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痴迷錢幣收藏54年,整理出25本錢幣資料

你美得像西瓜 發佈 2019-12-31T11:07:24+00:00

收藏54年生活中,愛收藏的人很多,有的喜歡收藏書畫,有的喜歡收藏怪石,還有的喜歡收藏郵票……而在玉林城區,卻有一位叫陳孔其的老人,喜歡收藏錢幣。他從1965年開始收藏錢幣,至今已有54年。「一枚錢幣就是一本歷史書,每一枚都蘊藏著深厚的學問,都有值得探究的故事。

收藏54年

生活中,愛收藏的人很多,有的喜歡收藏書畫,有的喜歡收藏怪石,還有的喜歡收藏郵票……而在玉林城區,卻有一位叫陳孔其的老人,喜歡收藏錢幣。他從1965年開始收藏錢幣,至今已有54年。

「一枚錢幣就是一本歷史書,每一枚都蘊藏著深厚的學問,都有值得探究的故事。」陳孔其在收藏錢幣的同時,還專門把每一枚錢幣生產的朝代、當時的歷史背景等信息都一一查明,並一個字一個字抄錄下來。經過近40年的整理,他已把這些信息全部分朝代列印成集。現在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把這些集子印刷成書,讓更多人通過鑑賞錢幣獲得更豐富的歷史知識。

收藏各朝代錢幣900多枚,分門別類標註錢幣信息

陳孔其今年81歲了,戴著眼鏡,說話條理清楚,思維清晰,表達層次分明。1965年他就開始收藏錢幣,至今已有54年。在他收藏的錢幣中,最古老的是商朝的貝殼幣。目前,他收藏的各個朝代的錢幣總計達900多枚。

陳孔其整理了25本古錢幣資料,他把這一整套資料命名為「中國錢幣大家族」。據他介紹,他編寫的這套資料以1936年印行的中國首部《辭海》和1979年版縮印本《辭海》、1989年版《辭海》及《辭源》等記載為依據。每收藏一枚錢幣,他都根據錢幣上面的文字信息一一查明其「前世今生」。

記者看到,陳孔其整理的這套資料第一集為《夏商朝錢幣及其歷史背景》。其第一頁,是一枚商朝的貝殼幣。這枚貝殼幣顏色泛黃,已碎成了幾個部分,帶著歷史的光澤。在貝殼幣上面,是夏朝、商朝錢幣的簡介資料。這些簡介資料的出處,陳孔其也標註得一清二楚。

這套資料的最後一集是第18集,收藏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包括1955年印製的1分、2分、5分和1角的紙幣等。每一張紙幣下面,都標註了印製日期和正反兩面的圖案名稱等信息。

收穫不少歷史知識,是他收藏錢幣最大的快樂

談及愛上錢幣收藏的原因,陳孔其回憶,1965年,他在當時的玉林大同冰室上班,製作雪條、冰水,有時候也負責批發。「那時的雪條和冰水批發價才1分、2分,前來購買的人幾乎都是使用硬幣。」一天下來,陳孔其可收到整整一盆子的1分、2分硬幣。收的硬幣多了,他對硬幣產生了感情,於是便挑出一些不同年份的硬幣收藏起來。「當時只是覺得好玩,還沒有『收藏』的概念。」

後來,陳孔其對民國時期印製的銅仙產生了興趣。「當時很多人家都收藏了不少銅錢,由於派不上用場,很多人就拿去給小孩玩,而我卻一個個收集起來。」

有一次,陳孔其在一地攤上意外發現了一張民國時期的5元紙幣。這是當時的中國銀行印製的,上面印著孫中山的頭像。他一下來了興致,很想了解這張錢幣的背景,於是以10元的價格買了下來。回家後,他翻閱大量歷史書籍以及《辭海》等工具書,了解研究這張紙幣的來龍去脈。

「從那時起,我才知道,原來一張舊紙幣還包含了這麼多歷史知識。」從此,陳孔其每次收藏到古錢幣,都要查找其歷史知識,並且記錄下來。通過幾十年的積累,現在陳孔其已成為半個錢幣的收藏專家了。「收藏古錢幣讓我獲得了不少歷史知識,這是我在收藏過程中最大的快樂。」陳孔其說。

欣賞錢文、模仿錢文,他練就一手好字

陳孔其收藏的古錢幣,其中有不少在當今古玩市場上都很少見。他收藏的九疊篆皇宋通寶就達3枚之多,後遇上一朋友尋找這種古錢幣,他還轉讓了1枚出去。

九疊篆皇宋通寶上的錢文為篆書,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很難看懂。陳孔其介紹,「九疊篆」是一種特別的篆書,將「九疊篆」用於錢文的錢幣極少,皇宋通寶是孤例,因此被歷代藏家視為極為難得的珍品。

「宋朝時期古錢幣上的錢文寫得很漂亮,而且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皆被用於錢文之中,幾乎可以整理成一部書法作品集。」陳孔其認為,觀賞錢文上的書法傑作,也是一種藝術薰陶和審美訓練。「這些年來,由於抄錄古錢幣資料,我還經常模仿錢文進行書法練習,由此練得了一手好字。」

陳孔其收藏的宋錢中,還有靖康通寶。「大部分宋錢價格都比較低廉,但也有貴的,像靖康通寶,就比較值錢。」陳孔其介紹,靖康通寶是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鑄行的,宋欽宗在位僅一年就被擄往北國,因此「靖康錢」鑄量很少,價格昂貴。

期待把整理的錢幣資料出版成書

讓更多人獲取更多歷史知識

這幾十年來,陳孔其每次出差或出門旅遊,都會到當地古玩市場看看,看到有自己沒收藏的古錢幣,就會買下來。也因為這個愛好,陳孔其以前就是一個「月光族」,工資幾乎都用到了收藏錢幣上。

「以前沒有專門的古玩市場時,我就去逛那些賣舊東西的攤子。」只要遇上自己沒有的古錢幣,陳孔其無論出多少錢都要堅持買下來。有一次,他到湖南株州出差,看到了兩枚「袁大頭」,於是花30元買了下來。要知道,當時30元可是他一個月的工資。沒想到這兩枚「袁大頭」還是假的,讓他悔恨了好久。

在陳孔其看來,古錢幣的錢文就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近40年來,陳孔其一共抄錄了30多本手稿,今年才由女婿列印成25本資料。「現在古玩市場上的錢幣書大都只標註了錢幣生產的朝代和現在的價值,沒有其他資料,所以我很希望自己整理的這些資料能夠印刷成書,讓更多人通過這本書了解到更多錢幣知識和歷史知識。」陳孔其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玉林新聞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