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你準備新年出國游嗎?不想做啞巴遊客,做好四點英文攻略

marco學英語 發佈 2020-01-24T23:14:39+00:00

像菲律賓的旅行指南中,讀到一句「Withmore than 7000 islands, the Philippines is a beach bum's delight.」還從中學到了beach bum這個表達,表示「喜愛沙灘的人」。

出國旅遊不容易,人生地不熟本來就會讓我們很緊張,如果語言不通的話,壓力會更大。語言的學習要達到可以出國旅遊的程度是很快的,有些基礎的話,自己上網搜一搜,惡補一個星期沒問題了,因為我們要說的無非就那幾句常用的。沒基礎的話,一個月基本也沒問題的。

大學三年級的時候,申請了去美國的遊學的名額,在美國呆了一個學期。去美國之前查了很多資料,背了好多單詞,一直模擬要如何問路,打招呼,買東西問價格,差不多用了一個月時間上網搜索各種帖子狂補,才覺得日常生活中的英語交流一定沒什麼問題了。結果到了美國的第一天,我發現我學的可能是「假英語」。

在紐約坐公交地鐵和國內一樣,可以投硬幣或者購買Metrocard。那時候剛去,身上沒有一個硬幣,於是想找家超市換點,但是首次交流太緊張,加上聽不懂店家說什麼,又不敢問,找了零錢就回住宿的地方了。

回到住宿的地方立馬上Google了一下「什麼地方可以購買Metro card?」官方指南說在Pharmacy就可以,這個單詞是「藥房」的意思,但是和國內的藥店是不一樣的,在美國除了出售藥品之外,還出售雜貨。又google了附近的pharmacy,發現1公里內就有一家,嘴裡一直念叨著「Metrocard」,生怕念錯了尷尬。最終還是和服務員小姐姐一頓手語交流才完成了購買。

更慘的是,第二天坐公交才發現,公交車是沒有報站的,司機會說站點,但是我一句也沒聽懂,全程靠猜,感覺自己一下子成了廢人。

新年到了,現在大家都會選擇在過年出國遊玩一番,結合遊學和後來又出國旅遊了幾趟的經歷,給大家分享一下出國遊玩時,學習和使用英語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不要怕張嘴,肢體動作也能幫你天南海北地玩

在國外和人交流時,除了張嘴說話外別忘了可以用肢體語言來表達。連比帶猜,再加上幾個英語關鍵字,是可以讓對方聽懂的。

另外,想表達同一個意思,往往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別死揪著一個單詞不放,換一種思路。例如你不知道「開心果」怎麼說,就用簡單的詞來描述它,例如「it's a kind of small, green nuts」,就像在玩猜詞一樣,描述一樣可以的,別忘了現在手機還有各式各樣的app可以輔助,上網搜一搜圖片或者用翻譯軟體。

說完之後再用小本子記下來,日積月累,知恥後勇,終能為師。聽不懂一定不要裝懂,臉皮厚也是一種本事。


二、不是每個Native Speaker英語都很「標準」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口音,而不是標準學習資料上的英音或美音,所以要放寬聽力材料的範圍,保持大腦對各式口音的快速反應。

不是每個外國友人都是操著你想像中的標準口音的,倫敦本地人都可以有好幾種不同的口音,就跟我們的鄉村小鎮一樣,經常會有鄉音存在。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要慌,用最簡單的詞彙和他們反覆溝通。所謂的溝通流利,很重要的點是「見機行事」。多點有效交流,讓跟我們談話的人沒有壓力,對方也能更好地遷就我們去表達。

三、語言和行為上要有禮貌

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禮貌,尤其是在國外因為語言使用習慣的不同,更加要注重細節。

小學課本上學到的「Excuse me」「Sorry」「Thank you」"Please"在國外是最好派上用場的,包括公交司機,給你指路的路人,給他人一個微笑,說一句Thank you。

另外要注意情態動詞和虛擬語氣的使用。could/would除了是can/will的過去式之外,他們本身也是情態動詞。例如想點一杯咖啡,一定不要說「Give me a coffee」"I want to have a coffee",也不要直接說「A coffee...」等,而是要加上表示禮貌的用詞,例如「May I have...」"I'd like..."等,把please 掛在嘴邊。只是多說了幾個字,別人對待我們的態度也會好很多。


四、做好兩手準備

出國旅遊之前,要看一看國內網站上的一些攻略帖,螞蜂窩,攜程上都會有分享,也可以看看國外網站上的一些討論,了解風土人情的同時還可以順便學一些英語。像菲律賓的旅行指南中,讀到一句「With more than 7000 islands, the Philippines is a beach bum's delight.」還從中學到了beach bum這個表達,表示「喜愛沙灘的人」。

新年啦~~,祝大家玩的開心,學的快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