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孫悟空偷桃的故事原型是誰?

文化先鋒 發佈 2019-12-31T14:16:28+00:00

關於蟠桃的神話,最早出自王充的《論衡》,它援引某個今天已經消失的《山海經》版本說,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一座仙山,名叫度朔,上面長著一棵巨大的桃樹,它的枝杈蜿蜒盤繞,直徑在三千里以上,大約相當於今天的1500公里,這應該算是世界上最大的生命樹了1。



果實神話,是植物神話的一個分支,擁有眾多成員,但現在我要討論的,是中國神話中最為神奇的三種果實:蟠桃、靈芝和人參。


關於蟠桃的神話,最早出自王充的《論衡》,它援引某個今天已經消失的《山海經》版本說,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一座仙山,名叫度朔,上面長著一棵巨大的桃樹,它的枝杈蜿蜒盤繞,直徑在三千里以上,大約相當於今天的1500公里,這應該算是世界上最大的生命樹了1。


《太平廣記》進一步記載說,七月初七日這天, 西王母降臨人間,送給漢武帝四個仙桃。皇帝吃完了之後還藏起了桃核, 王母問他要幹什麼,漢武帝說:「我想要用它們來種樹。」西王母說:「這種桃子三千年才結一次果實,中國這個地方,土地貧瘠,你是種不活它的。」武帝這才放棄了這個非分之想2。


但自從嘗過蟠桃的美味之後,武帝就開始貪戀這種仙果,曾經三次派大臣東方朔,長途跋涉到崑崙山去偷蟠桃,不僅如此,他還把那些吃過的桃核仔細收藏起來,一直傳到了明代3。


晚明著名學者王世貞在《宛委余編》中說,直到洪武年間,也就是在蒙元帝國留下的皇家倉庫里,還藏有這樣的蟠桃核,長五寸,寬四寸七分,正面刻著「西王母賜漢武桃」和「宣和殿」十個字4。這件事後來被吳承恩寫進了他的長篇神話小說《西遊記》,只是偷桃子的主角,從東方朔變成了孫悟空。



由於桃樹是跟人類最親近的生命樹,所以它被賦予了人類最渴望的功能。首先是果實的長生功能,吃了它可以延年益壽,其次是桃木的辟邪驅鬼作用。道士們喜歡用桃樹的樹幹做成鏡子、梳子和門符等各種用品,指望藉助它的法力來驅趕鬼怪,獲得吉祥。


中國人崇拜的第二種果實是靈芝,傳說吃了它可以長生不老,甚至得道成仙。對靈芝的崇拜,據說也源於《山海經》。它記載說,炎帝有個美麗善良的女兒名叫瑤姬,炎帝很寵愛她,可惜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因病夭折了,但她的靈魂卻化成了靈芝仙草,讓人吃了後能夠戰勝疾病,實現長生的夢想5。


靈芝之所以被神聖化,是因為它作為菌類,長相比較奇特,符合人們對的「仙草」的想像,在植物崇拜的體系里,它的地位甚至超過蟠桃。根據民間傳說,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王母娘娘生日那天,女仙麻姑就會把自釀的靈芝酒獻給王母作為壽禮。這個細節說明,西王母用蟠桃來招待客人,但她本人卻更愛喝麻姑的靈芝酒,也就是說,靈芝比蟠桃更為高級6


漢代有一首樂府詩,叫《長歌行》,裡面描寫一位騎著白鹿的仙人,帶著詩人攀上太華山,採集到最上等的紅色靈芝,去送給自己的主人,而主人吃下靈芝之後,身體就變得日益健康強壯,白髮都變成了黑色,壽命也變得很長。這首詩表明,早在漢代,靈芝崇拜已經遍及中國民間7。


漢武帝的行宮甘泉宮當時年久失修,大梁已經腐朽,從爛木頭上長出了靈芝,大臣們知道皇帝渴望永生,就趕緊拍馬屁說,靈芝出現在宮廷里,這實在是大吉大利的徵兆啊。漢武帝聽了非常高興,宣布大赦天下,釋放那些犯罪的囚犯,而且還下達旨意,要求各地官員都得進貢靈芝,以便他能永久享用這種神奇的藥材8。



從此,地方向朝廷進獻靈芝,成了一個悠久的傳統。需要組織藥農進深山老林里去搜尋,冒死攀登懸崖,以至於勞民傷財。到了明朝,各地進獻的優質靈芝,甚至在宮裡堆積如山,號稱「萬歲芝山」,幾乎被皇帝家族所完全壟斷9。


那麼靈芝到底有沒有這種長壽的神奇功效呢?它到底是神話還是現實呢?根據民間傳說,孫思邈的學生葉法善,是一個有名的術士,他用以靈芝為主的藥方給武則天服用,長達五十年之久,結果這位野心勃勃的女王,在古稀之年依然頭髮黑亮,皮膚紅潤,六十九歲還長出眉毛,七十二歲時,原先掉光了的牙齒都長了出來。這實在是一個罕見的生命奇蹟10。

靈芝的神奇魔法,從最初的長壽和永生開始,然後變成了能帶來幸福的吉祥物,而到了近代越劇《白蛇傳》里,它又成為男女愛情的象徵。為了營救丈夫許宣,白娘子獨自前往峨眉山偷盜靈芝,歷經艱辛和危險,結果感動了守護靈芝的神仙,讓她如願以償地得到了仙草。


從長生的象徵,到吉祥如意的象徵,最後再到愛情的象徵,這個靈芝崇拜的三部曲,充分顯示了中國人對它的迷戀。


下面要談論的第三種神奇果實,也是其中名頭最大的,那就是人參了。這種植物塊根,長得很像人的形狀,上了年份的人參,甚至會成為妖精,幻化為人形,像人一樣說話和叫喊,甚至可以上天入地,自由行走,所以在挖人參的時候,必須先用紅繩拴住它,否則它就會逃之夭夭。


跟蟠桃和靈芝的輝煌歷史完全不同,人參崇拜的時間較短,直到宋代還只是一種普通藥物。明朝嘉靖年間,一斤人參也就值1錢5分銀子,比豬肉貴不了多少。真正提升人參價值的,據說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它聲稱,人參可治男女一切虛症,從此人參就脫穎而出,登上了「神藥」的寶座11。



女真人統治中國之後,皇室首先壟斷到東北開採人參的權力,而且自己還大量消費人參,這種由皇家發動的人參崇拜,產生了強烈的誘導作用,以致於全體民眾,無論富人還是窮人,都相信只要通過人參進補,就能治好一切毛病。雖然它的療效具有很大的爭議,但為了迎合大家的需求,醫生在開藥方的時候,只能儘量多開人參,弄得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被不斷哄抬,到了嘉慶年間,每斤價格已經高達2000兩白銀,簡直是龐大的天文數字。


神話傳說里的人參,往往是以三種形態出現的,其中最萌的是人參娃娃,也就是長得白白胖胖的小男孩,身穿紅肚兜,光著屁股和腳丫子,很楊柳青年畫上的吉祥童子,是孩子們的護法精靈。


第二種形象出現頻率最高,那就是人參姑娘,長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紅撲撲的臉蛋,頭上梳著大辮子,還插著海棠花,身穿紅衣裳和綠褲子,一副典型的東北農村大妞的扮相。她們的使命是專門救助貧窮的男青年,跟他們結婚,給他們帶來歡樂和幸福。


第三種形象是拄著拐杖的人參老漢,屬於四白形象:白頭髮,白眉毛,白鬍子,還身穿白衣,跟漫天白雪融為一體,是北方冰雪世界的生命象徵。


無論是哪一種形象,在經過擬人化修辭之後,人參都加入了中國人的生命敘事洪流,成為長生慾望的代言者。跟煉丹術和金丹神話相比,它觸手可摸,仿佛近在咫尺,慰藉著因重大疾病和無效醫保而焦慮的人民。


註:


1.《論衡·訂鬼篇》引《山海經》:「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


2.《太平廣記》引《漢武內傳》:「王母自設天廚,真妙非常:豐珍上果,芳華百味;紫芝萎蕤,芬芳填樏;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氣殊絕,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須臾,以玉盤盛仙桃七顆,大如鴨卵,形圓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顆與帝,三顆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輒收其核,王母問帝,帝曰:「欲種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帝乃止。」


3.《太平廣記》引《漢武故事》:「東郡送一短人,長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東方朔問。朔至,呼短人曰:「巨靈,汝何忽叛來,阿母還未?」短人不對,因指朔謂上曰:「王母種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兒不良,已三過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謫來此。」上大驚,始知朔非世中人。短人謂上曰:「王母使臣來,陛下求道之法:唯有清凈,不宜躁擾。復五年,與帝會。」言終不見。」


4.事實上,王世貞所記錄的是一樁典型的古董偽造案:「洪武乙卯夏五月丁丑,上御奉天門,召翰林臣,出示元內庫所藏巨桃半核,長五寸,廣四寸七分,前刻「西王母賜漢武桃」及「宣和殿」十字,塗以金,中繪龜鶴雲氣之象,後鐫「庚子年甲申月丁酉日」。記其字如前之數,命學士宋濓為賦,濓既承命,謂庚子實宣和二年,字疑佑陵所書。……跋尾復雲,《徽宗本紀》:「宣和元年已亥二月庚辰改元,遂易宣和為保和殿。至四年壬辰夏四月丙午,詔錄三館書,置三和殿及太清樓秘閣,始重稱宣和。」今核上之字,刻於二年庚子之甲申月,乃不書「保和」而猶襲「宣和」之名,此固不可不疑。況丁酉日屬庚子歲癸未月月終,尤不可致詰,意此核非漢武時物,字亦非佑陵所書。雜書載:海外多大桃。或者得其遺核,特依仿而托之者歟?……然則巨桃核誠非王母所遺漢武者矣。」可見這枚「蟠桃核」非但不可能是西王母的禮物,甚至也不是宋徽宗的大內藏品,而只是一個可笑的地攤級贗品。見《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七》,《宛委余編·二》


5.《山海經·中山經》:「又東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屍,化為瑤草,其葉胥成,其華黃,其實如菟丘,服之媚於人。」又《太平御覽》引《襄陽耆舊記》:「昔先王游高唐,怠而晝寢,夢一婦人,曖乎若雲,皦乎若星,將行未至,如浮如傾,對曰:『我帝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喪,封乎巫山之台,精魂為草,實為靈芝。』」


6.「麻姑獻壽」的傳說主要定型於明清時期,以許善長的戲劇《茯苓仙傳奇》為代表,但麻姑與仙酒的聯繫,則在早期文獻《神仙傳》中已然出現:「麻姑欲見蔡經母及婦侄,時經弟婦新產數十日,麻姑望見,乃知之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許米至,得米,便艾薩克地,謂以米祛其穢也,視米皆成真珠。方平笑曰:「姑故少年也,吾老矣,不喜復作此曹輩狡獪變化也。」方平語經家人曰:「吾欲賜汝輩酒,此酒乃出天廚,其味醇釀,非俗人所宜飲,飲之或能爛腸,今當以水和之,汝輩勿怪也。」乃以一升酒合水一斗,攪之,以賜經家人,人飲一升許,皆醉。良久,酒盡,方平語左右曰:「不足復還取也。」」參見:王昭宇,塗育珍:《「麻姑獻壽」傳說的形成和在文學文本中的傳播》,《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01期


7.《長歌行》:「仙人騎白鹿,發短耳何長。導我上太華,攬芝獲赤幢。來到主人門,奉藥一玉箱。主人服此藥,身體日康強。發白復更黑,延年壽命長。」


8.《史記·孝武本紀》:「其春,公孫卿言見神人東萊山,若雲「見天子」。天子於是幸緱氏城,拜卿為中大夫。遂至東萊,宿留之數日,毋所見,見大人跡。復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藥以千數。……夏,有芝生殿防內中。天子為塞河,興通天台,若有光雲,乃下詔曰:「甘泉防生芝九莖,赦天下,毋有復作。」」《漢書·武帝紀》:「六月,詔曰:「甘泉宮內中產芝,九莖連葉。上帝博臨,不異下房,賜朕弘休。其赦天下,賜雲陽都百戶牛酒。」作《芝房之歌》。」


9.《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五·王金》:「一日,帝於秘殿扶乩,言服芝可延年,使使采芝天下。四方來獻者,皆積苑中;中使竊出市人,復進之以邀賞。金厚結中使,得芝萬本,聚為一山,號『萬歲芝山』,又偽為五色龜,欲因禮部以獻,尚書吳山不為進。山罷,金自進之。帝大喜,遣官告太廟,禮官袁煒率廷臣表賀,而授金太醫院御醫。」


10.《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五》:「太后春秋雖高,善自塗澤,雖左右不覺其衰。丙戌,敕以齒落更生,九月,庚子,御則天門,赦天下,改元。」《資治通鑑·卷二百零六》:「辛亥,賜太子姓武氏;赦天下。太后生重眉,成八字,百官皆賀。」《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法善自高宗、則天、中宗歷五十年,常往來名山,數召入禁中,盡禮問道。然排擠佛法,議者或譏其向背。以其術高,終莫之測。」根據現存文獻,武則天留下的美顏秘方,主要是以益母草為有效成分的「煉益母草留顏方」,也叫「神仙玉女粉」,以及出自御醫張文仲之手中草藥面膜「常敷面脂」。見王燾,《外台秘要》。這些藥方的成分中,其實並不含有靈芝之類的貴重藥材,並且也與那位傳奇術士葉法善沒有聯繫。


11.《本草綱目·草之一》:「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治男婦一切虛證。」


本文圖片皆來自網際網路


上傳與管理:傑夫


———————————————————————————————————————





歡迎各位網友訂閱《文化先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