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蘇聯這位物理學家太自負,楊振寧、李政道差一點錯失諾獎

青衫李探花 發佈 2019-12-30T17:38:22+00:00

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級物理學大師,今年已經97歲高齡的他依然在為國家的科學事業奔走疾呼,一腔愛國熱忱可昭日月。1957年,35歲的楊振寧和31歲的李政道,這兩位年輕的物理學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從國王手裡接過諾貝爾獎牌和證書。

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級物理學大師,今年已經97歲高齡的他依然在為國家的科學事業奔走疾呼,一腔愛國熱忱可昭日月。

1957年,35歲的楊振寧和31歲的李政道,這兩位年輕的物理學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從國王手裡接過諾貝爾獎牌和證書。

他們是世界上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的年輕科學家之一。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是「宇稱不守恆理論」。

楊振寧、李政道這個研究成果如果不是因為前蘇聯一位物理學的自負,或許就與李政道和楊振寧失之臂了。

前蘇聯這位物理學家叫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

這位朗道先生被譽為「最後一個全能物理學家,是著名的神童」。

莫斯科物理問題研究所所長卡皮查說:「朗道在整個理論物理學領域中都做了工作,所有這些工作都可以用一個詞來描述——卓越」

1962年,朗道因為遭遇車禍,病情惡化,瑞典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害怕這位物理學家身體支撐不住,破例把諾貝爾獎頒發離開打破在瑞典舉行的慣例,由駐蘇聯大使代瑞典國王授予這位偉大的物理學。

1958年,蘇聯原子能研究所為了慶賀朗道的50壽辰,曾經送給他一塊大理石板,板上刻了朗道平生工作中的10項最重要的科學成果,把他在物理學上的貢獻總結為「朗道十誡」。

朗道的確是一位天才級物理學家。

他對多種科學領域都有百科全書式的知識,特別對邊緣科學表現出強烈的興趣,使他觀察事物敏銳,分析問題深刻、全面,富於創見。

朗道曾這樣評價過自己:費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能物理學家」,在費米逝世以後,現在我就是最後一位全能物理學家了。

朗道的這種自負不僅是在功成名就之後,在他求學之時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有一次,愛因斯坦演講,當主持人請聽眾對演講者提問時,一位年輕人從座位上站起來說道:「愛因斯坦教授告訴我們的東西並不是那麼愚蠢,但是第二個方程不能從第一個方程嚴格推出。它需要一個未經證明的假設,而且它也不是按照應有的方式為不變的」。

與會者都驚訝地回過頭來注視這位似乎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愛因斯坦用心地聽著,對著黑板思索片刻後對大家說:「後面那位年輕人說得完全正確。諸位可以把我今天講的完全忘掉。」


朗道的自負也讓他遭受錐心之痛,也從另一個側面成全了楊振寧和李政道這兩位年輕的科學家,讓這二位成為科學界冉冉升起的兩顆耀眼的新星。

1956年,蘇聯物理學家沙皮羅在對介子衰變的研究中,發現了介子衰變過程中宇稱不守恆。他向朗道介紹了自己的發現。

朗道過於相信自己的直覺,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宇稱一直是守恆的,無論是在宏觀狀態還在微觀狀態。

其實這個時候朗道在學業上已經非常霸道了,簡直像一位霸道的君主;凡是與他的物理直覺不合的想法,必定是錯誤的。所以當沙皮羅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論文請他審閱時。他卻連看也不看,若無其事地將它扔在一邊。

幾個月之後.楊振寧和李政道提出了沙皮羅已經發現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的理論,不久,又由吳健雄用實驗做出了證明。第二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沙皮羅因為朗道的隨手一扔,雖然發現在先,最終與諾貝爾失之交臂。

當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傳到朗道耳中,他才如夢方醒,認識到自己扔掉的是什麼。但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一切都已經晚了。天才和成就造就的自負使朗道斷送了前蘇聯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一次寶貴機會。


俄羅斯大師輩出,因為俄羅斯盛行精英教育,而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體系。

比如俄羅斯的數學現在依然是世界一流的存在,他們培養數學人才,從初中就開始了。

俄羅斯的小學生畢業時,能夠從一本全國公開發行的數學物理科普雜誌拿到一份試券。做好之後寄到指定的部門,有專門來評卷。

成績理想就能得到一個口試的機會。來口試的不僅有中學老師,還有大學教授,能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通過口試的就可以進入專門的數學中學。像莫斯科就有四五所這樣的數學中學。在這裡上學,除了別的課程,還有一半時間要用來學數學。而且一周有兩次去少年宮聽課的機會。來上課的全是莫斯科大學的世界一流數學家,比如柯爾莫戈洛夫。

他的地位大概相當於楊振寧在中國物理界的地位吧。

想一下,楊振寧給中學生上物理課,在我們看來太浪費了,但俄羅斯人就是這麼幹的。

莫斯科大學就有柯爾莫哥洛夫中學。對全國招收有天賦的學生,學費免費,貧困學生還有補助。而且這樣的特殊學校絕對不允放走後門的存在。

俄羅斯的大學是有開後門的,但都是二線大學,像莫斯科大學這樣的學校,絕不可能有走後門進去的。等於211可能有,985不要想。因為這些學校是為國家培養最頂尖人才,不是為權貴服務的。

俄羅斯大學的理工系相當難畢業的。據說能從莫斯科大學數學系畢業的中國留學生,一年頂多一兩個人。

所以,莫斯科大學的留學生極少,尤其是理工科的,語言就把大部分擋在了門外,他們使用俄文授課,論文使用俄文發表,你如果是需要陪讀生才能過語言關的,還是趁早回國吧。

因為留學生不多,所以莫斯科大學的世界排名很低,只有九十多名,但沒有人會說莫大會比北大清華差。

拿到了北大清華的博士學位,想進大學當教授不太容易,而莫大的數學科學博士,到世界一流大學當個教授基本很輕鬆,美國的大學基本上都會有來自俄羅斯的教授。

有人戲稱,美國大學就是美國教室,俄羅斯教授,中國學生。

時到今日 ,俄羅斯的理工教育依然是世界最強的存在。

比如蘇聯的中學教材就是由柯爾莫哥洛夫等一線數學家來編寫的。

柯爾莫哥洛夫上數學中學的學生上完課之後,這些講稿還會發表在俄羅斯全國性的科普雜誌上,這些雜誌不但在俄羅斯很暢銷,很多歐美國家的孩子也買來看。

所以,俄羅斯的孩子看到的科普書,都是國家最牛的科學家編寫的。他們通過這種薪火相傳,把科學普及下去。俄羅斯的精英才會層出不窮。

建議大家有機會,可以給孩子讀一讀俄羅斯的理工科普書。

像俄羅斯有一套國寶級的理工科普書。

這套書叫《俄羅斯大師科學叢書》,一共十本。是俄羅斯最有名的科普大牛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寫的。

他牛到什麼程度?

為了表彰他的成績,人類拍到的第一個月球環形山,名字就命名為「別萊利曼」環形山。

這套書一共有十本

裡面充滿了各種開腦洞式的運算方法。

各種奇妙的實驗。

全部都是聯繫實際的幾何題。用幾何解決實際碰到的問題。

用力學理解世界。

提供各種我們忽視的問題,比如太陽跟地球,哪個對月亮的引力大?

一些小工具就能做出深刻的物理實驗。

非常多的想不到的問題,比如雪能不能燒開火。

可以說,理工類的基礎的一些知識,這套書全講到了。

這裡面的講解很多有趣的現象,比如在一輛行進的火車上,有一個點卻是往後開的。這個點是什麼點呢?

還有怎麼不靠近樹來測量樹的高度。

這個書,說實話,不是一個隨便看看的書,不是那種漫畫類的科普書。它切入的點很淺,但會慢慢講到很深的知識。

這個書比較合適小學高年級以及初中的孩子。孩子還需要一定的閱讀能力的。在孩子的學習中,可以看一些漫畫類的科普書,但最終一定要歸到這樣專業性的科普書上。

因為高考的時,題目就幾乎全是文字的。好多孩子連題都讀不完讀不懂,就是只看漫畫型的,不看文字型的。

看了他們俄羅斯的書,你才得懂俄羅斯為什麼這麼牛

我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看看這套俄羅斯人寫書。對孩子提高科學認識,尤其是漲成績,很有效果。為什麼呢?

一是俄羅斯本身的教育是世界一流的。他們的教學方法很特別。

另外,俄羅斯的教學體系跟中國教育是無縫銜接的。因為中國的教育體系就是學蘇聯的啊。

最後,中國更容易理解俄羅斯的思維模式。大概大家還是有淵源的。

二來,我們引進英美的書多,但俄羅斯的引進的少,這意味著,一旦引進,就是這個類目最好的。

今天特地把這套書介紹給頭條的讀者,這套書一共十本,原價是301。社裡給到我們頭條的團購價是135。

這套書包括了數理化的各個層面,適合小學到初中的孩子,孩子看完後,對數理化就會有一個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這個書在頭條三個月不到,售賣了六萬多套,大家可以進去看看已經購買的用戶的評價。

大家點下面的橫條參團預訂,讓孩子接受俄羅斯的一流輔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