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獲獎者莫言:教育好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名校家長幫 發佈 2020-01-19T19:24:01+00:00

對於家長來說,教育好孩子,是終身責任,更是任何事業都比不上的成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更無法撤回重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對於家長來說,教育好孩子,是終身責任,更是任何事業都比不上的成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更無法撤回重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一定要堅持學習,經常反思,負起對孩子一生的責任。當孩子出現問題,往往是作為源頭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父母一定要及時自查,別讓你錯誤的教育方式,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眾望出品《必刷題》系列,從小學到高中,陪伴孩子成長,助力中考高考,為孩子學習護航。

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

經常聽人說:一個好父親,勝過200個好老師。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給予孩子的教育,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在父親的陪伴與教育下成長的孩子,會更加樂觀、開朗、自信、上進,比起從小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各方面的優勢都很明顯。

父親意志堅定,孩子就學會了百折不撓;父親勇敢獨立,孩子就學會了堅強無畏;父親胸懷寬廣,孩子就學會了大度包容;父親是非分明,孩子就學會了堅持原則……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每個父親都是使者,只有使者不斷進修,端正自己的觀念和品行,所培養出的孩子才能自立於人群之中。

在一個家庭中,父親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也是最好的教育資源。每個男人都可能成為父親,但不是每個父親都有能力成為一個好父親。成功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成功的父親,給孩子樹立優秀的榜樣,建立遠大的格局。

父親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將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力量源泉。

母親的情緒決定孩子的命運

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台上說過,影響他一生的人,是母親:「母親教會了我什麼是大愛和親情,什麼是寬容和理解,什麼是憐憫和同情,什麼是誠實和恥辱,什麼是堅強和不屈,什麼是人生和處世,什麼是學習和生活,什麼是夢想和志遠。」

如果說父親是家庭中的掌舵者、領導人,那麼母親則是一個家庭的調節閥、供氧機。對於孩子來說,父親是最信任的人,母親就是最依賴的人。

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來自於母親。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母親就要給予充分的愛,讓孩子體會到安全感,從而產生對於他人、對於這個世界的信任。

英國教育家巴盧說過:教育始於母親膝下,孩童耳聽一言一語,均影響其性格的形成。母親喜怒無常,孩子就恐懼擔憂;母親怨天尤人,孩子就鬱鬱寡歡;母親溫和慈祥,孩子就樂觀溫暖;母親寬容大度,孩子就有同理心。

母親決定一個家的溫度,更在潛移默化中決定著孩子的人性溫度。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人民日報》曾經發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無論父母賺多少錢,取得多大的榮譽,都比不上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榮光。

父母是孩子的終身教師,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

作為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對象,我們要給予孩子優秀的習慣、品質、人格和處世態度,為孩子的成長打好根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也是孩子一輩子的課堂。作為影響孩子時間最長、作用最深遠的地方,我們一定要重視家庭教育,為孩子的成才做好準備。教育是一場漫長的修行,不只孩子要學習,家長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時才是教育,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在你們不在場的時候,都是教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