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裡有這麼多的紋路!正常嗎?

文玩百科錄 發佈 2020-01-03T14:26:13+00:00

為什麼紫砂壺不管做工有多少精細,裡面一定有很多細小的紋路,只是有的多,有的少而已。收縮紋,是紫砂壺中比較常見的紋路,主要出現在壺壁和壺底之間,緊靠接縫中下部和手工接縫處,呈現很多非常規則的褶皺紋路,行話稱之為「皺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紫砂壺不管做工有多少精細,裡面一定有很多細小的紋路,只是有的多,有的少而已。尤其是在壺蓋、壺身內壁特別明顯。

其實,紫砂壺的紋路主要的有三大類:泥凳紋、收縮紋、太陽紋。

泥凳紋,我們前面講過。很多陶手制壺的工作檯都是木頭做的,木頭上有一定的細小的條紋。

而陶手在制壺的過程中,因為需要拍打泥片,所以就會在泥片的一面留下桌子上的細小的紋理,燒制之後,紫砂壺的內壁就會出現一些沒有規則的橫向的紋理,這種紋理我們稱之為「泥凳紋」。

很多朋友都以紫砂壺內壁有沒有泥凳紋作為是不是手工壺的標誌,其實這種方法已經不靈了。因為現在陶手的工作檯不一定都是木頭做的了,很多甚至都是大理石的桌台,所以不一定會有相關的紋理。

收縮紋,是紫砂壺中比較常見的紋路,主要出現在壺壁和壺底之間,緊靠接縫中下部和手工接縫處,呈現很多非常規則的褶皺紋路,行話稱之為「皺皮」。由於器型以及泥料收縮的問題,燒制完後就會出現褶皺的紋路。

當然了,不同的泥料收縮比例不一樣,因此褶皺的程度也不一樣。例如朱泥的褶皺率就很高,而紫泥則相對來說會比較少見一些。

太陽線,指的是紫砂壺內的底部,有一種由中心向四周呈發散狀,如太陽光芒線的紋路。

這是在紫砂壺成型過程中,為了使表面光滑平整,工手們使用工具對壺底進行整理時留下來的,俗稱「推牆刮底」。竹片在泥片表面划過,最終形成了這一類「太陽線」。

以上三種紋路,是手工壺(全手和半手)製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個陶手水平有多高,這些紋路都是一定會存在的。細心的陶手會將這些紋理處理的乾淨一些,處理的精細一些。

如果你的紫砂壺內壁乾淨光滑,反而要引起警惕,很有可能你買到了一把化工壺或者機車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