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教你挑選翡翠——正確辨別A、B、C貨和翡翠品質

hdiamonds 發佈 2020-01-03T13:43:12+00:00

許多朋友反映,比起其他的珠寶首飾,自己也來越喜歡翡翠,但沒買過,也不懂行,遲遲沒有入手,對於剛入門的人來說,最怕的是碰見假貨,連商家說的A、B、C貨也不知道是什麼,更別說什麼種啊水啊之類的了。

許多朋友反映,比起其他的珠寶首飾,自己也來越喜歡翡翠,但沒買過,也不懂行,遲遲沒有入手,對於剛入門的人來說,最怕的是碰見假貨,連商家說的A、B、C貨也不知道是什麼,更別說什麼種啊水啊之類的了。


今天,我們就首先從如何正確辨別A、B、C貨翡翠說起,讓剛入門的朋友也能挑到貨真價實的翡翠。

A貨翡翠才是天然的

A貨為純天然翡翠,只經過雕刻打磨。沒有經過任何化學處理,或高熱、高壓等人工偽作。

肉眼看A貨翡翠,質地細膩,顏色柔和,石紋明顯;

輕微撞擊,聲音清脆悅耳;

手掂有沉重感,明顯區別於其它石質。

但是,並不是所有A貨都值得購入哦。那些雖說純天然,但是卻頂著黑綠色外表、內部顆粒極粗的翡翠也要謹慎。


B貨翡翠要小心

B貨翡翠是經過漂白或漂白充膠處理的翡翠。

這種處理方法是近十年來出現的。

原本質地疏鬆、透明度差,但有綠色或者其他顏色的翡翠用強酸浸泡以清除褐黃色或灰色等雜色,保留了綠色、紫色,再用膠填充翡翠中經酸液侵蝕而出現的空隙。

經過處理後的翡翠,綠色鮮艷,無雜質。


鑑定方式:

1、龜裂紋

龜裂紋又稱酸蝕網紋,是翡翠受強烈酸蝕,顆粒之間的間隙擴大,並充填了硬度較低的樹脂膠,在切磨拋光之後形成的。


2、樹枝狀裂隙

如果翡翠有小的裂隙,經酸洗充膠後,裂隙內會充填較多的膠,在反射光下可見呈油脂狀的下凹弧面,而且邊界常呈裂碎狀或樹枝狀。當裂隙較大時,還可見到裂隙充填有透明狀的樹脂膠。


3、底色乾淨

「B貨"翡翠經過酸洗去掉雜質使其很乾凈,但淺綠和藕粉底仍會存在。

要仔細觀察翡翠的白色部分,如是「B貨」則特別白,沒有黃或灰色的成分。而天然的則常有灰黃色調。


4、充膠的凹坑

「B貨」翡翠,往往是掛件,局部常會有酸蝕的凹坑,充填有大量的膠,甚至還可見到膠中封閉的氣泡。


5、手鐲的敲擊聲

A貨翡翠在輕輕撞擊時,發出的聲音清脆。

「B貨」翡翠的手鐲,在敲擊時聲音沉悶,不夠清脆。

C貨翡翠要避開

染色翡翠俗稱為「C貨」。

染色處理翡翠的歷史較長,一般把翡翠放在染料水溶液中加熱,在白色地子上染上綠色或紫羅蘭色,或在天然淡綠色上適當加些綠色,以冒充天然綠色翡翠。


鑑定方法:

經過染色的翡翠容易鑑別,用放大鏡檢查,可見裂隙或顆粒間隙中有綠色染料沉積物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染色翡翠上滴幾滴鹽酸,翡翠飾品會褪色,很容易分辨出來。


好了,大家現在知道A、B、C貨的基本區別了,能去挑翡翠了嗎?

還不能,我們要再學習學習翡翠的品質。

翡翠品質

所謂翡翠品質,即是從翡翠的種、水、色等方面對翡翠的質量進行評價。

1、

種指的是翡翠的質地,以顆粒的粗細程度為標準進行評價,通常所講的老種、新種、玻璃種、冰種、油青種等都是行內的商業用語,其中玻璃種翡翠質地細膩,是眾多翡翠中一個比較好的品種。


2、

水指翡翠的透明度,一般分為透明、亞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五個等級。一般透明度高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就顯得乾澀、呆板,比如玻璃種、冰種翡翠溫潤晶瑩,在此基質上的綠色鮮艷飽滿、明澈欲滴、凸顯靈氣。

而糯種、豆種結構疏鬆,所依附的綠色則乾澀、生硬,呆滯暗淡,無光無彩。


3、

色指翡翠的顏色,有綠色、白色、黃色、紅色、紫色等。純凈無雜質者為白色,若含有鉻元素,則呈現出柔潤艷麗的淡綠、深綠色,極受人們的珍視喜愛。一般帝王綠、皇家紫、滿綠都被認為是比較珍貴的翡翠。


除此之外,翡翠的內含物加工方式也會對翡翠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當然對於翡翠的選購也要看個人的審美,畢竟每個人對於美的追求是不一樣的。


HD寄語:

當然啦,光是看這一篇文章,可不能就完全把大家教成行內人,有了理論知識,還得靠實踐來鞏固,所以 啊,有空的時候可以常逛逛玉器店,不買也去嘮嘮嗑,多看看貨,才能獲得更多喲~

喜歡DD的文章記得收藏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