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據說話,來看看北上廣深在這次疫情考試中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廣州直通車 發佈 2020-02-12T04:44:08+00:00

近日,晶報app正式公布了目前北上廣深的疫情數據,我們也有機會通過此來看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在這場「疫情防控大考」中到底要承受多少壓力。

元宵節剛過,返工潮也隨之到來。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之下,各地紛紛迎來返工潮。近日,晶報app正式公布了目前北上廣深的疫情數據,我們也有機會通過此來看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在這場「疫情防控大考」中到底要承受多少壓力。


截至2月7日24時,北京累計確診病例315例,上海281例,廣州298例,深圳351例,目前深圳在北上廣深中累計確診病例最多而且廣州相比較來說峰值波動較小,但是深圳的波動卻比較大!

在累計確診病例數中,北京高於廣州,但北京常住人口數超過廣州,每百萬人中患病數北京為15人,而廣州每百萬人中患病數為20人,患病率高於北京。不過廣州醫療資源相對更加充足,每萬人醫療機構可用床位數在四個城市中最多,為64個,可供給率高。



相比之下,深圳醫療壓力明顯突出,四城中累計確診病例數最高,常住人口數最低,每百萬人中有27人患病,在四座城市中是最高的,而一直以來,醫療本就不是深圳的優勢項,因此要應對的問題還是比較大的。

「百度遷徙」的熱力圖顯示,湖北省春運規模遷出於1月20日啟動,23日封城掉頭向下,查找這期間湖北省流入北上廣深數據發現,北上廣深流入人數日平均分別是:1.95%、1.84%、2.56%、3.88%,同為廣東省,相比較深圳,廣州的壓力還是較小一點。

此外,通過搜集分析北上廣深共1201個確診病例,梳理出四個城市感染原因結構類型,將其中的輸入性病例和遷徙熱度合併對比,相似度高。相比較北京和上海,廣東的兩個一線城市是兩湖地區人民移民的優先選擇,特別是深圳。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的流行病學研究,新冠肺炎的平均潛伏期為5.2天(95%置信區間[CI],4.1~7.0),潛伏期分布情況的第95百分位數為12.5天。在初期,倍增時間為7.4天。由一人傳至另一人的平均間隔時間為7.5天(95% CI,5.3~19),基本再生數估計為2.2(95% CI,1.4~3.9)。目前,非疫情核心區(湖北省)城市的疫情勢態有所好轉,尤其對於輸入性病例較多的城市。

從「百度遷徙」數據中看到,近期四個城市都迎來了返程潮,北京遷入熱度隨著春節的結束持續上升,在春節延長期結束後迎來高峰,近期隨著上海、廣州、深圳臨近復工遷入熱度的不斷上漲,北京熱度逐漸分散。

通過「百度遷徙」數據分析四個城市的遷入熱度和每日患病情況可以看到,隨著遷入熱度的增加,廣州、深圳每萬人患病數波動較大,北京、上海雖患病率有所增加,但波動不大,結合廣州、深圳確診病例中輸入性病例較多的情況,返工潮或給這兩個城市帶來更大的挑戰。




除「壓力爆表」的深圳之外,其他三個一線城市所面臨的壓力同樣不容小覷。但不是完全沒有好消息——從各項曲線中可以看出,目前各城市的新增病例率均呈逐漸下降趨勢。

此時(2月9日),距離武漢及周邊城市「封城」已過去16天,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A類人員的流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目前,最大的隱患則是流動的B類和2B類人員。

在返工途中,各位也要做好防護,返回工作城市後,更要做好隔離觀察,切不可掉以輕心。努力維持目前來之不易的趨穩之勢,堅持住,莫讓返工大潮帶來發病率的回升!

本文圖文數據來源:晶報APP

關鍵字: