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宋慈》總製片人李德功常專訪:做網絡電影不能唯數據論

導演幫 發佈 2020-02-29T02:08:21+00:00

總製片人李德功常對於《法醫宋慈》的成功並不吃驚,「我覺得意料之中吧,在電影粗剪完成的時候,我基本就很有信心了,覺得這個片子肯定能成。當然也非常感謝播出平台的專業眼光,愛奇藝不唯數據論,而是從故事本身、製作品質出發對影片表達了極大認可——合作接洽十幾天,就迅速定檔2月春節檔播出。」

10天破千萬,《法醫宋慈》在2020年春節檔期間表現突出。

古裝探案網絡電影《法醫宋慈》以南宋著名法醫宋慈為主人公,講述其如何運用專業知識偵破一宗驚天命案的故事。

這部由胡國瀚執導、李德功常擔任總製片人的《法醫宋慈》在愛奇藝上線當日便位居分帳票房榜第二,隨後反超《巨鱷島》連續4天獲得分帳榜冠軍,目前本片在愛奇藝站內評分為7.9分。

總製片人李德功常對於《法醫宋慈》的成功並不吃驚,「我覺得意料之中吧,在電影粗剪完成的時候,我基本就很有信心了,覺得這個片子肯定能成。當然也非常感謝播出平台的專業眼光,愛奇藝不唯數據論,而是從故事本身、製作品質出發對影片表達了極大認可——合作接洽十幾天,就迅速定檔2月春節檔播出。」

他覺得《法醫宋慈》的劇本很紮實,導演對於劇本的還原度也很高。劇組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有限資金和時間下盡最大的能力,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切都在他的預料當中。

《法醫宋慈》可謂網絡電影圈的一股清流,不靠噱頭,只靠硬實力就獲得了成功。本著對該片的好奇,導演幫專訪了總製片人李德功常,請他聊聊電影背後的故事。

探案題材不應只有狄仁傑

在談到為什麼會選擇《法醫宋慈》這個題材,李德功常表示宋慈這個人物他從小就很熟悉。何冰主演的《大宋提刑官》是他接觸的第一部相關題材,隨後看了歐陽震華主演《洗冤錄》,宋慈這個形象一直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李德功常對宋慈進行了深入調研,宋慈是法醫學的鼻祖,其著作《洗冤集錄》是最早的法醫學書籍,在西方解剖學進入中國之前,這本著作深深影響了中國法醫學界很長一段時間。

宋慈不畏強權,追求真相的精神,也讓李德功覺得值得當下的觀眾學習,並且他覺得宋慈這個人物的影視挖掘還遠遠不夠。

「大家將狄仁傑開發得很好,但狄仁傑並不是一個破案的人,他是一位宰相。現在只要提起古裝探案,就會想到狄仁傑。自從《大唐狄公案》之後,狄仁傑就有了東方福爾摩斯的稱號,這跟史實是有偏離的」。

《法醫宋慈》版宋慈與以往形象有很大不同,他不再是一身正氣、不苟言笑,反而更接地氣。在片中他是技術控,同時還是一個逗逼。

雖然現在《法醫宋慈》成功了,其實在當初這個項目並不被業界看好。「我們網絡電影圈有一個特點:唯數據論。大家會把以往成功案例和數據拿出來,衡量你要做的項目。比如《狄仁傑》賣得好,下面再做《XX狄仁傑》也能賣得好。很多人跟我說法醫題材有天花板,票房超不過600萬,不賠就不錯了」。

之所以《法醫宋慈》能夠成功,在李德功常看來,重要的並不是題材可不可以做,而是怎麼做,比起相信數據,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斷。

劇本好,網絡電影才會好

在李德功常眼中,網絡電影行業最大的痛點就是劇本。「國內一線編劇不願意下沉到網絡電影行業,而年輕編劇的能力往往又達不到要求」。

他坦言做網絡電影也有三、四年了,還沒看過一個成熟的網絡電影劇本。

即便《法醫宋慈》的第一稿,他也只給了及格分。優點是劇本完整,故事推得通;缺點是情節不夠精彩。

於是,李德功常連同導演、編劇以及主演于震老師一起進行集體創作。「我們不滿足於目前的劇本,集體創作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有空我們就一起碰,每天都提出新的想法和新的問題」。

于震老師的加盟讓宋慈這個形象更有質感。李德功常是演員出身,在他看來,一個好演員有著無限可能,演員的職責就是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被定型的演員不是好演員,于震老師正好符合他對於演員的要求。

這裡李德功常還透露了一個小插曲。有一天他在網上查宋慈的資料時,發現了幾張畫像。有一張宋慈的畫像,跟于震老師頗為相似。

看過《法醫宋慈》的朋友,應該會發現片中還有一個大家熟悉的身影,飾演縣令的潘長江老師。他的出現讓影片在探案所造成的沉重氣氛中,加入了不少喜劇成分。

對於這個選擇,李德功常解釋道,原本縣令一角已經找好了演員。後來翻閱劇本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小問題,影片整體基調過於灰暗,節奏也過於緊張。這時就需要「唐探」系列中王寶強的角色,讓觀眾在緊張的劇情里可以稍作喘息。

他覺得最有可能達到喜劇效果的就是縣令,而正好潘長江老師是于震老師的朋友,所以才參與了這個戲。

有網友覺得縣令這個角色可有可無,但李德功常並不這麼認為。「如果沒有潘長江老師的話,也許你就看不下去這個故事,這是一個反邏輯。潘老師的作用不單單是人物本身在片中的作用,還起到調整節奏的作用,其實後者很重要」。

回歸電影本身,做值得回味的內容

在《法醫宋慈》的結尾處,經歷一番波折的宋慈戴上官帽,暗示他已經不再是一介仵作,同時也暗示著續集的誕生。

目前第二部的大綱階段已經完成,劇本也已完成大半。李德功常表示第二部肯定會做,至於是否開發《法醫宋慈》這個IP,取決於《法醫宋慈2》的票房表現。

系列電影中的第二部永遠要比第一部難拍,李德功常同樣他倍感壓力。就在疫情期間,他與主創開了電話會議。他提出一個要求,如果大家覺得劇本不能超過第一部的話,就不要做了。

相比於第一部,第二部在製作水準上一定會大大提升,但這些都是硬體上的問題,解決的仿佛無非就是加大投資。劇本涉及到的軟體層面才是最難的,想要超過第一部難度很高。

李德功常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歸電影本身,做值得回味的內容,才是成功之道。

回想進入網絡電影行業這幾年,李德功常感慨良多。網絡電影逐步走出了野蠻生長的階段,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

網絡電影一直被觀眾貼上「粗製濫造」「低俗」的標籤,也是因為網絡電影剛出現的時候,專業人士和專業公司並不感興趣,反倒是一些愛好者湧入進來。平台的鼓勵也讓那個時期成為了網絡電影的紅利期,作為傳統影視工作者的李德功常,也是看到了紅利期,才進入網絡電影領域。

曾經有網友總結網絡電影成功的「三大」要素,海報、片名、前六分鐘。在他看來,這無非是套路觀眾的一種營銷手段,長此以往只會讓公司的品牌受損,對網絡播放平台也不是一件好事。

雖然這三大要素依然存在,但「內容為王」同樣適用於網絡電影,這也是他為什麼把《法醫宋慈》最精彩的部分在後六分鐘的原因。

他堅信網絡電影一定會越來越好,「你會發現從業人員越來越專業,行業內的頭部公司也開始進入這個領域,投資成本、製作水平都在提升,像于震老師,像潘長江老師這些從前根本不敢想像的演員也開始加入進來。」

最近的疫情給李德功常造成了不小影響,《法醫宋慈2》在年末上線的計劃可能被推遲。由於疫情的原因,何時定稿、何時建組、何時開機還是未知數,目前只能等到疫情結束,項目才能正常運作。

至於疫情對於網絡電影的影響,李德功常認為相對來說是比較正面的,大家在家看視頻的時間變多了,從機率學來說,網絡電影的整體形勢比之前要好,但終究還是要回歸正常。同時他認為,院線電影與網絡電影並不互相排斥,畢竟功能屬性並不一樣,兩者解決了觀眾的不同需求。

「認真做好劇本,再認真籌備,精心甄選演員,精心勘景,做好服化道效的工作,這才是網絡電影應該做的」。

在李德功常眼裡,將來的網絡電影就是電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