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怎麼了?

崔博文bowen 發佈 2020-01-26T03:45:26+00:00

「這個群體的人就是素質低」「她就是個綠茶」等等諸如此類的言語多多少少成為家常便飯,有時甚至不自知的使用而沒有察覺。

立場的力量不可忽視。

最近俞敏洪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以言論成名或許必會招致言論的報復。

可能我們都多多少少的帶有偏見吧。 「這個群體的人就是素質低」「她就是個綠茶」等等諸如此類的言語(降低斷章取義的風險,此處用等等涵蓋其他舉例)多多少少成為家常便飯,有時甚至不自知的使用而沒有察覺。從東非裂谷走出叢林自然將叢林法則刻入基因,算是一種自我保護。

這麼多年來如果說生活教會了我什麼,那麼就是立場的力量不可忽視。我們都各自帶著各自的立場行走於這個世界,與你本身無關,而只與你的角色有關。爭論和激辯從來不會幫助你說服對方,而只會顯得咄咄逼人而已。比如石油大亨們不會告訴你新能源有多麼清潔,哪怕此人平日裡非常注重環保(當然,但凡歸納總結必會有特例,如果非要較真到找出某一個石油大亨為新能源高歌背書或許也找得到)。

經濟學告訴我們,這世界唯一不變的是稀缺。所以我們一以貫之的追求資源。當然,追逐稀缺必會導致競爭,甚至擴大至戰爭,而人們依舊樂此不疲。於是有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史家絕筆。

追求利益自是無可厚非。本來如何追名逐利並且系統性的持續獲取便是千百年來的難題。歷來的王侯將相們自春秋大義瓦解以來,對於如何「拔最多的羊毛,聽最少的羊叫」進行過無數次周期性嘗試。這種隱含在資源分配博弈背後的潛規則被吳思在多年以前闡述的相當明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讀吳思的「潛規則三部曲」:《潛規則》,《血酬定律》和《我想重新解釋歷史》(注意,此處所指的潛規則與性無關,不要有期待)。除此之外,2014年出版的《獨裁者手冊》同樣告訴我們,權力的運行機制其實並非僅僅是簡單的「多數決」。民主與獨裁的運行本質其實相同,僅僅在於實際選民和制勝聯盟的規模大小不同。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一個房間裡的豬吃飯貓揀散食的動畫短片(《少數人的晚餐》),很是具有隱喻。我們永遠只看得到檯面上的事情(又或許只看見自己相信的,或是代表的)。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台桌幕布之下的鎖鏈,我們卻是永遠看不清晰。而「貓」們,只有喵叫的份,充當一個發聲的工具罷了。

當然,限於本體立場而竭力維護或許並非壞事,只是在我看來浪費時間。自然這並非須要你去認同,只是這世界這麼多人,每個人又有這麼多事可以做,而我們的時間又何其短暫。每當看到書架上擺滿這麼多接來下打算讀的書,心裡便會感覺稍許的充實。這充實感想必更多的是對於未來滿足感的折現價值的即時體現吧。聽人說過,「沒有讀過的書永遠比你已經讀了的書有價值」,好像記得是梁文道說的吧,確是深有同感。這時代的速度太快,據說全世界每一天會出版3000種新書(注意,是3000種,而不是3000本,而且這個數字與日俱增),真的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那麼真的就如莊子所言「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麼?或許人類終究無法破譯宇宙終極真理,或許物理學家永遠也無法搞出大統一理論,又或許宇宙熱寂之後,連那「詩云」(見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也歸於暗淡;我們終將無處躲藏,而我們又其實無需躲藏。

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還是讓我們這些關注於自身進步的人們,一起學習,一同感傷,一併前行。

「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就當我們依然年輕。

關注《英賢社》微信公眾號:yingxianshe。

世界如此荒涼,只能培養一顆寂寞的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