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的東征,薩拉丁出場

老威觀史 發佈 2020-01-27T07:08:28+00:00

在整個十字軍的歷史上,經常是基督教這邊出了一波人才,在基督教這邊的人才凋零後,伊斯蘭一邊又出了一波人才,而此時基督教這邊沒有人才與之對抗。

在整個十字軍的歷史上,經常是基督教這邊出了一波人才,在基督教這邊的人才凋零後,伊斯蘭一邊又出了一波人才,而此時基督教這邊沒有人才與之對抗。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一波人才逝去之後,直到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之前,基督教這邊都沒什麼人才,除了鮑德溫四世,可惜的是雖然鮑德溫四非常有才華,但他卻是個麻風病人。

鮑德溫四世上位

鮑德溫四世是耶路撒冷國王阿莫里的王子,也是阿莫里唯一的王子。他在10歲的時候就患上了麻風病,全身逐漸失去了知覺。在中世紀的時候麻風病是不治之症,而且還會傳染,在他剛患上麻風病的時候人們還沒有察覺,直到他長大成為一位翩翩少年。

如果是平民得了這種病,通常會被隔離,扔到一個無人的角落任其自生自滅。平時走在大街上,麻風病人通常會拄著拐杖,拐杖上拴著鈴鐺,人們遠遠聽見鈴聲便會躲的遠遠的,當時人們對待麻風病人就是如此殘酷,因為麻風病有傳染性。

阿莫里除了鮑德溫四世,還有一個女兒西比拉,比鮑德溫年長一歲。少年時期的鮑德溫四世就聰慧過人,而且富於責任心,並且能夠迅速成長,成為獨當一面的人物。成長中的鮑德溫四世給了人民希望,王子的言行舉止,令人信服,人們深深地相信國家能夠在這位聰慧王子的帶領下,走向繁榮昌盛。

毫無疑問,如果鮑德溫四世是個正常人的話,那麼耶路撒冷王國必然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機,只可惜鮑德溫四世天生患病。

薩拉丁的出場

在伊斯蘭世界,一直存在兩大勢力,一個是以穆斯林遜尼派為主導的阿拔斯王朝,首都在巴格達;一個是以穆斯林什葉派為主導的法蒂瑪王朝,首都在開羅。穆斯林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爭鬥持續了千年之久,直到今天,這兩派的爭鬥也仍然在繼續著。

1168年,法蒂瑪王朝繼任的哈里發十分無能,他將國政都交給了他的「維齊爾」(宰相)啥瓦爾,自己生活在宮中不問世事。啥瓦爾並不滿足於宰相的地位,他密謀推翻哈里發的統治,由自己取而代之。但沙瓦爾的密謀被自己關係不和的兒子卡米爾獲悉,卡米爾將父親的密謀告訴了哈里發,並得到了哈里發的許可,率領一支軍隊推翻了父親。

卡米爾在推翻自己父親後,聯絡了努拉丁,策劃政變。努拉丁作為遜尼派人物,認為這是統一伊斯蘭世界的大好時機,一旦將埃及也變成遜尼派的地盤,那麼遜尼派將可以統一整個伊斯蘭世界。努拉丁派出了手下大將西爾庫帶領8000名騎兵進入埃及,與西爾庫一同上路的還有他的侄子薩拉丁,也就是後來另一位伊斯蘭世界的英雄人物。

此時的薩拉丁跟隨著西爾庫來到埃及,一路上出謀劃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169年1月,西爾庫帶領部隊來到了開羅,與埃及法蒂瑪王朝達成了協議,將埃及三分之一的領土劃分給努拉丁,但實際上整個埃及已經落入了努拉丁的勢力範圍。

在西爾庫的部隊進入開羅後,薩拉丁便帶領一隊人馬殺死了沙瓦爾,幫助西爾庫坐上了法蒂瑪王朝宰相的位置。兩個月後,西爾庫突然去世,死因是在浴室滑倒頭部受傷。這是否與薩拉丁有關係就不得而知了,在他死後薩拉丁成為了埃及宰相,時年31歲。

努拉丁對西爾庫很放心,卻對薩拉丁不放心,畢竟他根本不了解薩拉丁,不過努拉丁自認為自己實力雄厚,薩拉丁也必然會服從自己的命令。

風雨飄搖的耶路撒冷王國

此時的努拉丁至少從名義上來說,擁有了從大馬士革到巴格達的廣大領地,再加上埃及,等於是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包圍了整個中東地區的十字軍國家。

這就使得耶路撒冷國王阿莫里不得不向西歐求助,但此時的西歐已是一片混戰。

西歐三個主要的大國,英格蘭、法蘭西和神聖羅馬帝國都陷入了自身的戰爭之中。先說下法蘭西王國,其國王路易七世與其王后離婚後,失去了大片的領土。其王后埃莉諾爾是法國西南部大片領土的繼承人,在與路易七世離婚後嫁給了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由此亨利二世獲得了大片的法國領土。

路易七世自然不願意因為婚姻而失去如此之多的領土(相當於現在法國領土的四分之一),便與亨利二世展開了領土大戰。

時歐洲實力最強的君主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其綽號「紅鬍子」,也稱為「巴巴羅薩」(二戰德國進攻蘇聯的計劃就是「巴巴羅薩」計劃),曾經作為康拉德三世的副將參加過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可以說是非常合適的十字軍領導人選,但這個時候他也陷入了與義大利北部城市公社的戰爭之中,教皇公開支持義大利北部的城市公社,使得腓特烈一世不得不舉傾國之兵來到義大利北部作戰。

說白了這個時候整個西歐陷入了大混戰,英法之間大打出手,神聖羅馬帝國與義大利北部城市公社和教皇開戰,大家打的不亦樂乎,誰還有精力騰出手來去中東作戰?

再說教皇,雖然道義上確實要支持中東的十字軍國家,但手上沒有軍隊,也有心無力了。

此時伊斯蘭世界裡的薩拉丁剛剛年過30,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逐漸成為了中東地區的一個強大的勢力。

青年時代的薩拉丁

成為一個強有力的領袖,必須要有超乎尋常的親和力,能夠團結帶領一幫人實現一個大的目標,古今中外的強勢人物從來都是如此,用在薩拉丁身上也不為過。

薩拉丁確實能夠團結帶領一幫人,尤其是在士兵心中擁有著崇高的地位,再加上這個時候他又遇到了好運氣,努拉丁認為自己不必親自率軍前往埃及也能控制住埃及的局勢,給了薩拉丁在埃及鞏固勢力的機會。

1170年,敘利亞全境發生了大地震,努拉丁的領地受災十分嚴重,暫時就無暇顧及十字軍國家和埃及的薩拉丁了。薩拉丁在沒有努拉丁干涉的情況下,嘗試著從埃及向巴勒斯坦進軍,不過並不順利,他首先是在耶路撒冷南部被聖殿騎士團把守的一處城堡擊退,之後又在加沙戰役中被迫撤軍。

通過這兩次作戰薩拉丁發現穆斯林士兵不善於攻堅戰,同時由於制海權在十字軍手上,自身也很難攻占港口城市。完成災後重建工作52歲的努拉丁開始考慮如何對待32歲的薩拉丁了,他看到薩拉丁已經做大,如果不儘快處理必然會成為極大的後患。

努拉丁便要求薩拉丁在禮拜的時候傳誦努拉丁的名字,這對於薩拉丁來說非常危險。薩拉丁和努拉丁都是遜尼派穆斯林,埃及基本都是什葉派穆斯林,讓什葉派穆斯林歌頌遜尼派的穆斯林長老,很容易引發什葉派穆斯林的暴亂。好在這個時候埃及的哈里發突然死去,薩拉丁換上了一個遜尼派的哈里發,才算是解除了這個危機。

經過一番交涉,最終薩拉丁向努拉丁表示了妥協才算是化解了兩者之間的敵意。1172年,努拉丁出兵進攻耶路撒冷王國,他命令薩拉丁出兵與他合兵一處,薩拉丁只能從命,但出發後不久以身在開羅的父親病重為由又撤軍回到了開羅。

對此事表示懷疑的努拉丁派出了使者到開羅探聽消息,結果薩拉丁的父親不僅生病,而且還亡故了,對此努拉丁只能無可奈何。1174年,努拉丁終於下定決心要消滅薩拉丁的勢力,他組織了一支大軍,發誓要殺進開羅,滅了薩拉丁。

也只能說薩拉丁運氣確實很好,就在這個時候努拉丁突然病逝,薩拉丁得以存活,並發展壯大了起來。

麻風病國王鮑德溫四世

鮑德溫四世是在他13歲的時候登基成為耶路撒冷國王的,當時他身患麻風病的情況已盡人皆知,人們對王國的未來都憂心忡忡。在鮑德溫四世繼位為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求他的母親離開王宮,排除了十字軍國家半個世紀以來母后干政的弊病。

鮑德溫四世做的第二件事就是任命推羅的威廉為耶路撒冷的宰相,在得到威廉的協助後,鮑德溫四世在政治、外交、軍事方面都取得了之前國王從未有過的成就,也逐步確立了他在眾人心中的地位。雖然人們都知道鮑德溫四世有麻風病,但沒人會拒絕接近這位國王。

此時耶路撒冷王國最大的對手薩拉丁也正致力於統一伊拉克和敘利亞,暫時無力顧及十字軍國家。努拉丁死後,他的兒子年紀尚輕,還不能很好地統治努拉丁留下來的地盤。薩拉丁又與努拉丁的一位遺孀結婚,使自己有了繼承努拉丁勢力的正統地位。與一夫一妻制的基督教世界不同,伊斯蘭可以重複娶妻,這就為薩拉丁名正言順繼承努拉丁的地盤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如果鮑德溫四世是個健康的人的話,那麼耶路撒冷王國應該可以持續下去,可惜他身患重病,實際上也活不長久,王位繼承人的問題便成了鮑德溫四世要著手解決的一件大事,在他死後新的國王將會成為整個王國防禦的總負責人。

所以這個任務就只能由其姐姐西比拉來完成,由西比拉選擇一位合適的人選為自己的丈夫,在鮑德溫四世死後繼位為耶路撒冷國王,繼續帶領耶路撒冷對抗伊斯蘭世界的衝擊。西比拉第一個相親的對象是法國香檳地區的聖塞爾伯爵,當他來到耶路撒冷王國得知情況後,便打了退堂鼓回去了。第二個相親對象是巴伐利亞公爵亨利,這位德意志貴族來到耶路撒冷後也改變了主意,不願接手這個困難重重的爛攤子。第三個相親的對象是法國國王外甥蒙費拉特侯爵,他雖然決定留下幫助耶路撒冷王國,卻僅僅只是在耶路撒冷王國待了一年就病死了,留下了懷孕的西比拉。

還好西比拉生下了一個男嬰,鮑德溫決定專心撫育姐姐的孩子,並將嬰兒取名為鮑德溫。喪夫不久的西比拉很快就再婚了,對象是一名叫居伊的法國人,也是雅法城的領主,因為相貌出眾,博得了西比拉的歡心。

居伊只是徒有其表,能力非常欠缺,鮑德溫四世對此憂慮不已。

薩拉丁統一伊斯蘭世界

努拉丁去世後,由他11歲的兒子繼位,由於努拉丁的兒子太年輕,國政基本上由大馬士革太守,同時也是攝政的伊萬決定。努拉丁的勢力基本上都是塞爾柱突厥人,他們自然看不慣庫德人出身的薩拉丁,便向耶路撒冷王國提出了結成同盟共同對抗薩拉丁的建議,在得到了大筆金錢以及大馬士革基督徒囚犯釋放的條件後,耶路撒冷王國國王阿莫里才最終同意,不幸的是阿莫里在返回耶路撒冷途中病亡,同盟也宣告瓦解。

薩拉丁聲稱自己並不是要與努拉丁作對,而是要做努拉丁遺孤的保護者。他帶領700名突厥騎兵進入了大馬士革,並擁立努拉丁11歲的兒子為新的蘇丹,不過這個蘇丹不久就形同虛設了。薩拉丁也沒有表示要與基督教對抗,並與十字軍達成了休戰協定。

長久以來十字軍能夠在中東立足,原因就在於伊斯蘭勢力雖然非常強大,但是內部矛盾重重。從民族來說,有阿拉伯、突厥和其他民族之間的矛盾紛爭。從派別來說,遜尼派和什葉派更是水火不容。要消除這些紛爭,還是要回到宗教上來,以伊斯蘭教的名義將整個伊斯蘭世界團結起來,這是薩拉丁要做的事情。

在成為努拉丁遺孤的攝政後,薩拉丁成為了極為虔誠的穆斯林,他嚴格按照《古蘭經》的規定每天到清真寺例行五次禮拜,敬重並優待大量的伊斯蘭神職人員伊瑪目,因此得到了宗教勢力的大力支持。他親自到麥加朝聖,從而激發了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宗教責任感。

公元1174年,薩拉丁實現了對大馬士革的完全掌控,在開羅哈里發死後自創了阿尤布王朝,實現了開羅和大馬士革的統一。1182年,薩拉丁掌控了敘利亞北部的阿勒頗,1186年又控制了僅次於巴格達的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經過12年的經營,薩拉丁完全掌控了努拉丁的全部領土,而這一期間的鮑德溫四世也成長為23歲的青年,他兵力十分有限,還長期忍受病痛的折磨。

鮑德溫初戰獲勝

鮑德溫在位11年,雖然長期忍受病痛的折磨,但他卻從未因病痛影響過王權的履行。面對著強大的伊斯蘭世界,風雨飄搖的十字軍國家必須要時常表示強硬才能在這個艱苦的環境下生存下去。所以每年鮑德溫四世都會率軍從耶路撒冷出擊。

在戰場上鮑德溫四世指揮若定,從不退縮,即便是敵軍已近在眼前他也從容淡定,給了身邊人員以極大的信心。在這位年輕國王的感召下,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的騎士們都願意聽從他的調遣,為耶路撒冷王國拚死效力。

1177年鮑德溫四世16歲,他遇到了39歲的薩拉丁。

薩拉丁在這一年率領2.6萬人從開羅北上進攻加沙。面對著人數眾多的敵軍,耶路撒冷陷入了恐慌,此時在亞實基倫的鮑德溫四世帶領手下1400名士兵前去迎擊薩拉丁。薩拉丁深知攻占海港城市需要海軍的配合,所以此戰他並沒有攻占加沙的打算,而是直接向耶路撒冷進軍,引誘亞實基倫和耶路撒冷守軍出擊,力圖在野戰中將十字軍一舉殲滅。當然他的這個策略是在充分了解了耶路撒冷守軍數量的情況下制定的。

16歲的鮑德溫四世利用了薩拉丁的策略,因為在野戰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騎兵,而薩拉丁顯然輕視了鮑德溫四世。薩拉丁的2.6萬名士兵有一半在路上燒殺搶掠,為的是激怒耶路撒冷和亞實基倫周邊守軍,讓他們出城迎戰。

薩拉丁帶領剩餘的1.3萬名士兵遭遇了鮑德溫四世的部隊,此時迎戰的鮑德溫四世手上只有500名耶路撒冷王國的騎兵,以及80名聖殿騎士團的騎士。剛遭遇敵軍,鮑德溫四世就命令全部580名騎士隊敵軍發動突擊,一開始十字軍的氣勢就壓過了薩拉丁大軍,戰鬥迅速呈現出了一邊倒的局勢,薩拉丁的士兵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一時招架不住,紛紛敗退,從而引發了整個大軍的潰敗。

這就是鮑德溫四世首次與薩拉丁交戰的情況,史稱蒙吉薩爾戰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