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做教育自媒體全年無休,發文近千篇,自媒體收入超過當老師

教育好文 發佈 2020-01-04T09:50:31+00:00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遇見更多教育類文章和材料顧城說:「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來尋找光明」如果說上天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我用這雙眼在知識的海洋里尋找光明。

  •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遇見更多教育類文章和材料


顧城說:「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來尋找光明」如果說上天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我用這雙眼在知識的海洋里尋找光明。當發現點點亮光,我會記錄下來,加上自己在學校教育實踐中的思考、故事、經驗轉換成我獨特的表達,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野蠻生長為一個知識的精選師、搬運工和傳播者。

我就是一位教育自媒體人,準確地說是學校教育管理這個小眾領域的自媒體原創作者。這一年,我走過了最為艱辛的一年。學校管理工作上的壓力不斷增加,遇到了很多緊急事件,既有對學校大型活動的策劃與組織,也有對不同團隊的融合與管理,工作崗位和工作重心也發生了較大變化。

面對變化,我向來以一顆自由的心和一種自律的行來應對。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人生的境遇無所謂對錯,若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夠自我主宰才是真正的王者。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很多時候,不是成功者才懂得自律,而是自律的人才會取得成功。」這一年我在自媒體上的營收已經數倍於當老師的收入。當然,我堅信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優秀本身沒有什麼秘訣,就是在一個領域深耕,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即使受盡白眼與嘲諷,世界也會為勤奮者讓路。回顧2019年的創作之路,有四個畫面讓我感動:

畫面一:元旦節,我與時間賽跑

2019年,我格外珍惜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記得2019年的元旦我和朋友去四川宣漢縣做慈善,前往資助了三位家庭貧困的少年,也算是為教育均衡盡了綿薄之力。驅車回家已經晚上十一點過,我迅速打開電腦完成對教育扶貧扶智工作的文章創作,搶在那天結束時間(零點)前發布了文章,兌現了自己每天在網際網路發布內容的承諾。

在一篇文章里讀到記者採訪比爾﹒蓋茨:你是如何管理微軟這樣一個億萬財富的帝國的。

比爾﹒蓋茨說:很簡單,我的時間精確到了五分鐘,包括接受你的採訪。

與時間賽跑是很多自媒體人的常態,大家對時間極其敏感,總覺得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沒有時間閒聊,沒有時間浪費。凌晨零點是一個節點,在這個時間節點自己要對自己的一天有個交代。今天發布了教育好文嗎?今天向世界發出了我的聲音嗎?

一天兩天可以,一月兩月也能做到。然而,作為一個學校教育工作者,我在2019年堅持了每天都發文(各種節假日都不會停止創作和發布文章,包括春節),每天在凌晨鐘聲響起前都無愧於心,全年發布近千篇文章,寫到這裡我自己都感動得流淚了。

畫面二:在所有平穩的交通工具上創作

這一年,我到過很多地方,去北京開會學習培訓領獎,參加自媒體紅人沙龍;去陝西參加教育信息化大會;去廣西給教育同行講學;去廣安指導學校德育工作;帶孩子去廣東旅遊;陪父母去大山里避暑……

無論到哪裡,我都帶著筆記本電腦。在動車上我不停敲打文字,創造了四小時創作近萬字教育故事的紀錄;在候機樓總要等到最後一次提醒登機才關閉電腦上飛機,等到飛行平穩再次打開電腦繼續我的創作;當外出旅遊大堵車時,我沒有時間去抱怨,趕緊打開電腦不停敲打文字……只要是在平穩和安全的交通工具上,我都會處在創作的狀態中。

在飛機上遇到某大型網際網路平台負責教育板塊運營的老師,他對我說:在飛機上還辦公啊?我說:是啊,你們在建設網際網路平台這樣的基礎設施;而我也在網際網路平台上建設學校管理的基礎設施。

有人在網上對我加以批評和指責,說你這不是在培養懶人嗎?大家都用你的思路管理學校,中國教育還怎麼發展?你既然是為教育服務,為什麼還要做付費內容,全部寫免費文章不是對教育貢獻更大嗎?

對此,我已走過了委屈、難受的階段,家人說我的心理很強大。我在王陽明的書里讀到這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我甘願做學校管理者專業成長的墊腳石,我用心做好管理的範本,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借鑑,很多粉絲拿到後在我的基礎上加上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加上自己的思考,讓學校的管理更優化,這難道不是在推動教育的發展嗎?

那些罵我的人估計是想讓每一個教育管理者都在黑暗中自行摸索,乾脆各種教育管理的書籍也不要再出版了,各種教育管理的培訓也不要再做算了。寫到這裡我委屈的淚水又浸滿了眼眶。

畫面三:家人常常問我:你又一晚上沒睡嗎?

我經常在家裡保持一種姿勢:坐在房間裡敲打鍵盤。後來,家人對此很有意見。回家不陪孩子嗎?回家不做家務嗎?家裡又不是你工作的地方。如何兼顧?我只好在輔導完孩子作業,把孩子哄上床睡著以後再開始深夜的創作。

半夜家人起床上廁所看到我還在敲打鍵盤,早上五點又被我的鍵盤敲打聲驚醒,於是家人常常在睡眼惺忪中問我:你又是一晚上沒睡覺嗎?

其實,我肯定睡了覺,只是每天睡得較晚,起得太早罷了。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複利效應」。「複利效應」的核心就是堅持,堅持做好一件事,你的收益將呈幾何倍的增長。


自媒體創作的起步階段是沒有什麼收益的,這完全是一種對未來的預見力量、對教育對文字表達的情懷以及對教育管理服務更多人的使命感推動著我養成寫作的習慣。

起步的一年半時間我的收益不到千元,但是在網絡上留下的痕跡足以證明自己是一個好人,是一個精益求精的人,是一個持之以恆的人。

於是平台給我賦能,配備專業的助教,為我首批開通很多權限,比如付費專欄創作權限,付費圈子權限,付費問答權限等。這一年因為有前面一年半的耐心積澱,或許這就是教育里的延遲滿足效應。


這世上有一種美麗是煙花的瞬間絢爛,還有一種美麗是靜水的涓涓細流。如果只能二中選一,我寧願選擇後者。

畫面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時間創作

一個人越是對自己有要求,越是具有情懷和使命感,他的時間就越值錢。這一年,我幾乎利用好了每一個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時間進行教育好文的創作。

等車時,我在用手機理思路打提綱;

在外出講課做培訓的間隙回復粉絲的教育管理留言與問題;

外出就餐等待上菜時,我在奮筆疾書發布教育好文;

帶孩子去上各種培訓班興趣班,我在教室外面敲打文字,在鋼琴旁邊創作,在等孩子的可以坐下的一切地方完成教育好文的發布。


作為一線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實人,不懂鑽營人際關係,幾乎只懂得埋頭苦幹,聽話做事。在這個內容和價值取向的偉大時代,老實人、老好人、下笨功夫的人更配享有成功與榮耀!

回望2019年走過的教育自媒體創作之路,無限感慨:

對於園丁來說,每一朵絢麗花開的背後都是耕耘者持續不斷的栽培;

對於教育來說,每一個兒童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師長的用心培育。

對於奮鬥者來說,每一口蜜糖的背後都是汗水的澆灌,

對於終身成長來說,每一天的日積月累終會變成別人的望塵莫及!

2019,已絕塵而去;2020,繼續揚鞭奮蹄吧!

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讚轉發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收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