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中國山雀科鳥類您認識嗎?

純自然攝影師 發佈 2020-01-07T04:27:34+00:00

大山雀(學名:Parus major):中小型鳥類,體長13-15厘米。大山雀雄鳥前額、眼先、頭頂、枕和後頸上部輝藍黑色,眼以下整個臉頰、耳羽和頸側白色,呈一近似三角形的白斑。後頸上部黑色沿白斑向左右頸側延伸,形成一條黑帶,與頦、喉和前胸之黑色相連。

大山雀(學名:Parus major):中小型鳥類,體長13-15厘米。大山雀雄鳥前額、眼先、頭頂、枕和後頸上部輝藍黑色,眼以下整個臉頰、耳羽和頸側白色,呈一近似三角形的白斑。後頸上部黑色沿白斑向左右頸側延伸,形成一條黑帶,與頦、喉和前胸之黑色相連。上背和兩肩黃綠色,在上背黃綠色和後頸的黑色之間有一細窄的白色橫帶;下背至尾上覆羽藍灰色,中央一對尾羽亦為藍灰色,羽干黑色,其餘尾羽內翈黑褐色,外翈藍灰色,最外側一對尾羽白色,僅內翈具寬闊的黑褐色羽緣,次一對外側尾羽末端具白色楔形斑。翅上覆羽黑褐色,外翈具藍灰色羽緣,大覆羽具寬闊的灰白色羽端,形成一顯著的灰白色翅帶。飛羽黑褐色,羽緣藍灰色,初級飛羽除最外側兩枚外,其餘外翈部具灰白色羽緣;次級飛羽外翈羽緣亦為藍灰色,但羽端僅微綴以灰白色;三級飛羽外翈具較寬的灰白色羽緣。頦、喉和前胸輝藍黑色,其餘下體白色,中部有一寬闊的黑色縱帶,前端與前胸黑色相連,往後延伸至尾下覆羽,有時在尾覆羽下還擴大成三角形;腋羽白色。 雌鳥羽色和雄鳥相似,但體色稍較暗淡,缺少光澤,腹部黑色縱紋較細。幼鳥羽色和成鳥相似,但黑色部分較淺淡而且沾褐色,缺少光澤,喉部黑斑較小,腹無黑色縱紋或黑色縱紋不明顯,灰色和白色部分沾黃綠色。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腳暗褐色或紫褐色。


中國分布 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北部和東南部、河北、山西、青海、甘肅、新疆北部、西藏、四川、貴州、雲南、長江流域、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香港和海南島,留鳥,冬季偶見於台灣。


主要棲息於低山和山麓地帶的次生闊葉林、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出入於人工林和針葉林,夏季在北方有時可上到海拔1700米的中、高山地帶,在南方夏季甚至上到海拔3000米左右的森林中,冬季多下到山麓和鄰近平原地帶的次生闊葉林、人工林和林緣疏林灌叢,有時也進到果園、道旁和地邊樹叢、房前屋後和庭院中的樹上。性較活潑而大膽,不甚畏人。行動敏捷,常在樹枝間穿梭跳躍,或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上,邊飛邊叫,略呈波浪狀飛行,波峰不高,平時飛行緩慢,飛行距離亦短,但在受驚後飛行也很快。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秋冬季節多成3-5隻或10餘只的小群,有時亦見單獨活動的。除頻繁地在枝間跳躍覓食外,它們也能懸垂在枝葉下面覓食,偶爾也飛到空中和下到地上捕捉昆蟲。繁殖期鳴聲尖銳多變,為連續的雙聲節或多音節聲音,其聲似『吇嘿、吇嘿、吇嘿、吇吇嘿、吇吇黑黑』或『黑吇、黑吇、黑吇、黑』,尤其在春季繁殖初期鳴聲更為急促多變。



大山雀繁殖期4-8月,在南方亦有早在3月份即開始繁殖的,但多數在4-5月開始營巢。1年繁殖1窩或2窩,據我們在長白山的觀察,第一窩最早在4月中旬開始營巢,大量在5月初;第二窩6月中下旬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天然樹洞中,也利用啄木鳥廢棄的巢洞和人工巢箱,有時也在土崖和石隙中營巢。據鳥類專家找到的8個巢,有7個是在活樹樹洞中,約占總數的87.5%,在土崖石隙中僅有1巢,約占12.5%。巢呈杯狀,外壁主要由苔蘚構成,常混雜有地衣和細草莖,內壁為細纖維和獸類絨毛,巢內墊有兔毛、鼠毛、豬毛、牛毛和鳥類羽毛。每個巢5-7天即可築好。第一窩最早在5月初即有開始產卵的,多數在5月中下旬;第二窩多在6月末7月初開始產卵,有時邊築巢邊產卵。每窩產卵6-13枚,多為6-9枚,有時多達15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