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兩京制度,兩個朝廷不亂嗎?

涵妹兒說歷史 發佈 2019-12-31T06:32:42+00:00

「兩京制」古已有之,西周有鎬京和雒邑,東漢、隋唐有洛陽和長安,北宋有汴梁和洛陽,明朝只是延續和發展。

「兩京制」古已有之,西周有鎬京和雒邑,東漢、隋唐有洛陽和長安,北宋有汴梁和洛陽,明朝只是延續和發展。兩京制與兩個朝廷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一、明朝的兩京制是如何產生的?

明朝的兩京制是從兩京一都格局發展而來,明朝建立時,朱元璋對建都金陵(南京)並不滿意。從大一統王朝的角度來看,定都金陵並不符合戰略要求。

但如果從當時的形勢來看,金陵的位置又有利於取得戰爭勝利。明朝開國數月之後,朱元璋以金陵為南京,大梁(開封)為北京,並沒有明確定都金陵。

第二年,朱元璋有下令將老家臨濠(鳳陽)營建為中都,兩京一都的格局就此形成。六年後,由於鳳陽的地理位置和淮西集團的存在,朱元璋罷建中都。

大梁因是四戰之地,並不適宜建都,最終兩京一都的格局名存實亡。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取消大梁北京的稱號,將南京定為大明京師。

雖然如此,朱元璋一直未放棄對都城的考慮,西安、洛陽、北平都被考察過,但因種種原因都沒有成行。在朱棣即位後,都城問題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

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下令以北平為北京。三年後,北京宮殿正式營建。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北京。至此,北京為都城、南京為留都的格局形成。

明仁宗即位後,兩京制再次發生變化。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下令修葺南京皇城,準備次年返回南京。但遺憾的是,明仁宗當年就已病逝。

明宣宗即位後,名義上以南京為京師,北京仍為行在,但實際上北京還是京師。明英宗即位後,陸續修建北京的皇城,在正統六年(1441年)全部竣工。

同年,英宗下詔更改兩京衙門印,北京各衙門去「行在」二字,而南京各衙門增加「南京」二字。至此,以北京為都城、南京為留都的兩京制確定下來。

二、明朝的兩京制是如何運行的?

明代的兩京制與以往有所不同,它在留都南京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兩京制下並設官制,同屬朝廷行政系統,兩京主要機構設置基本相同,略為複雜。

兩京都設有六部、督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宗人府、翰林院、國子監等機構,除此之外,南京還設南京守備,它與協同守備、守備太監構成權力核心。

這三個守備統轄南都一切留守、防衛之事,其中守備太監權力極大,雖然是三者互不統屬,但守備太監是代表皇帝意志。另外,南京還有一個參贊機務。

南京機構名義上是朝廷官員系統,卻無實權,基本上受制於北京機構。從職權範圍看,留都機構職權僅限於南京及南直隸地區,無權過問其它地區事務。

從政策執行程序看,南京機構的奏章多要經北京一些部分覆議,才能上報皇帝,再由皇帝下詔南京機構負責執行。明代兩京制總體呈現出上下隸屬關係。

這種隸屬關係的形成,避免了政治權利鬥爭,緩和了內部矛盾,加強了明朝的統治。南京一直充當著經濟、文化中心的角色,對社會發展產生不少影響。

隨著明朝政治中心的北移,南京並未完全失去政治功能。南京的政治功能有三點,一是收容京師仕途失意的官員,二是在危急情況下,成為備選都城。

三是不可替代的抗倭指揮中心。除政治功能外,南京還是經濟、文化中心。南京和南直隸是京師商品和糧食的保障地,另外其辦學和修書活動也很興盛。

三、兩京制有哪些作用與隱患?

明代兩京制打破歷朝傳統,在留都南京也設置一套完整的行政系統,不再單純的作為天子的出巡行宮,賦予其實質意義。兩套系統也是互不干擾的運行。

明代兩京制有利於維護統治,它協調了防虜與發展經濟間的矛盾,從而使社會發展趨於穩定。兩京制還有利於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增強了明朝向心力。

兩京制雖有正面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隱患。比如兩套系統會增加財政負擔,南京守備太監位高權重,又不在皇帝視線範圍內,難免會巧取豪奪,中飽私囊。

兩京並設官員,由於留都大多屬於閒職,會產生大量無事可做的官員,增加負擔。兩京制在給明朝社會帶來推動力的同時,也在許多方面帶來極大隱患。

綜上,明朝兩京制並不是兩個朝廷,而是兩套行政系統,具有上下隸屬關係,且職權分工比較明確,不會發生混亂的現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