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發現兩人性格根本不合矛盾重重,該怎麼辦?以下3招送給你

婚姻百味 發佈 2020-02-26T16:08:52+00:00

whenwe were children, we used to think that when we grew up we would no longer be vulnerable. but to grow up is to accept vulnerability. To



文 | 婚姻百味



老一輩常說:找對象要找性格互補的,互補才能過得好。


但是性格不合的兩個人,真的能做到互補嗎?要怎麼樣才能繼續走下去?



我的一位粉絲,向我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他說:


我當初喜歡她,是因為她完全是我的理想型女生,我喜歡她直爽,也喜歡她努力上進的樣子。


但結婚以後,我才發現,我很苦惱。她性格急躁,我性格慢熱,我們兩個說話都說不到一起。


平時我下班回家,想好好休息一下,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可她回到家,看我這個樣子就說我不上進,天天就知道玩遊戲。


還說,浪費這時間,不如去找找客戶,想想怎麼賺錢。可是我白天已經累了一天,晚上回到家,不該休息嗎?


我承認,她是個工作狂,可我是個有血有肉的男人,我希望她能和我撒撒嬌,陪我一起聊天,一起玩。



昨天我過生日,她陪我出去買菜,我們說好在家做火鍋吃,但我臨時想看看對面那家乾鍋店。


她當時表情很不耐煩,我不想麻煩她給我做飯了,就說打包份乾鍋回家吃,但我又擔心量不夠,有點猶豫。


誰知道她急了,一直在催我,喊我進去問,我覺得難為情,她卻急匆匆的沖了進去,問老闆乾鍋分量如何。


我覺得很不理解她,不願意陪我就算了,我也沒想強求,在不愉快里,我們打包飯菜回家了。


到家剛坐下,公司來電話了,她二話沒說,穿起衣服就走了,連聲抱歉都沒給我。


現在我覺得我們沒辦法聊天,我說話前習慣思考思考,而她卻說我反應慢,說話拖泥帶水,不夠男人。


我嫌她脾氣急躁,說話總是催人,我現在不知道怎麼和她緩和關係才好,老師,這樣的婚姻還能繼續嗎?



每個人的感情,都會遇到這樣的3個階段:



一. 把希望寄托在『投射印象』里,希望對方能補全自己缺失的其他性格。


所謂的『投射』印象,就是把自己心中所規劃的完美形象,寄托在未來出現或者已經的另一半身上。


也就是說,我們給自己的大腦植入了一個強信號,即:ta是有我心中喜歡的所有美好人格的。


所以,我們會先下意識的去審視對方,看看對方是不是我們心中的理想型。



二. 在長期的相處中,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所理想的『完美愛人』了。


戀愛,或者婚姻進行到一定程度和時間線時,我們突然發現,對方當初吸引我們的特質,似乎變得不再那麼美好了。


比如,當初吸引我的,是ta的上進,可現在覺得,ta為了事業,可以完全不顧及我的感受,ta一定不愛我。


再或者,當初吸引我的是ta的幽默感,可現在覺得,ta做事情不認真,對待感情也是嬉皮笑臉。



所以,我們會有很強的落差感,覺得對方變了,但其實,對方並沒有變,吸引你的是ta對其他事物的態度。


而讓你覺得不舒服,是因為你的參照物變了,戀愛前,你以ta的世界作為參照物,戀愛後,你以自己的世界作為參照物。



三. 兜兜轉轉,我們發現自己愛上的並不是ta本身,而是我們心中的『完美人格』。


這句話通俗點來說,就是我們看對方的時候,自帶濾鏡。


兩個人剛認識的時候,總是擅長把自己完美的一面展現給對方,無論是真的還是假的,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讓對方愛上我」。


而不了解真實情況之下,我們就會先入為主的,在對方有一個好品質的時候,自動帶入其他所有美好的品質。



就好比我們抽獎,你看不到裡面的獎品有什麼的時候,就會覺得,裡面錯過每個都會很意難平。


但當你真的全部打開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一等獎只有一個。


這就是一個人的真相。



如果婚姻到了第3階段,我們應該怎麼改變現狀?



一.親密相處的前提,是『脆弱相對』


Madeleine L'Engle》這本書中,寫到這樣一句話,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我們曾以為,等我們長大,我們就會不再脆弱。然而長大就是一個接納脆弱的過程,活著本身就是一種脆弱。


when we were children, we used to think that when we grew up we would no longer be vulnerable. but to grow up is to accept vulnerability. To be alive is to be vulnerable.」


所以對我們這些成年人來講,也是一樣的,我們也會有脆弱的時候。


當我們面對一份不確定、有風險還需要感情投入的愛情時,很容易感受到脆弱。


脆弱會讓我們產生一個『自我防禦』的反應。



一般脆弱時,我們會選擇兩種方式:


① 因為「恐懼」(恐懼被放棄)而主動尋求或索取關係,希望得到關心和安慰,從別人身上得到感情,從而化解自己的脆弱感。


② 因為「羞恥」(認為自己得不到幫助,也不值得被幫助)而進行自我封閉,將自己和其他人隔絕開,不與其他人發生聯繫。只有提升自我價值認同感時,才會一步步卸下防備,化解脆弱。


而『脆弱相對』則是我們雙方放下彼此的『自我防禦』,展現真我,和對方面對面來一次交流。


也就是說,比如我和A結婚了,但我們在婚姻中因為各樣的矛盾,一直在容忍彼此,直到有一天,忍不了的時候,我們爆發了。



這個時候會導向兩個結局:


① 我們越吵越上頭,選擇離婚。


② 向對方示弱,展現自己的脆弱,引導對方也展示脆弱,彼此交心。



所以,我們應該:


先示弱,發生爭吵的時候,主動向對方示弱,不是抱怨對方對自己不好,而是展現自己脆弱給對方。


建議:當再一次發生爭吵時,你先冷靜下,靜靜聽對方把氣撒完,告訴ta:「親愛的,你有什麼不滿可以和我安靜的說,我們都有自己心中不舒服的地方,不如心平氣靜的好好說一下。」



.學會忍讓和包容


當我們學會示弱後,需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忍讓對方。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對於夫妻雙方來說,彼此都需要學會,什麼叫「忍讓」。


如果只是單方面忍讓,這樣的婚姻遲早走到盡頭。



一段長久和諧的婚姻,一定需要彼此互相付出,互相包容,不要覺得自己可以仗著對方喜歡你,就可以肆意發泄。


愛是相互的,忍讓就是婚姻中的智慧,也是合乎情理的相處之道。



所以,我們應該:


1. 主動忍讓,只有先學會低頭,才能教會對方低頭。


建議:當你們因為對方的「臭毛病」又一次起了矛盾時,先學會低頭,主動和對方說:「這件事中的這個點,確實是我沒有做到位,沒有照顧到你的感受,下次我會記得這次教訓,不過我希望你下次可以溫柔點指出我的錯誤,那樣我會感激你哦。」



2. 指引對方和你『同頻共振』,對於錯誤發生時的反應,我們也要做到同頻共振,只有感同身受,才可以學會成長。


建議:你可以充當改善關係的老師,而你的另一半,就相當於你的學生,你可以這樣說:「這次我們吵架以後,我們要做個總結,吃一塹長一智,下次不會再因為同類事情吵架,我們的愛情就等於進步了。」



三.不要過多干涉、控制對方的思想和自由,即便是夫妻,也需要私人空間。


性格不合的兩個人,爆發矛盾最大的點,就在於都想『控制』對方,內心深處總認為自己的性格才是對的,這是每個人的共性。


但對於來自兩個不同環境下成長的人,自然不可能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性格,畢竟人不是流水線生產的物品。


最完美的關係,在於對方心甘情願、自發自主的希望被你「控制」。


當然,不是像提線木偶一樣控制。而是像風箏一樣,給ta足夠的自由空間和私人生活,但你們之間始終保持婚姻制約的這根線。



所以,我們應該:


1. 做好自己。對,首先,我們需要做好自己,自控才能尊重。


建議:找到自己在婚姻中的過失點,自行調整,比如你覺得自己脾氣不好,總是在有壓力的時候就想朝對方發火,這種情況,你就需要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發脾氣傷人傷己,沒有任何好處。」



2. 成為能夠用自身人格魅力『吸引』對方的人。一段感情,最好的維繫方式,不是控制,也不是索取,而是你自身的吸引力。


建議:提高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權重,比如,你的另一半愛上的是你的上進心,那你可以繼續保持你的這個特點,對工作上進,如果對方愛上的是你溫柔,那你可以平時多對ta說:「今天累不累?這是幫你準備的熱牛奶,快喝了吧。」



結語:


性格不合,歸根結底,還是不肯做出讓步,你認為你對,他認為他對,怎麼能合得來呢?


「You make me want to be a better man.」 —As Good As It Gets


你讓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盡善盡美》


好的愛情,是兩人共同成長的,希望我們在婚姻中,都能用智慧為自己的愛情保鮮。


有的時候,包容和愛,正是婚姻里最好的愛情催化劑。


-END-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