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送給荀彧一個空盒子,荀彧於是就自殺了?這中間有何隱情?

歷史深度揭秘 發佈 2020-01-26T12:08:52+00:00

關於那個空盒的說法有一個,與諸君饗之:荀令君官封尚書令,爵萬歲亭侯,主持朝政十餘載,曹公主外、令君主內,二人又結為親家,曹公於他又有賞識之恩,恩賜已極,空盒之意是為---能給你的我全都給你了,我再沒有什麼可以給你了...

關於那個空盒的說法有一個,與諸君饗之:荀令君官封尚書令,爵萬歲亭侯,主持朝政十餘載,曹公主外、令君主內,二人又結為親家,曹公於他又有賞識之恩,恩賜已極,空盒之意是為---能給你的我全都給你了,我再沒有什麼可以給你了...令君見證了曹公大業的一步步成長,也見證了他野心的一點點增長,令君的一生非常糾結,他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有知遇之恩的曹操,也不願背叛漢朝,背叛所謂的正統,於他而言或許只有離開人世才能擺脫這些,於是令君服毒自盡。

荀令身為侍中守尚書令是輔政地位,曹操錄尚書事,荀彧許多事也都要輒白曹公,他雖領朝政(扣過曹操的奏章),但手裡也沒兵,也不是對曹操真能有毀天滅地的威脅。以及"皆與彧籌"和"誰能代卿為我謀者",還有官渡傳信,這不是很典型的君臣相得,信任敬重嗎?你解釋為全為公事,也未免太過絕對。君臣間的深厚一定要一起吃飯睡覺死後大哭大號嗎?還有關於身後事,你說只有獻帝。。。。難道曹植作誄潘勖碑文追諡敬侯荀惲承爵領虎賁中郎將都是獻帝的意思嗎?曹操確實沒有記錄其本人態度,毫不關心,未免矯枉過正吧。其實直至建安十七年前,曹荀二人並未有什麼不正常處,"及得荀令君書,具亮忠誠"荀彧還能幫衛瑧證明清白,曹操也信了。

謀士之忠都是極讓人感動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獨為報一知遇之恩,如諸葛,如龐統,皆為一忠字捨棄一生,卻都沒達到目標。不過他們卻不是最可悲的,可悲的是如荀一般明知其主非其類也,卻為報知遇之恩一生盡忠,同時糾結和矛盾著。我真想問曹操何德何能能讓你如此痛苦的活著。即是漢朝的忠臣,又是曹操的忠臣,唉,一開始這並不矛盾,可惜,曹操也是無可奈何,那膨脹的權力與野心,我想曹某人就算是老了心裡也糾結過如何對待漢朝吧,年輕的曹操是真忠臣。

每讀「大漢故征西將軍曹侯墓」云云,未嘗不唏噓太息。士為知己者死,而彼時皇帝為國之元首,忠君與報國幾乎是一個概念。孟德有知遇之恩,漢帝有正統大義,相背兩難。我想阿瞞稱魏公那個夜晚,荀彧一定逡巡於府中良久。也許他預見曹孟德會一步步由魏公而魏王而魏帝。翦滅群雄,興復漢室終於成為南柯一夢。所有的努力都只是螳臂當車。國士是有理想,有底線的。我個人覺得荀彧談不上是曹操的忠臣,他和曹操一直不是主從關係,而是創業合伙人的關係,只是後來散夥了。

戰友感情當然是有的,但可能更多是不是忠漢還是忠魏這樣的精神之爭,更多是背後的門閥利益和政治藍圖導致的分歧。自古有點權力的人,都在試探自己的屬下。他們知道凡是人都是有需要的,卻還是希望能找到甘於犧牲個人利益而成全大我的屬下。這樣的屬下可遇而不可求,比如劉邦得張良,劉備得諸葛,毛得周……但現實里發生最多的,還是漢哀帝得王莽,曹丕得司馬懿,光緒得袁世凱……我倒覺得老曹心中未必沒有猶豫,以更為人格化的角度來猜想,饋空器實際上是一種警告,也是一種給予選擇的行為:你荀彧可以選擇繼續當士,同時選擇不祿;也可以選擇不當這個士了,把空器合上,原封退還,表明態度,選擇致仕回家,以你我數十年的情分為交換,我給你一條活路。

荀彧長期鎮守許都,在許都的影響力恐怕比曹操都大(曹操長期在鄴城)。曹操怕是不會留著荀彧的性命。曹操當時以讓朝廷重臣荀彧勞軍的名義,講荀彧騙到江南前線,要殺荀彧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當時的情形,荀彧應該是已被軟禁,情況之惡不只一個空盒而已。荀彧之死並非無聲無息:按《三國會要》喪制:魏武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甘露二年,大將軍參軍太原王倫卒,偷兄俊作表德論以述遺美云:「只畏王典,不得為銘,乃撰錄 行事,就刊於墓之陰云爾。」同一章又記載:「建安十年禁厚葬。」可推測從建安十年一直到甘露二年,曹魏都是嚴格禁止立碑的。荀彧死於建 安十七年,荀彧傳裴注、文選和藝文類聚都分別提到了潘勖為荀彧寫碑,可見死後是立了碑的,而此舉明顯違背了曹操的禁令。

​誰有權利同意荀彧葬禮逾制呢?顯然只有曹操一人而已。也許史書上這個故事,並不一定實有其事,只是意在表明的是荀彧的死是一場默契,曹荀二人都心照不宣。荀彧選擇自行削弱荀家、潁川世族的力量,這是對身後家族勢力的保護,也是對曹魏勢力的妥協。正如陸遜死到臨頭才明白自己一片忠心無法改變孫權的不安,世族力量終究是架在皇權頭上的一把刀,荀彧身上的矛盾,正是作為一名志向超越世族而又是世族領袖的矛盾,所以當他意識到自己為了家族利益而被迫站在曹的對立面時,只能選擇以死為曹讓開道路,而這最終的局面是曹為了穩固朝局而打擊世族時最想看到的又是不容易痛下黑手做到的,所以他用大型的喪禮表示了自己的深痛,卻沒有在此事上大做文章為自己迫害一位美名遠揚、頗具政治影響力的人物洗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