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了107年,為何還有人沒離開皇陵呢?難道還有人發工資?

張老師說歷史 發佈 2019-12-31T05:49:32+00:00

之所以現在還有守陵人,一方面是周邊有景區,部分收入會劃撥給守陵人作為工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長久的守護,守陵人們早已在陵墓旁邊建立了村莊,世代生活在哪裡,因為世襲的緣故,不少人謹記祖訓,除了耕種生存以外,還會把守陵當做自己的職責。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朝代,它的滅亡意味著我國千年封建時代的結束。可是到現在為止,清朝已經滅亡了有一百零七年,卻依舊有人守著清皇陵。這些人在清朝滅亡前,是朝廷的公職人員,按月發放俸祿。但如今為什麼他們還是沒有離開皇陵呢?難道還有人發工資?

眾所周知,古代中國都是皇權社會,因此特別注重皇陵也是理所當然。人死後本就忌諱被活人打擾,而且,皇陵裡面的陪葬品,每一件都意義非凡,每一件都價值連城,因此,在清朝的統治期間,採取了很多辦法來保護皇陵,守陵人便是最直接有效的。

看守皇陵的人也都不是隨便找的,一般來說,看守皇陵的往往是經過挑選的大內侍衛。並且他們的官職和工作是需要世襲的,即長子要在父親退休或者去世後繼續看守皇陵。溥儀退位時,國民政府承諾守護皇陵,並撥付財政給守陵人。但隨著軍閥混戰、戰亂不止,這個事情也就被擱置了。

之所以現在還有守陵人,一方面是周邊有景區,部分收入會劃撥給守陵人作為工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長久的守護,守陵人們早已在陵墓旁邊建立了村莊,世代生活在哪裡,因為世襲的緣故,不少人謹記祖訓,除了耕種生存以外,還會把守陵當做自己的職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