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伊拉克連番出手,伊朗下一步會怎麼走?

外事兒 發佈 2020-01-04T09:25:05+00:00

當地時間3日,伊拉克民兵武裝「人民動員力量」(PMF)一支車隊在巴格達遭遇空襲,6名民兵在襲擊中喪生,另有3人重傷。民兵車隊有兩輛車被燒毀。 目前,尚不清楚是誰發動了此次襲擊。3日PMF車隊遭空襲。

當地時間3日,伊拉克民兵武裝「人民動員力量」(PMF)一支車隊在巴格達遭遇空襲,6名民兵在襲擊中喪生,另有3人重傷。民兵車隊有兩輛車被燒毀。

目前,尚不清楚是誰發動了此次襲擊。


3日PMF車隊遭空襲。/CNN網站截圖

一名五角大樓官員對美國《新聞周刊》說,這次襲擊是由美軍發動,目標是PMF分支領導人扎伊迪,後者「極有可能」已在空襲中死亡。

據路透社報導,PMF方面4日發表聲明稱,遭空襲的是一個醫療車隊,車隊里沒有高級領導人。


「人民動員力量」是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民兵組織,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該組織正在策劃一場重大行動,川普的決定讓美國在中東地區更安全。

此前,川普下令美軍無人戰機在3日凌晨對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發動空襲,導致包括伊朗「聖城旅」指揮卡西姆·蘇萊曼尼、PMF副首領阿布·馬赫迪·穆汗迪斯等8人死亡。

中東安全局勢陡然緊張,「第三次世界大戰」3日一度登上推特熱搜榜。在美國「下狠手」後,世界各方都在密切關注伊朗會如何反擊,美伊是否會「開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研究所研究員田文林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美國空襲的目的實際上是一種威懾,但伊朗的3號人物身亡,對於伊朗來說近似於一場戰爭。美國目前擺出不願意捲入戰爭的姿態,但是很難做到這一點。伊朗領導人如果要計劃對美國進行打擊,對抗應該是保持在代理人戰爭的狀態下,戰場很有可能選擇在那些有伊朗軍事存在、同時又有美國相關軍事目標的國家,例如敘利亞。選擇伊拉克和葉門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如果要按常規戰爭的打法,伊朗必敗無疑,因為無論是武器性能還是兵力,都不及美國。」田文林分析,現在球已經踢到伊朗這一邊,如果伊朗發動軍事打擊,選擇何種方式至關重要,猜測可能會調動中東地區什葉派力量和境外的民兵武裝。


川普給了一個解釋

一向反對美國軍事干預中東的川普,意外下令斬首蘇萊曼尼,這被視為川普執政以來最冒險的決定之一。

更重要的是,發動空襲未事先告知國會。不過,共和黨議員一致稱讚此次空襲行動,稱川普為大批美國軍人家庭帶來了正義。

據《國會山報》報導,佩洛西稱,這次襲擊「沒有經過國會的協商」。根據美國「戰爭權限法」,總統在派遣武裝部隊參加軍事行動後48小時內通知國會即可。

民主黨人怒了,指責川普削弱了國會在戰爭決策中扮演的憲法角色,並批評他的這一魯莽舉動加劇了與伊朗的緊張局勢,增加了中東衝突的可能性。

78歲的民主黨參議員桑迪斯倡議聯合起草法案,阻止政府資金支撐對伊朗的軍事干預。拜登在推特發表聲明:「川普總統把炸藥扔進一個火藥桶,他欠美國人民一個有關應對策略和計劃的解釋。」

然後,川普的解釋應聲而來。


川普3日就空襲伊拉克發表講話。/CNN視頻截圖

川普於當地時間1月3日發表電視講話,「我們採取的行動是阻止一場戰爭,而不是開啟一場戰爭。」蘇萊曼尼此前策劃「對美國進行迫在眉睫的險惡攻擊,他的恐怖統治結束了」。

他強調,美國不想推翻伊朗政府,但如果美國人生命受到威脅,他已經做好準備進行所有必要的行動。


伊朗群情激憤,魯哈尼誓要復仇

在伊朗,蘇萊曼尼是最受尊敬的軍事領導人之一,被視為伊朗政治安全體系中地位僅次於最高領袖、總統的第三號人物。他在美軍空襲中身亡後,成千上萬伊朗人走上街頭哀悼蘇萊曼尼,同時抗議美國暴行。


伊拉克示威者當街燃燒美國國旗。/《紐約郵報》網站截圖

「蘇萊曼尼流下的鮮血,激起了國家對敵人的憤怒。」一名伊朗抗議者對《紐約郵報》說道,他和許多示威人群一起高喊:「美國是邪惡軸心」。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承諾將進行「嚴厲報復」,並宣布為蘇萊曼尼哀悼三天。

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蘇萊曼尼的犧牲將使伊朗更加堅決地抵制美國的擴張主義,扞衛我們的伊斯蘭價值觀。毫無疑問,伊朗和該地區其他尋求自由的國家將為他復仇。」

伊朗駐聯合國大使伊拉傑·馬吉迪說:「我們不能對昨晚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肯定會有報復,殘酷的報復。」


警報拉響,美國增派3000士兵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美軍無人機空襲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目標後,美國各城市都加強了警戒。美國首都華盛頓已經處於戒備狀態。華盛頓特區市長提醒公眾,如發現任何可疑活動,立即與執法人員聯繫。


華盛頓進入警戒狀態。/央視新聞

紐約市長白思豪要求紐約警方對市內關鍵地點加強安保,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報復事件。白思豪在一份聲明中說,他擔心殺死蘇萊曼尼的空襲會對紐約和美國造成威脅。

當地時間1月3日,美國國務院升級了對伊拉克旅行警告,要求美國公民立刻離開伊拉克,所有領事服務暫停,聲明要求美國公民不要接近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美國駐巴林、科威特、奈及利亞等使館也向所在國的美國人發出安全警報。

據CNN報導,美國準備向中東地區增派約3000名士兵以應對地區威脅。美國東部時間2日晚,美國派遣了載有戰鬥部隊和特種部隊的飛機從美國東海岸的基地起飛。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在巴林的指揮部也已經讓「愛國者」飛彈處於戒備狀態。美國使館所在的巴格達「綠區」也被伊拉克安全部隊所警戒。

伊拉克海灣航空公司表示,處於安全考慮,巴格達國際機場3日開始取消了部分在當地起飛和降落的航班,等待進一步的通知。

同時,美國盟友也進入警備狀態。以色列官員說,該國一些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包括黑門山的滑雪勝地,都已被關閉,以色列軍隊保持戒備。


各方發聲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3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對近期海灣地區局勢升級深表關切。聲明指出,在這一時刻,領導人必須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世界無法承受海灣地區再次爆發戰爭。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應約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電話。楊潔篪表示,中方對當前中東事態高度關切。中方一貫主張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希望有關各方特別是美方保持克制,儘快回到通過對話尋求問題解決的軌道上來,推動緊張局勢降溫。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美國空襲造成蘇萊曼尼身亡,將給地區和平與穩定帶來嚴重後果。俄外交部網站發表評論稱,此事令俄方感到「震驚」,美方做法無益於解決中東複雜的問題,反而會導致該地區緊張局勢升級。

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周五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話,並就此事件發表聲明,他說:「英國政府認識到蘇萊馬尼對美國存在威脅,但是進一步的衝突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

德國外長馬斯3日呼籲,避免中東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否則整個中東將陷於戰火之中。


文/沁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