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點事就煩躁不安,100天後這個方法幫我擺脫了焦慮

魚堂主愛思考 發佈 2020-01-24T06:47:35+00:00

看到人多就煩躁,遇到點事就焦慮不安。也正是這樣,逃避現實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很多人會選擇去玩遊戲逃避現實,也在遊戲中尋找成就感,雖然能暫時緩解焦慮感,但是等他們靜下來會更加的焦慮。

不知道怎麼回事,前段時間特別焦慮,有點避世的念頭。看到人多就煩躁,遇到點事就焦慮不安。


經過3個月的折騰,今天分享一點經驗給大家。


同齡人的差距感,讓年輕人越來越焦慮


在電視劇《奮鬥》里,華子對陸濤說:「陸濤,我很焦慮,非常焦慮...」。


華子說這段話的背景是陸濤買了一棟2000萬的別墅,他和女友還在努力拚搏,為迷茫的未來奮鬥著。


這樣鮮明的對比,也狠狠戳中了我們大部分人的痛處:「你奮鬥了一輩子所要到達的終點,可能只是別人出生時的起點!」


一句話就道出了我們年輕一代人的心酸和無奈。


這樣的現象在同學聚會的時候最是赤裸裸的體現了。


曾有個知乎問題說:「你如果混的不好是否會去參加同學聚會呢?」


我看到一個回答挺逗的,那個回答說:「去,幹嘛不去,沒準參加了同學聚會,從此就混地好了呢?」

是啊,在同學聚會上,有身份的,沒身份的,混得好的,混得不好的,都能一眼看出。


那些身邊都圍著同學的一定是有地位有身份混得好的,那些默默在旁坐著,或者是圍著其他人轉的一定混的不如意的。


這差距感一對比,夠你鬱悶地喝一周小酒的。



01

在聊聊焦慮是什麼?


有過焦慮或得過焦慮症的人都深有體會,焦慮會讓我們處於一種緊張、煩躁的狀態,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莫名恐懼感。


焦慮時,我們做什麼事情都做不下去,越想不去想,事情越浮現在腦海中,過分關注外部的事務,導致自己越來越焦躁不安。


也正是這樣,逃避現實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很多人會選擇去玩遊戲逃避現實,也在遊戲中尋找成就感,雖然能暫時緩解焦慮感,但是等他們靜下來會更加的焦慮。


既然焦慮帶給我們那麼多的不好的方面,有沒有什麼方法或者手段,能讓我們徹底告別焦慮,從此過上沒有焦慮的生活呢?


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焦慮也是我們眾多情緒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就像我們平時的喜怒哀樂一樣,是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事情時所表現出的正常反應,不要去太在意焦慮這件事,我們都是凡人有個焦慮、煩躁都是正常現象。


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呢?



02


不能找到人生的目標,對現存狀況不滿意,使自身焦慮不安


還有一些年輕人是因為找不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對於自己現在所處的工作環境很不滿意,覺得自己現在的工作就是在浪費時間。


我有個朋友小波,是個很有主見的男孩子,今年28歲,去年考上了他們家那省城的公務員。


有很多人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這類體質內的工作,就是為了有個「鐵飯碗」,有個穩定的工作,但小波不是為了穩定,他在考公務員之前就跟我說,他希望憑藉自己的力量有所作為,能夠真正地做出點事情來,就是傳說中要走「仕途」。


當他真正考上以後,他才發現,他以前的想法太簡單太幼稚了,他只是個小小的科員,只能服從領導的安排,而且做什麼都是按照政策方針去做,他只能做好他的本職工作。



他的工作恰巧還沒什麼可忙的,每天要處理的事情也不多,大半天都是喝茶看報中度過。


他本是個激情滿滿的青年,現在讓他每天做這種「養老似」的工作,讓他一度消沉,後來跟家人商量他還是選擇了辭職,他覺得體質內的工作真的不適合他。


2015年,一封只有10個字的辭職信引發熱評:「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網友評論:這是「史上最有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


經採訪得知,這位有情懷的人叫顧少強,是河南省實驗中學的一名女心理教師,已經任職11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辭職信,領導最後還是批准了。


現代人去工作已經不僅僅只在乎溫飽了,更多的是想要實現個人的價值,在發現現有的工作不能滿足自己的職業發展了,可能就會辭職,去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03


到了一定的年齡,開始了「上有老,下有下」的人生階段,壓力無法釋放,焦慮感加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現焦慮感會越來越嚴重,因為到了一定年齡,自己將上有老下有小,成為整個家庭的支柱。責任越大,壓力也就越大了。


去年一西裝革履男子趴在地鐵口地上不起,身邊都是嘔吐物,市民幫他報警求助。


警察幫忙聯繫家人,並詢問情況。


原來這個男子是外地人,為了他老婆來到南京,他家裡條件雖然不錯,但是沒管家裡人要錢,自己努力在南京拼搏,他是做銷售的,為了簽單,陪客戶喝酒,生活很不容易,就哭了起來。


他說自己本身就不愛應酬,但是當晚為了簽下一單業務,就豁出去陪客戶喝酒,而且能不能簽成還要等消息,心裡挺委屈的。


當妻子匆匆趕到,看到丈夫狼狽的樣子,沒有一聲責怪,也不顧他身上的污物,心疼地抱住了丈夫。此時的他,哭得像個孩子,一直跟妻子道歉。


兩年前中興高管跳樓事件也是一個鮮活的例子。職場失意、家庭的重任,讓外表看似光鮮的他,承受著一個中年男人難以想像的焦慮。


也正是這種焦慮,讓他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的親人和朋友,最終選擇了離開人世。


我們越是急於得到的東西,就會越增加我們的焦慮感,而這種焦慮感會在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後,會使我們的意志力和執行力崩潰,都讓我們逐漸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



04


焦慮時常伴隨在我們左右,該怎麼辦


焦慮是一種複雜的情緒,它會伴隨我們的一生,我們不僅要了解真相,更要學會如何平衡焦慮。

焦慮是一種人類自帶的本能行為,無法徹底的消除,而平衡的有效方法就是找到自己的舒適區。


一 、找到焦慮的來源


焦慮是對未知的恐懼,它並沒有具象的落腳點,甚至很多事都不會出現,但只要沒有確定,一切可能都會是焦慮的根源。


你必須跟自己認真地交談找到自己焦慮的原因,這個過程你可能會感到很痛苦,但是你要明白,要解決問題就得找到根源。


二、降低焦慮提升活力



我們可以找一些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也就是你的舒適區。或者是一些能讓你感到有成就感的事情。


有很多人表面上看上去大大咧咧,平時嘻嘻哈哈,好像都沒什麼煩惱,其實在生活中是十分焦慮的。


所以可以尋找一些喜歡的項目去釋放自己的壓力,比如說去運動或者去唱歌,還有的人會去學一門藝術,只要你開心選擇哪一種平衡焦慮的方式都好。


三、重新去鎖定你的關注點


我經常說找到人生主線,這個就是防止你走偏,有了主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不會被別人短期成績影響。


很多人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因為他們把自己生活的關注點都放在了焦慮的事情上。


你可以刻意地去練習自己的思想不去鎖定你焦慮的問題,去關注一些其他的事情,長期試著練習就會有所成效


所以,我們應該正確地面對焦慮,它不是一個病症,它只是你眾多情緒中的一個,只是它是個比較複雜的情緒,需要我們找到根源、正面面對、平衡焦慮,輕鬆地去克服焦慮,最後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