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穎對兒子Kimi的教育,值得每個二胎或者想要二胎的父母學習

小爸爸育兒 發佈 2020-01-09T17:45:42+00:00

導語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家長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不願意分享」,讓很多媽媽爸爸感到很是困擾。「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呢?我們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學會分享呢?

導語

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家長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不願意分享」,讓很多媽媽爸爸感到很是困擾。

「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呢?我們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學會分享呢?

前段時間我收到一位粉絲的留言:說自己的寶寶其他的方面都特別好,聰明、可愛、活潑、有禮貌,就是太小氣了,不願意跟別人分享!這讓她特別的苦惱。

她講了其中一件事情的經過:有一次同事帶孩子來她家玩,只要同事的孩子一拿她的玩具,她就要搶。一拿她的書,也要搶。網友好說歹說、軟硬兼施,她家寶寶就是不肯,最後以兩個孩子的哭鬧收場。而且這種情況已經出現好幾次了。


相信很多家庭都會出現孩子爭搶玩具的情況,而且很多家長會礙於面子,會強硬地把玩具從自家孩子手裡奪過而送給對方。而且還會批評自己的孩子「你怎麼這麼小氣,給弟弟妹妹玩一下怎麼啦?。

這是我們大部分家長的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不對的行為」,然後對自己的孩子說教,要跟別人分享等等。但大家有沒有反過來想過,如果是你珍愛的東西你會心甘情願的拿出去和別人分享嗎?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也是「我不願意!」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有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的東西,大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小爸爸覺得分享應該是自願和快樂的,不能因為家長的面子而強迫孩子分享,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孩子不願意「分享」,是天性

心理學教授吉恩·迪賽會說:「幼兒從天性上來說是自私的。行為學研究告訴我們,慷慨的行為會隨年齡的增加而形成。

「物權意識的敏感期」相信很多朋友還不太了解這個,物權意識的敏感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敏感期,主要是出現在2歲以後。這個時期的寶寶會常常說「我的」「這是我的」「你不許動」,這個時期孩子幾乎不會和別人分享。

但在大人的眼中這就是「自私」的表現,其實不是自家孩子自私,而是她還沒有分享的概念。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我們家長要表示理解,因為這也關乎著孩子的安全感的培養。一般這個敏感期會持續6-12個月左右。

當寶寶3-4歲的時候,物權意識被充分肯定和保護後,寶寶開始願意交換和分享自己的物品。到寶寶4-5歲的時候,他開始學習理解「我們的」、「大家的」這個概念。到5-6歲的時候,開始初步形成成熟的物權意識。這時期的孩子願意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孩子要「順」不要「逆

我記得孫瑞雪老師在《捕捉兒童敏感期》里提到:如果強制物權敏感時期的兒童分享他的東西,會給他造成巨大的恐懼感和危機感。

物權敏感時期的孩子父母一定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應該儘量順著孩子的意願去引導分享的行為。這個時期的孩子的處事哲學就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

比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會分享,我們更需要學會尊重孩子。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網絡上曾經有這樣一位媽媽,因為支持孩子不分享,火了,被網友轉發了二十多萬次。

有一天這位媽媽帶兒子去公園玩,在玩耍的過程中,突然幾個男孩圍上來,要兒子分享他的玩具,兒子被嚇得不知所措,緊緊地把玩具抱在胸前,並且向媽媽尋求幫助。

媽媽沒有強迫兒子一定要分享,而是鼓勵兒子:「你可以對他們說『不』,你不想給,就拒絕!」

從媽媽那裡得到支持以後,兒子勇敢地拒絕了那些孩子。

而且這位媽媽還向這些孩子解釋道:「那是他的玩具,他沒有必要一定要和誰分享,他已經說『不』了。如果他想要分享的話,他會和你們分享的。」

比起很多家長為了面子強迫孩子分享,這位媽媽更懂得尊重孩子,理解並且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給這位媽媽點讚!

強迫孩子「分享」,孩子長大後更「自私」

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分享」,其實這一類的孩子長大後更「自私」。因為這是在給孩子灌輸一種「分享=不開心」的觀念,孩子會打心裡厭惡分享這一行為,即使以後長大了知道「分享」是怎麼回事,也不會主動分享,並且會更自私。

很多的二胎家庭的理念都是大寶應該讓著小寶,有什麼好的東西都應該讓著小的,而且每次嘴裡都會說:「你是哥哥,要讓著弟弟,要懂得分享」,如果哥哥不肯,家長們就會一把搶過玩具,直接拿給弟弟。這就會讓哥哥認為,哦,原來這就是分享,哼!我不喜歡分享。


當你強迫自己的孩子分享的時候,多想想自己當初小時候「心愛之物」被強迫分享時候的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相信你就不會做出這種舉動了。

林志穎對兒子Kimi的教育,值得每個二胎父母學習借鑑。我記得林志穎在一次節目中,分享了自己對兒子Kimi的教育。Kimi的雙胞胎弟弟出生以後,林志穎很擔心Kimi作為哥哥不懂得分享,而且因為在弟弟們沒有出生的時候,Kimi一直是作為獨生子女教養,缺少可以分享的玩伴。所以林志穎夫婦想了一個辦法,就是以弟弟們的名義給Kimi送玩具,讓Kimi明白弟弟們是願意分享玩具給他的,是愛哥哥的。Kimi做的也很棒,很會照顧弟弟們,把自己的玩具都分享給弟弟們。

父母平常生活中怎麼讓孩子學會分享

讓孩子學會分享重點在於讓孩子在分享的氛圍中成長,而不是教會孩子分享。讓孩子學會分享,關鍵在於讓孩子體驗分享,他才能從內心理解分享的意義。

1)、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分享

孩子愛玩是天性,只要孩子玩的開心了,就不太會去計較東西是不是自己的了。平常寶媽可以多約差不多歲數的孩子跟寶寶一起玩耍,剛開始寶寶肯定不會太願意,慢慢的就好了。這時候寶寶會被玩具吸引,漸漸的也就不會那麼「小氣」了。

如果孩子還是堅決表示不同意分享的時候,我們家長一定要接受,慢慢來,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慢慢成長的。你可以像上面那媽媽一樣直接告訴孩子:「如果你真的不願意,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如果這時候孩子還比較猶豫,我們家長可以做適當的做些引導,比如說:「你看,小弟弟很傷心,你記不記得上次你想要哥哥的挖機哥哥不給你的時候,你是不是很傷心呢?」我們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共情。有科學研究表明,當孩子越來越習慣於同理他人,也會變得更樂意分享。

平常我們父母可以多參加野餐活動,讓孩子多體會「我們家的東西給別人吃、給別人用、別人的東西給我們吃」等等行為,在這樣一起因分享而開心的氛圍中,學習分享,享受分享。平常在家,爸爸跟媽媽也可以多分享互動,比如:食物分享、愛的分享,父母的榜樣作用比任何語言說教都要強得多!


2)、讓孩子在閱讀中學會分享

 這時期的孩子特別愛模仿,日常我們父母的舉動,閱讀角色扮演等等。我自己是特別注重孩子的閱讀培養,因為閱讀對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溝通能力、認知能力、創造力、想像力,情感發育等等,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家現在有100多本繪本了,其中他們最喜歡繪本之一的就是這套寶寶成長金典故事繪本閱讀,其實讀繪本就是潛移默化用寶寶能聽懂的語言告訴寶寶分享的意義和道理。


每次晚上我給他們讀繪本的時候,我經常會帶著他們一起扮演故事裡面的角色,比如讓寶寶來扮演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別人分享的角色,我或者妻子來扮演接受別人禮物的角色,然後再交換角色。經過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真實、直接的情感體驗使得角色的分享特徵固定在寶寶的心中。這時,寶寶就真正從「小氣」的寶寶成長為願意和人分享的可愛寶寶。如果你想真正理解孩子的世界,請一定不要錯過這套書。


小爸爸育兒結語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我們曾經也都是孩子。在教會孩子「分享」的背後,其實我們家長也在學會包容。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行為,而「分享」這種行為習慣的養成同樣需要我們父母的耐心。

作者簡介:雙胞胎奶爸、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專注親子育兒!關注@小爸爸育兒 一起探討育兒,點讚不花錢哦,喜歡的可以點讚轉發哦!

感謝閱讀——

(本文為小爸爸育兒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