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了五個視頻網站會員,但又重新開始刷盜版了

andy的視界 發佈 2020-01-26T03:13:30+00:00

畢竟,對普及正版遊戲有著重大作用的Steam 創始人 Gabe Newell 很早就說了:我們對於盜版問題有一個根本誤解,其實盜版行為本質上是一個服務問題,而不是一個價格問題。

《慶餘年》的VVip,正版還是沒有盜版快?

原創:愛范兒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每年春節假期,都是上班族難得可安心看屯了許久的美劇的時候。出於中國的特殊情況,想完整追美劇,總難脫離「資源」。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在美國看「資源」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曾經盜版泛濫的美國,在 Netflix 這曾經「大而全」的視頻流媒體上線後,網絡盜版的情況曾一度得到緩解。但現在,傳統電視業務都被 Netflix 逼得必須加入流媒體大戰,紛紛設立起獨家自製版權付費牆,反倒將原本正版看得樂呵的美國消費者逐漸趕到盜版的懷中。

01. 獨播版權之爭讓人疲憊,選擇困難立即上線


圖自 Thrillist

你現在手頭上在追多少部美劇?

如果你看了去年人氣比較高的幾部劇集,譬如《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殺死伊芙》《怪奇物語》《權力的遊戲》和《曼達洛人》,那你在美國正版觀看就得開通亞馬遜 Prime Video($8.99/月)、Hulu(帶廣告的 $5.99/月)、Netflix ($8.99/月)、HBO NOW($14.99)以及 Disney+($6.99/月)這幾個流媒體服務。算下來,一個月得花上 45 美元。

沒錯,既然是訂閱服務,大家當然可以在追特定劇的時候開會員來看,劇結束了就取消。拿《權力的遊戲》最後一季為例,最終季結束後,20% 的付費 HBO NOW 用戶表示準備取消訂閱了。但這也要求用戶得心裡惦記著,以免忘了取消又被默認續訂了。

知道自己想看的劇在哪還好,最怕根本連自己想看的內容在哪個平台都不知道。《消費者報告》將這種困擾稱為「現代煩惱事」:

你想看某個特定電視劇或電影,但卻完全不知道該它是在付費流媒體服務,免費流媒體還是點播平台……也許,你想看的電影根本就沒法在網上看。



在過多選擇面前,不少人會重新擁抱盜版

這現象背後的原因除了平台自製新劇的獨播保護,還有經典劇集版權的不定期換手,經典美劇《老友記》的版權就是特別典型的例子。


除了那些在 90 年代在電視看《老友記》成長的觀眾,美國 95 後中也有一批人通過流媒體認識並迷上了這部老劇,圖自《Entertainment Weekly》

雖然提起 Netflix,大家會先想起《紙牌屋》或《怪奇物語》這些原創劇,但統計指出,Netflix 最多人看的內容頭兩名卻是美版《辦公室》和《老友記》這類經典喜劇。

為了保住《老友記》,Netflix 在 2018 年花了一億美元換取這劇 2019 年的播出權。不過,向來大方的 Netflix 在 2020 的版權爭奪戰里還是輸給了更闊氣的 HBO Max,後者的開價高達 8.5 億美元/年(連續買五年)。

結果是,Netflix 在 2020 年 1 月 1 日下線了美區的《老友記》資源,而 HBO Max 又得今年 5 月才上線。

這咋辦?

「無《老友記》不歡」的粉絲轉而投靠「遠古」的 DVD,有的立即在亞馬遜下單,有的則是挖出十年前的珍藏,不過無論走什麼渠道,他們都還得去買台 DVD 播放機(如果家裡吃灰多年那台壞了的話)。


如果你看不懂這張動圖的梗,可以去問問爸爸媽媽,圖片來自 Giphy

我都忘了,在播放 DVD 的時候,每看 4-5 集,你還得自己跑到機器前去換碟。不過,我寧願挪挪屁股起身換碟,也不想每個月給 HBO Max 付費。


皇后區的 Massaro 對《華爾街日報》說。當被問及為什麼大家不在蘋果的 iTunes 或亞馬遜的 Prime Video 上購買數字版時,粉絲們則表示「不想被綁在特定的平台/服務」(潛台詞 —— 誰知道你們哪天版權又沒了)。


除了得挖出 DVD,你還得找台 DVD 機,圖自《華爾街日報》

無論是管理大量的流媒體訂閱帳戶,還是折騰每張碟播完後還會發出「errr errr」聲的 DVD,這都得消耗人不少心思精力。德勤的一份報告指出,47% 的美國消費者均感受到「訂閱疲憊症」,其中 56% 的人也因版權的持續變更和尋找特定影片困難而感到沮喪。

上了一天班疲憊不堪,只想放鬆看劇的用戶?大家總有更便利的另一個選擇:

對於消費者來說,訂閱所有的流媒體服務成本實在太高,所以他們通常會選一兩個來訂閱,然後用盜版看剩餘的內容。


美國網絡設備公司 Sandvine 的 Cam Cullen 說道,他們每年都會發布網際網路流量使用的觀察報告。

02. 看盜版,不意味著人們不願付費


圖片來自《紐約雜誌》

在反盜版機構口中,看盜版的人都是「無論價格如何,就是不願意為內容付費」的頑固分子,讓影視行業一年損失上百千萬的收入。

我們無法否認,也許有人就是不願意為內容付費,但越來越多報告支持,盜版泛濫並不是因為「異常用戶」太多,而是存在服務空缺。

反盜版技術公司 MUSO 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他們採訪的一千名英國消費者中有 60% 的人曾觀看盜版資源,而觀看盜版的人里 91% 都是 Netflix 的付費用戶。83% 的人表示,他們找資源的首要選擇是正版資源,找不到才會去選其它渠道:

現實是,大部分願意花費精力去找盜版內容的人都是粉絲,他們都先嘗試去尋找正版的資源。


而且,在版權法管制嚴厲的美國,60% 看盜版的人都會付費去買 VPN 服務,以躲開追蹤。這些服務定價在 5-15 美元/月左右,和一個流媒體平台會費差不多。

此外,另外多份不同的報告均指出,那些去下載盜版的人,往往也是最常花錢買正版內容的人。


圖自 MIT Sloan

印第安納大學研究員 Antino Kim 在論文《盜版無形的手:信息貨物供應鏈的經濟分析》指出,從某個角度來看,盜版是內容生產者和電視運營商的無形競爭對手,也是內容市場的「調解者」,當後兩者價格漲得太過分了,用戶就會投奔盜版。

有一陣子(流媒體)看起來像是要解決盜版問題了,但現在情況只會變得更糟糕,因為他們成天就想著分裂成獨自的小宇宙,從消費者口袋裡每月挖出 15 美元。這些媒體公司需要意識到,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對方,而是盜版。


更致命的是,當大媒體公司忙著互撕的時候,盜版服務還在進化得越來越好。

03. 做比 Netflix 更好的 Netflix

說起盜版,很多人會先想起傳奇的「海盜灣」以及 BT 下載,但在 95 後看來:BT 是個啥?

知道在哪裡能找到專輯的壓縮包聽起來很古老,這「鮮為人知」的知識得從父母傳到孩子身上。P2P 文件傳輸並不存在於智慧型手機應用上,而那才是年輕一代消費內容的方式。


《紐約雜誌》寫道。在 Twitter 上,甚至還有女孩發起互助行動 —— 教姐姐妹妹們如何在不靠男友幫忙的情況下用 BT 下載。


Sandvine 發布的 2019 年《Internet Phenomena Report》指出,除了 BT 流量在回升,非法網絡電視和盜版流媒體服務產生的流量也有顯著提高。

這些平台通常提供囊括多個流媒體平台的視頻內容,也有專門做直播或是「次日電視」的服務,最後一個指的是提供近七天來電視上曾播出的內容點播,這些內容每月收費介乎於 5-50 美元。

除了這些專門設置的盜版平台,國外也有類似百度網盤一般的「灰色工具」,其中一款就是 Plex。

Plex 是一款媒體伺服器軟體,用戶可以將自己電腦里所有視頻、圖片、音樂都同步到 Plex 里,然後在市面上大部分硬體設備上隨時使用串流觀看,體驗比 Netflix 更絲滑。


除了手機電腦智能電視,Plex 連 VR 頭設都支持,圖片來自 Makeuseof

非常智能化的是,上傳媒體資料後,Plex 還會自動對內容進行分類整理,自動匹配唱片歌手信息和影片資料,甚至會尋找電影的預告片。此外,Plex 的付費用戶不僅能和朋友分享自己的資料庫,還能和好友同步觀看影片並保存觀看進度。


Plex 介面,圖片來自 torrentfreak

這種便利的分享串流方式,也形成了另一種更隱私的「資源社群」,裡面大部分的資源都是盜版的。

一位私人 Plex 社群的用戶對 The Verge 說,她所處的 Plex 社群已經歷史悠久了。據介紹,更新這個資料庫的人都是她在 90 年代末千禧年在論壇認識的一群人,他們中幾個人將伺服器設在家裡,定期更新電視電影資源。想要加入這些社群,一般得有人推薦或是購買別人的帳號。

他們好像已經 15 年都沒主動發出過邀請了。我曾經看到有人兜售自己的帳號,賣到差不多一千美元。(但發布不久後就被社群封帳號了)


也有一些相對公開的資源庫,邀請資格定價可以低至 10 美元,但資料內容會少些。

這不是說像用海盜灣下載一樣,得擔心會有有害文件。這些是你認識並信任的人。而且天啊,我們已經做了網友 15 年了。


對於另一位用戶 Jon 來說,Plex 補充了很多現有流媒體上缺失的內容。他加入了室友搭建的一個社群,也在上面分享不少自己的盜版內容,但自己仍然是 Netflix、Hulu 和 HBO 的付費用戶。

我會更希望能夠為這些內容付費,支持創作者。


在 The Verge 作者 Bijan Stephen 看來,Plex 服務是更具人性的,每個社群都是搭建者人工挑選搭建而成。這種感覺也許像是在瀏覽一個人的豆列,其中帶著偏好和角度,不時能帶來驚喜。

換句話來說,今天的盜版服務就像預言家口中的未來流媒體服務。你註冊了一個平台,隨意看你喜歡的流媒體內容,它就是好用。


Stephen 總結道。無可否認的是,雖然 Plex 官方說「不包容盜版」,但它已是公認的「盜版天堂」。有趣的是,Plex 沒有「自暴自棄」,反倒是和華納合作起來,準備在平台上提供免費的帶廣告的正版電視電影,並計劃打造一個「一站式內容平台」。長期關注盜版問題的網站 Torrentfreak 評論道:

這打開了一個機會,向看盜版的用戶介紹優質產品,而且就在他們所熟悉的簡單操作介面中。雖然肯定有人會反對,但這也可能是連接兩端(正版和盜版)的聰明舉動。


畢竟,對普及正版遊戲有著重大作用的 Steam 創始人 Gabe Newell 很早就說了:

我們對於盜版問題有一個根本誤解,其實盜版行為本質上是一個服務問題,而不是一個價格問題。


如果大媒體公司接下來只顧著圈地而罔顧消費者體驗,回歸盜版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