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狀:富人住在寬敞的豪宅里,窮人只能睡籠子、住垃圾堆

智慧家居控 發佈 2020-05-10T15:43:21+00:00

很多的朋友旅遊都喜歡去香港,在香港可以看到風格各異的商鋪大樓,還有密布在各個地方的茶餐廳。香港繁華的背後:無數普通人睡籠子、住垃圾堆,在城市夾縫中生存。

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的朋友旅遊都喜歡去香港,在香港可以看到風格各異的商鋪大樓,還有密布在各個地方的茶餐廳。

走在路上時不時的有叮叮車與你插肩而過,夜晚在沙尖咀燈紅酒綠的霓虹夜店中肆意搖擺,你們以為這就是真正的香港嗎?

香港繁華的背後:無數普通人睡籠子、住垃圾堆,在城市夾縫中生存

其實不是的,去香港旅遊的人看到的只是香港繁華的一面,內地的居民很少有機會能夠體驗到香港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是窮人的生活。

在這裡窮人仿佛就像寄生蟲一樣在這一座座的高樓中夾縫生存。


YouTube上有一個關於香港的紀錄片引起了大家的熱議,這部紀錄片主要真實的反映出了香港的住房問題。

也許是因為過於真實,又或許是所揭示出的香港與人們眼中那個五光十色的繁華太不一樣,才令觀眾感到非常震撼。

1、住在11平米房間的老伯

在紀錄片中導演第一個採訪的就是一位67歲的老伯,67歲一個本該退休在家頤養天年,兒孫滿堂的年紀。

而這位老伯卻一個人住在一個11平米的小房間裡,這個房間甚至比一輛車的停車位還要小。


老伯說自己的收入來源一部分是靠政府給的三千元養老金,還有一部分是自己平時在外面撿垃圾換錢補貼。

因為香港高昂的物價,單靠政府的養老金根本不夠老伯日常的生活開銷,所以他只好靠另一種方式來賺錢。


而且老伯還身患癌症,他都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工作多久,但如果不工作,老伯根本無法在香港生活下來,升值連這小小的房間都租不起。

2、蝸居在7平米的先生

實際上在香港大概有20-30萬的人蝸居在一個比停車場還要小的空間裡,這個走兩步就到頭的房間裡看著雖然小。

該有的設施都有,廚房連著馬桶,馬桶又對著自己的床,就像售樓部的模型一樣。


這位住在7平米房間的先生告訴記者說,在以前房子價格的增漲速度基本上和工資的增漲收入齊平,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只有富人的收入和房價在一直增長,窮人在這座光鮮亮麗的城市中舉步維艱,連保障自己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成了一種奢侈。


3、住在人均1平米的大桶鋪

當你以為前兩個人的生活已經很辛苦了,比他更慘的比比皆是,對於上面的二位來說。

他們的房子雖然很小,但好歹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在香港還有很多人蝸居在一個就像鳥籠的大通鋪中。


這個大通鋪上掛滿了生活用品和洗漱用品,而在僅有的公共區域中也被各種雜物塞滿了。經營這樣房屋的房東光是一間房就可以產生4000多美元一個月的收益


4000多美元有多少呢,前面67歲的老伯靠著撿垃圾幾天也才能賺到30港幣而已,這樣一對比,瞬間讓觀眾看清楚了富人與窮人的差距


在去年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前100名中就有6位是香港人,在這6個人中就有4個是從事房地產行業的。

而且香港有70%以上的土地都是還沒有開發的,而富豪們家的一個高爾夫球場的面積就相當於一棟居民樓了,可以解決香港好幾萬人的居住問題。


香港政府每一次想要將綠地開發,都會遭到富人們的反對,因為他們不想自己手裡的房產貶值,如果香港將未開發的土地建造大量的住宅。

也就意味著這些富豪手中撰有的房產會貶值,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肯定是持反對態度的。


香港的繁華與奢靡實際上只是表面的,真正的生活從來不是光鮮亮麗的,每個在這座城市辛苦打拚的人都只是想要能夠在這裡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四方天地。

關注「智慧家居控」,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家居、裝修知識,讓家更溫馨!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