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經驗教訓,來自患上甲狀腺癌的美女小護士

溫哥華小文青 發佈 2020-01-03T04:57:08+00:00

小仙女初現身某一日群里突然來了一個嘉定的小護士,自己得了甲癌急切的找大家尋求幫助。但有一點,無論是哪種治療方式,都需要有專業的人來把控和操作。

小仙女初現身

某一日群里突然來了一個嘉定的小護士,自己得了甲癌急切的找大家尋求幫助。她話語十分的急切,言語之中瀰漫著悲傷的味道,似乎隔著電腦螢幕都嗅到她眼角的淚水。她的出現,迅速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她管自己叫小仙女,經常說自己是又仙又妙,她在微信群里發的圖片都是下面這個樣子的:

她說自己全靠一口仙氣活著,她的朋友圈通常是這個樣子的:像我們小護士不用睡覺樣的,大家全憑一口仙氣吊著。

儘管她看上去是一個矯情而自戀的小姐姐,可是當她在群里說起自己的甲癌治療經歷的時候,我們大家真的都驚呆了。

2013年的第一次手術

2013年的時候,小仙女在自己的喉結旁邊摸到了一個東西,摸著還會來迴轉動呢。那時候的小仙女正好在上海六院實習呢,還奇怪自己怎麼長了一個男人的喉結。於是屁顛屁顛的去做了個彩超,彩超提示是甲狀腺腺瘤,周圍還有兩個淋巴結呢。小仙女馬上把自己的病情告訴了自己的實習老師,實習老師於是給小仙女找到了一個本院最知名的專家。

據資料顯示,這位煩又笨醫生可是真正的專家,不僅是上海六院的甲狀腺外科扛把子的,而且在民間的排名能進入中國甲狀腺領域的前十。甚至在私家醫院的網站上,他一次問診的費用達到了驚人的三千人民幣,小仙女剛開始對於大名鼎鼎的煩有笨醫生那還是相當蔥白的。

初次見到了煩又笨醫生,醫生粗粗看了一下彩超和血液檢查的報告,就把手放到小仙女的脖子上摸了兩把,馬上下了結論:你這肯定是良性的。小仙女聽了特別的高興,專家就是專家!最搞笑的是,小仙女和她的家人也沒有和醫生商討過手術方案,甚至不知道她們將要面臨的是腔鏡的手術,只是模模糊糊的聽醫生說好像脖子上不用留疤。小仙女想,反正就是一個良性的東西,而且做完不留疤自己還是美美噠,做就做唄。

很快的就排到了11月的手術,小仙女進手術室前呼啦啦的簽完了一堆字,然後就深深的睡著了。醒來之後的感覺就是,哎呦喂,怎麼自己的仙氣不見了。小仙女手術前一直靠著她的仙氣活著,可是手術後仿佛脖子就不屬於自己了,每天起床都要用手把自己的脖子抬起來才來能完成整個起床過程,用了好幾個月小仙女才覺得自己的仙氣恢復了一點。

幾天後小仙女出院拿了病理報告才知道,自己的腫瘤是一枚2.5厘米的乳頭癌,手術方式是腔鏡半切。醫生手術中出來問仙女媽,腫瘤是惡性的,要不要馬上打開脖子再來一刀。仙女媽問醫生要緊嗎,醫生說肯定不要緊,大不了以後再來一刀。正是這大不了以後再來一刀,開啟了小仙女的漫漫求醫路,從當初的不要緊變成了目前的四刀等待中。

儘管甲狀腺乳頭癌是最惰性的癌,儘管大多數的情況下甲狀腺癌並不直接影響壽命,可這也是建立在客觀評估,規範治療的前提下。我幾天前問了小仙女一個問題,你覺得甲狀腺癌改變了你的生活嗎?她沉思了好久才說出一句:我爸媽覺得是改變了,我自己不知道,因為我也不知道我本來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的?事實是,這稀里糊塗的第一次手術不僅讓小仙女失去了當年懵懂的愛情,也為她日後的生活埋下巨大的危機。

第一次手術告訴你的事

穿刺才是最準確的術前評估

正是術前傾向良性的彩超單子,和煩又笨醫生的摸一摸後說肯定良性的那句話,開啟了小仙女日後的漫長征程。其實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不要去相信誰的神手和誰的神超,穿刺才是檢驗好壞的金標準。

2.5厘米良性的甲狀腺腫瘤一般是不需要手術的。如果你的彩超報告傾向是良性的,或者是傾向位置很好的微小癌,那麼你定期的隨訪彩超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彩超報告傾向是惡性的,那麼請記得穿刺後再進行手術。甲狀腺手術前一般都是需要穿刺的,除開甲亢和旁腺瘤的情況外的甲狀腺手術術前都是需要穿刺的。

回到這個小仙女的情況,如果當年的她知道自己是惡性的腫瘤,也許就不會使用腔鏡。事實上,她術前的所有檢驗報告看上去並不是完全不值得擔憂,比如彩超在左甲狀腺旁就有兩個可見淋巴結。另外她手術前的甲狀腺球蛋白高達到四位數,儘管這個指標並不能去區別腫瘤的良惡性,但是如果腫瘤是惡性,這個指標越高往往代表腫瘤可能有更大程度的轉移,但是她的主刀醫生似乎壓根沒考慮這麼多。

合理看待和使用新技術

現在有很多甲狀腺手術的方式,包括腔鏡和達文西手術。很多人盲目的蔥白的新技術,認為新技術更貴,理所當然的效果更好。但是對甲狀腺手術來說,無論是腔鏡和達文西手術都要建立更長的內部通道,內部的實際創傷往往更大,不過是暴露在表面的切口小了。據小仙女自己的回憶,第一次手術雖然僅僅是一個腔鏡的半切,但是術後的恢復確是最難熬的。

我覺得凡事都不應該絕對,每種方法都會有一定的適用性,在甲癌治療上也一樣。無論是觀察還是手術都是可以選擇的,無論是半切還是全切都是可以選擇的,無論是開放手術還是腔鏡或者達文西手術也都是可以選擇的。但有一點,無論是哪種治療方式,都需要有專業的人來把控和操作。2012年上海六院剛引入甲狀腺腔鏡手術,在小仙女做手術的2013年,煩又笨醫生壓根不會用腔鏡進行中央區淋巴清掃,所以在小仙女的手術中,醫生知道了腫瘤是惡性的,也看到了甲狀腺旁的轉移淋巴結,但是最終選擇了無動於衷的把轉移淋巴結保留了下來。小仙女的問題不是當初選擇了腔鏡,而是讓不專業的專家給她進行術前評估和腔鏡手術。

醫生醫院和病人的有些時候的目標是相同的,但有的時候不是完全相同的。有時候醫生醫院更在意的是創造「我們醫院完成了多少例機器人手術,數量居全球第一」這樣的新聞大標題;而病人更多的時候在意的是手術的安全和完整切除。我經常發現有的醫生連基本的甲狀腺全切和中央區清掃的開放手術都做不好,但是不斷的在網上宣傳自己又第一個發明了單孔腔鏡切除甲狀腺的手術。並不是說新技術不值得鼓勵和提倡,但是作為一個病人,如果一個醫生連基本的開放手術都做不好,你又何必讓他給你嘗試做單孔腔鏡或達文西的手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