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優秀的畫家,越努力

陳曉輝美術館 發佈 2020-01-27T21:25:20+00:00

通常說一個人有天份,往往會從ta的幼年時期的故事說起。好比,是一顆種子,在幼苗時期就與同類相比有著不同。

越是優秀的畫家,越努力

文/錢毛毛

陳洪綬(1599-1652),字章侯,號老蓮,祖籍位於浙江紹興,在我國明末清初的年代,是十分著名的詩人,同時也是書畫家。通常說一個人有天份,往往會從ta的幼年時期的故事說起。好比,是一顆種子,在幼苗時期就與同類相比有著不同。別的苗一周左右才發芽,它兩天就發芽。長著長著,又壯又粗又高,鶴立雞群,自然會出眾。

對於陳洪綬來講,他的天份,據說早在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了端倪。話說,在他4歲的那一年,他在一位親戚開辦的私塾里上學。如果按照現在的教育體系來算的話,4歲的孩子應該在幼兒園的中班。一個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在現在看來,頂多也就是由老師帶著做做遊戲,個人的動手能力應該十分有限。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懂的太少,沒有定力,幹什麼都沒耐心。別說是獨立的能完成一件作品了。

但陳洪綬卻異於其他小夥伴,小時候就表現出了稟異的繪畫天賦,讓他成為後世的傳說。是什麼天賦讓他如此了不起呢?在四歲時,一次,親戚家剛剛給家裡的牆壁進行了粉刷。因有事臨時外出,為防止在這裡上學的孩子們禍害,派了個家童專門進行看護。

陳洪綬看老師沒有在,也無心上課。閒著沒事就溜到了剛粉刷的牆邊。在別人看來,這刷好的牆只是一堵牆,而在陳洪綬眼裡,這白白的牆就好像是剛剛鋪好的宣紙,平整潔白,勾起了他的畫畫慾望。

他支開了家童,跑到教室里,把筆墨取來,搭上桌子椅子,開始了「禍害」。一通筆起筆落,一幅關公像立顯牆上。為什麼畫關公呢?因為,那個時候,當地家家都供奉關公,因為關公是武財神,義薄雲天,堂堂正正,是蓋世英豪,能夠護佑眾生。

也說是說,陳洪綬因為見的多了,所以腦海中自然而然就有了公關的映像,畫起來就得心應手。主人回來後,並沒有責怪他,而是對他的畫技大加讚賞。將這面牆前面擺上貢桌,將陳洪綬所畫的關公像貢了起來。真的有這麼神嗎?

從後來陳洪綬的繪畫之路來看,他小時候能有此神來之作,似乎是可以說的通的。因為,他之後在人物畫的突出成就,足以說明,他對人物形體、神態、衣飾的刻畫是有著極高天份的。他的人物畫,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人們對他人物畫的評價是:「力量氣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蓋明三百年無此筆墨」。因此,陳洪綬被認為是「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

依說,這麼優秀的畫家,有著這樣高超的技藝,本該過著鮮花掌聲的日子。但陳洪綬似乎並不滿足這些成績,反而全面發展。正所謂,越優秀的畫家,越努力。今天,我們來看一看他的花鳥畫。

今天單說他的一套12張的《花鳥草蟲寫生冊》。《幽篁水仙》中四朵水仙燦然綻放,而每朵花都被刻意誇大,設色十分明艷,尤其是花瓣還用粉塗染,效果更佳。就連乾燥枝葉上的蟲眼都被細心地刻畫了出來,最後更是用銳利細勁之筆描繪出葉子尖端的英姿。

此畫正能體現出他所追求的那種拙雅見古的獨特思想。《叢竹戴勝》中冠羽變成了的羽毛,看似來十分的蓬鬆,而那又小又尖的嘴取代了修長的喙,眼圈周圍五色環繞,從古至今,這樣的畫面在眾多花鳥畫中都是不可多得的寶畫。

創新大膽卻絲毫不覺得有所突兀,對於當時而言,新奇卻又不超出常理,讓人們在接受這種畫風之餘更有別樣的體驗。

《桃花蝴蝶》中的水仙同樣也運用了誇大的手法,這種手法能夠更好地表現出花苞的飽滿與均勻。《薔薇蝴蝶》中的薔薇花看起來泛著粉紅色的光澤,用粉與淺淡的胭脂色進行畫面的過渡,顯示出一種美妙的半透明質感,讓觀者對畫面產生了無限的想像。《紅果草蟲》中的樹幹與小菊花交輝相應,陳洪綬巧妙地用微少的藍色與主題的紅色作為對比,突出了畫面的層次感。

《竹石小鳥》中的小鳥棲息於枝條上,此情此景不禁讓觀者聯想到王維《雪中芭蕉》的意境,由此見得,現實中一些不合理的景色真正成了可信之物,傳達出一種如夢如幻的趣味。

—END—

本平台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本文系陳曉輝美術館作者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