過鞭炮的都能盤出來。

不管是小正太還是熊孩子,都曾對手槍有過痴想。

尤其是80、90年代的那批熱血青年,可能沒有上樹掏過鳥蛋、也沒有用彈弓射過麻雀,甚至沒有親手點過鞭炮的都能盤出來。

但沒人沒玩過手槍。

手槍是每個男孩心目中的白月光,它能彰顯男人作為雄性的魅力,也是年少不更事時正義男孩英雄夢的具象體現。

我的這個思想,全歸功於那些年追過的TVB警匪片。

裡面的阿sir個個沉穩機智、有勇有謀,每當案件走到死胡同時,總是猶如神助的發現突破口,還原真相,懲治惡人。

一邊解疑答惑,一邊讓人血脈噴張。

除了主人公形象鮮明,人物性格飽滿之外,劇情也是令人敬佩的一批。

故事內容豐富、節奏很快一點不拖沓,整體線索走向明朗,沒有一個人物是多餘的,一氣呵成。

片頭曲一結束,就能直接把人帶入劇情。

然後不由自主地跟著阿sir緊張、疑惑、猜忌,他喜你喜,他悲你悲,他在鏡頭裡氣的咬牙切齒,我在鏡頭外跟著攥拳跺腳。

情緒完全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還有一些案情會加入牛鬼蛇神、風水八卦類的硬核操作,這能直接戳中內心深處的爽點。再有特殊音效的加持,越看越怕,越怕越想看。

就算最後證實全是一場空,都是人在作怪,你也不會覺得失落,整體節奏處理的非常自然。

如此劇情環環相扣的警匪片,比島國小電影還讓人慾罷不能。

今天,咱們就來回顧回顧,年少時不吃飯不寫作業,冒著被爸媽毒打的風險也要追的TVB警匪片。


《刑事偵緝檔案》1-4部

張大勇這三個字,比這個劇的名字還響亮。

一般說起《刑事偵緝檔案》有些人會犯迷糊,但提到劇中的主人公張大勇就會恍然大悟,一幕幕熟悉的情節開始在眼前浮現。

它是我接觸到的第一部TVB警匪片,看完我才知道人的腦洞有多大。

比如第一部中,讓我有好長一段時間認為蝴蝶有毒的「蝴蝶殺人案」。

這個案子由張大勇錯拿了一個裝有蝴蝶飾物的包拉開序幕,尋找失主的同時,發現包主人已經在一年前去世了。

多麼引人的開頭,Duang一下子就撞開了人的好奇心。

但好戲還在後頭,張大勇在包中又搜出了一封信,信件的收件人鄧峰早在五年前就去世了,並且信中再次提到蝴蝶。

兩個線索,直接把人的疑惑拔到了最高點。

更離奇的是,張大勇還接到了去世一年包主人的電話,說自己和鄧峰都是被蝴蝶害死的。

故事發展脫離現實,情節充滿懸疑,迷霧重重,撩撥的人想把頭伸到電視里一探究竟。

除了一路看下去,你沒有第二個選擇。

第三部中「牛背洲奪命神棍案」是我最有記憶點的案子,給我造成的童年陰影不亞於後來出道的容嬤嬤。

電視劇中裝神弄鬼的元素它都有,例如瘋瘋癲癲預告災難的精神錯亂小伙兒,蠱惑普通老百姓的邪教,以及聽上去很玄乎的口號:「風吹火燒、水淹土埋」。

哪哪都透露著恐怖詭異的氣氛。

更讓人不解的是瘋癲小伙兒能準確預測出有人將以哪種方式死去。

比如第一個人將在水中去世,結果就有人死在魚缸中,胸部還插著教中法器。

接著又預言下一個將會死在火中,於是在大家都帶著防備心時,真有人被燒死了。有了前兩個鋪墊,第三個死的人確實被發現埋在土中。

圖片來源知乎@Diegoliu

在一個又一個案件發生的同時,張大勇他們也沒閒著,一邊查案一邊想辦法保證大家安全,可無論怎麼努力都躲不過一個個的災難。

故事雖然離奇又不切實際,但並沒有感受到智商被褻瀆,一環扣一環非常精彩。

劇中嚴密燒腦的故事還很多。

比如死去多年又突然復活的周麗荷案;

拍戲時道具槍被換成真槍,並殺死男主人公的死亡預告案;

為了報復姐姐並奪取遺產而計劃殺人的花殺案;

因長相跟女主一樣,而把女主掉包,過女主生活的北京狂情案。

個個構思嚴謹,找不出一絲破綻,劇情走到最後都能呈現出確鑿的證據,讓人感覺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除了劇情沒有尿點之外,主人公形象設定也很貼近生活。

男主張大勇雖然愛著女主高捷,但脾氣急躁,動不動就跟高捷吵架。人的七情六慾他都有,溫柔霸道專寵一人的光環在他身上不存在。

高捷同樣是女強人,有自己的觀點,小脾氣、愛吃醋、女人的小心思她一個不落下。

沒有聖母心、不傻白甜,但對張大勇的愛,對朋友的義氣卻能從她身上感受到。

呈現出來的都是普通生活中的男女,沒有強大到讓凡人望塵莫及的光環。

情節自然又流暢,所有的角色都是真情流露,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從他們身上體現的是:人生或許平凡,但絕對精彩。


《鑑證實錄》1-2部

同性戀、變性人、分屍、聞香殺人,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不敢拍的。

最初是衝著女主陳慧珊去看這部劇,結果卻被離奇、變態、撲朔迷離的劇情迷了眼,一發不可收拾,一集一集地追著看。

本該享受天真浪漫平凡生活的我,從此墜入童年陰影的深淵。

直到現在依然衝擊我三觀的是同性戀變性整容後殺人那段,每次重溫完心裡都要抖上三抖,發自心底的懷疑人生。

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故事很簡單,一個同性戀蠢萌男愛上了同性戀渣男,卻在交出真心後被渣男告知自己愛的是女人。

頓感絕望的蠢萌男選擇為愛犧牲,做了變性手術,並整成了美女,繼續勾引渣男。

勾引過程中發現渣男愛的依然是男人不是女人,多麼絕望的領悟。

同性戀變性人

於是被現實錘到地底下的蠢萌男,決定絕地反擊,報復社會,開始殺害跟渣男有關的當事人。

這些受害人其實很無辜,怪只怪遇人不淑。

除了尺度驚人,劇情的脈絡清晰也是一大吸引點,跟著主角一步步發現的證據和線索,你能很快猜出兇手是誰。

偶爾也會跟著主角跑偏,最後真相浮出水面時,絲毫沒有違和感。

心情跟著跌宕起伏,比玩真人版狼人殺還刺激。

比如,開篇紅白藍膠帶連環殺人案。總共出現三個受害人,都被放在紅白藍塑料袋裡。

這個案子中,助攻男女主找到線索的都是不起眼的小細節。

確定了第一個死者身份,是根據死者佩戴的隱形眼鏡型號,鎖定了嫌疑人。

但因嫌疑人右手連煙盒都抓不起,排除了他掐死受害人的嫌疑。

最後,幫助他們找到真正兇手的是常人不會在意的紫竹花花粉。

而三個受害者被殺死的唯一原因就是噴了玫瑰味的香水,兇手認為噴這類香水的女人就是「賤」,該殺。

「玫瑰帶刺,香水有毒」,這句話真該提前告訴這幾個女孩。

劇中主角人設也經得起推敲,林保怡飾演的阿sir曾家原和陳慧珊飾演的法醫聶寶言,因為這部劇成了非常經典的一對熒幕情侶。

雖然隨著年齡增長,涉獵了許多國內外各種影視劇,但聶寶言在我心目中依然是最有氣場的女神。

飾演的法醫果敢、聰慧、幹練,專業能力超強,而且還非常理智、善良。

碰到殺死父親的仇人時,她能理智應對,把工作和私人情緒分得很清。

很清醒地告訴仇人,自己在學習看開,雖然現在辦不到,但起碼在學著嘗試。

在大是大非面前,分得很清。

穿著打扮符合職場女性定位,優雅的珍珠飾品、得體的西裝、一絲不亂的髮型,處處彰顯著精英女性的精緻。

工作時冷靜、有條理,憑藉極強的專業知識,很快就能判斷是自殺還是他殺,自身散發的光環極其強大。

把法醫這個冷門專業詮釋的很有魅力,還把當時一批懵懂的少男少女帶入了法醫圈。

而林保怡飾演的曾家原恰好相反,雖然工作時是個認真、幹勁十足的阿sir,但私下就是個隨性、愛開玩笑的大哥。

時不時發射一個萌化妹子心的可愛炸彈。

關鍵時刻還會展現出驚濤駭浪般的男子氣概,一個平凡又極具雄性魅力的男人。

主人公形象貼近生活,又有放光彩的一面,讓人嚮往又不誇張的離譜,看著十分帶感。

但兩人在處理感情上有所欠缺,不值得借鑑。

愛不能藏著掖著,得大膽表達出來。


《法證先鋒》1-2部

得益於TVB,涉世未深的我掃除了許多認知上的盲點。

每當拿在劇中學到的知識跟小夥伴吹牛時,我都對TVB心懷感激。

除了阿sir、法醫,我還知道了破案、抓捕壞人時,還有一個職業就是化驗師。

《法證先鋒》算是我看的TVB劇里最有逼格的一部,從法證角度入手的警匪片。

它弱化了重案組阿sir和法醫的角色,著重突出了法證的威力。

那句「人會撒謊,但證據不會」影響了我許多年,以至於之後我跟人家吵架都先把證據拿出來跟人理論。

就算長成大人後,也只看對錯,不分利弊,被人冠上了耿直、直性子的大直男形象。

可以說是影響了我人生觀走向的一部劇。

跟上面兩部不同,《法證先鋒》中最震撼心靈的是專業知識的輸出。

先不說劇情多有節奏感,故事走向多吸引人,光那一件件專業儀器亮出來,就足以震懾住所有人挑剔的眼。

多波段燈、超能膠、離心機、酚酞測試,各種檢測儀器、藥水。這些道具的鏡頭出場頻率,不亞於一眾配角。

雖然不知道它們能幹嘛,但就是覺得高端、上檔次,啥都能化驗出來。

主人公的專業術語張口就來。

歐陽震華飾演的法證部高級化驗師高彥博說的羅卡定律:「凡兩個物體接觸,會產生轉移現象。即會帶走一些東西,亦會留下一些東西。」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劇中角色日常溝通時,也會輸出一些專業性的術語。就好比工程師會聊bug、平面設計會聊Photoshop,而新媒體編輯會聊熱點、選題一樣。

給你的感覺就是,他們一直生活在那個圈子裡。

專業能力吊打一眾小輩的高彥博,單憑鞋印判斷出兇手穿的是不合腳的鞋子。

再比如,劇中告訴你人的頭髮每個月都會生長1到2公分,這1到2公分就會記錄你這段時間裡吃過什麼藥。

劇情迷霧一步步揭曉,順便還給看片的觀眾上了一課。

類似的專業術語還很多,但影片不會硬塞給觀眾,而是把整個推理和論證過程理清,化成白話推到觀眾面前,就算是啥法律知識也不懂的小毛孩兒都能理解。

就因為這些有趣又有料的設計,那時看TVB劇不追星追職業,基本看完一部劇想換一個職業。

拋開科學性的專業知識和嚴密有邏輯的劇情,劇中還穿插了一些主演的日常瑣事。

你接受到的並不是硬邦邦的職場科普劇,而是充滿人情味的暖劇。

男主角高彥博有一個臥床多年的妻子,他除了工作之外,就是照料妻子,還會查資料找治療方法,對妻子一直不離不棄。

雖然妻子去世後,遇到了女主梁小柔,他依然對妻子放不下。

這是一個成熟男人才有的溫柔。

當面對梁小柔堅持去國外讀書,家裡老人催婚的尷尬局面時,他毅然站在梁小柔這邊,鼓勵他完成夢想。

這是給女友最大的愛意和安全感。

當然作為女主的梁小柔也不是一哭二鬧的花瓶,她撞破高彥博和美女在一個房間時,用專業知識分析出,這個男人沒有出軌。

這麼機靈又聰明的姑娘,沒有女主光環都會過得很好。

不過,《法證先鋒》也有一些槽點,尤其是第一部,案件畫面設計的太嚇人了,膽小的少年很容易留下陰影。

但對大人來說就不一樣了,約女朋友在家看片,把這部劇亮出來,不出兩集,她絕對會主動索要愛的抱抱。

身邊哥們兒親測有效,望各位笑納。


雖然多年過去,再看這些劇畫面有些渣,但完全不影響它們在我心目中神一般的地位。

就算知道劇情走向,情緒依然被它安排得妥妥的,該緊張還是緊張,該焦急還是焦急。TVB警匪片,讓你玩得就是心跳。

快進、倍速,在它們身上是永遠不存在的。

用心做出來的經典劇就像深巷裡的酒,越品越香。經過無數遍的反覆咀嚼、回味後,再磕時依然上頭。

TVB的警匪片,值得我們花時間為它瘋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